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些黑白記錄的人和事 專訪人文攝影師黃世輝

▲黃世輝: 1969年生,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 四川省攝影家協會會員, 南充市攝影家協會會員、協會秘書長, 喜愛人文攝影。

(Q:問題 A:回答)

Q: 什麼促使您走上了攝影之路?

A:說起來很偶然。 17歲的我參軍來到南充, 火熱激情的軍營生活讓我思考用一種什麼方式來記錄和見證這青春燃燒的歲月。 我找到了照相機, 這一記錄時間的機器。 為身邊的戰友拍照, 為火熱的軍營留影, 成了我最大業餘愛好。

Q:愛上攝影並堅持拍攝有多長時間了?

A:如果從我有了第一部相機算起, 大概有27年了。

Q: 您個人更偏向哪種風格的攝影作品?

A: 所有的攝影類型我都拍攝過, 雖然我現在也拍一些風光自然類照片, 但我更喜歡人文攝影。

Q: 能拍出一件好的作品應該具備哪些特點?

A: 攝影的門類很多, 各有各的特點。 要拍好人文照片取決於兩點, 一是敏銳的觀察, 也就是發現性, 眼中有畫面。 二是熟練的技巧, 也就是能把看到的拍下來, 也就是瞬間性。 這兩點缺一不可。

Q: 您怎麼發掘到這些直擊心靈的題材的呢?

A: 攝影作品能喚起人們心靈的共鳴。是人文攝影師的終生追求。解海龍老師的作品《大眼睛》,喚起了中國貧窮鄉村千百萬學齡兒童“我要上學”的心聲,成為了一個時代的縮影,改變了中國教育的進程。拍攝這樣的題材是一個攝影師綜合素質的體現,是攝影師人文精神和悲憫之心的真實反映,需要經驗的積累。

Q: 您拍了那麼多的人文作品,是因為很熱愛人文攝影嗎?

A: 是的,我很喜歡人文攝影。因為攝影作為一個記錄時間的機器,它有兩種功能,一是記錄性,具有史料價值。二是藝術性。具有觀賞價值。在歷史的長河中,能夠留下人類生存、生產、生活的痕跡,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Q: 您覺得自己作品與眾不同的地方在哪裡?

A: 我的作品都是來源於生活。我拍攝時從不干擾拍攝對象。所以,我的作品生活味道很濃,很真實。一位影友說:看我的照片就像是自己與照片中的人生活在一起。

Q: 哪次攝影經歷讓您難忘?

A: 拍人文照片,常常自己被感動。這一組照片中,那些棒棒們(挑夫)都跟我很熟,經常與他們聊聊天,抽幾支煙。他們農閒時才出來做棒棒(挑夫),為了一家人的生計,自己很節約。隨著時代的進步,他們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少了。

Q: 有特別喜歡的攝影師嗎?怎樣評價自己這麼多年的攝影經歷?

A: 在四川來說,我喜歡楊麾老師的作品,他的作品接地氣,具有鮮明的時代烙印。生命,因為攝影而精彩!生命是短暫的,但照片延長了我有限的生命,因為它記錄了發展的百姓生活;目光是淺短的,但鏡頭延長我的視線,因為它見證了變遷的時代進程。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源自四川攝影網,僅供欣賞、學習、交流,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敬請告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支付您稿費,謝謝!

中國青年攝影網(www.cnyouthp.com)賜稿、推廣宣傳、商業合作請遞:3225701340@qq.com

Q: 您怎麼發掘到這些直擊心靈的題材的呢?

A: 攝影作品能喚起人們心靈的共鳴。是人文攝影師的終生追求。解海龍老師的作品《大眼睛》,喚起了中國貧窮鄉村千百萬學齡兒童“我要上學”的心聲,成為了一個時代的縮影,改變了中國教育的進程。拍攝這樣的題材是一個攝影師綜合素質的體現,是攝影師人文精神和悲憫之心的真實反映,需要經驗的積累。

Q: 您拍了那麼多的人文作品,是因為很熱愛人文攝影嗎?

A: 是的,我很喜歡人文攝影。因為攝影作為一個記錄時間的機器,它有兩種功能,一是記錄性,具有史料價值。二是藝術性。具有觀賞價值。在歷史的長河中,能夠留下人類生存、生產、生活的痕跡,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Q: 您覺得自己作品與眾不同的地方在哪裡?

A: 我的作品都是來源於生活。我拍攝時從不干擾拍攝對象。所以,我的作品生活味道很濃,很真實。一位影友說:看我的照片就像是自己與照片中的人生活在一起。

Q: 哪次攝影經歷讓您難忘?

A: 拍人文照片,常常自己被感動。這一組照片中,那些棒棒們(挑夫)都跟我很熟,經常與他們聊聊天,抽幾支煙。他們農閒時才出來做棒棒(挑夫),為了一家人的生計,自己很節約。隨著時代的進步,他們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少了。

Q: 有特別喜歡的攝影師嗎?怎樣評價自己這麼多年的攝影經歷?

A: 在四川來說,我喜歡楊麾老師的作品,他的作品接地氣,具有鮮明的時代烙印。生命,因為攝影而精彩!生命是短暫的,但照片延長了我有限的生命,因為它記錄了發展的百姓生活;目光是淺短的,但鏡頭延長我的視線,因為它見證了變遷的時代進程。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源自四川攝影網,僅供欣賞、學習、交流,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敬請告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支付您稿費,謝謝!

中國青年攝影網(www.cnyouthp.com)賜稿、推廣宣傳、商業合作請遞:3225701340@qq.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