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SCAD患者應如何在保守治療和PCI中進行選擇?

近期, 一項針對自發性冠狀動脈夾層(SCAD)女性患者的大規模研究分析顯示, 因急性心肌梗死(MI)住院的SCAD患者應首選保守治療而非PCI。

研究者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Ahmed N Mahmoud等對美國全國住院病例樣本(NIS)資料庫中2009~2014年752352例MI住院女性患者進行分析。 結果發現, SCAD的患病率約為1%。 與不伴有SCAD者相比, 伴有SCAD的患者更年輕, 更少伴有糖尿病、高血壓及肥胖等冠狀動脈疾病危險因素, 院內死亡率更高(6.8% vs. 3.4%)。 此外, 研究期間, SCAD的發病率略有增加(但不確定是增加還是因檢測手段的提高所致), 伴有SCAD的患者院內死亡率從2009年的11.4%降至2014年的5.0%(趨勢P值<0.0001), 同期SCAD患者的PCI率從82.5%降至69.1%(趨勢P值<0.0001)。

校正多種因素後的進一步分析發現, 在伴有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SCAD患者中, 與保守治療相比, PCI可增加院內死亡率(OR=2.01, 95%CI:1.00~4.47);在伴有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 上述OR值則為0.62(95%CI:0.41~0.96)。

上述結果提示, 對於SCAD患者而言, 行球囊血管成形術或輸送導絲可能加重血管內壁的血腫, 而既往有研究表明“這些血腫大部分是可以自發消失的”。 總之, 研究者認為, SCAD患者的PCI充滿挑戰, 失敗率及併發症發生率較高。 該研究結果支持現有推薦及AHA即將發佈的有關SCAD管理之科學聲明;除非患者有特殊症狀或血流動力學不穩定、閉塞動脈持續缺血, 否則不推薦PCI治療。

貝勒醫學院的Hani Jneid評論認為, 鑒於該研究為觀察性研究, 無法證明PCI與死亡率之間的確切因果關係。

此外, 近期有薈萃分析顯示, SCAD患者接受血運重建及藥物治療的心肌梗死及靶血管血運重建發生率、SCAD復發率及死亡率並無顯著差異。 因此, 對於SCAD患者, 臨床醫生應充分考慮其臨床表現的異質性, 選擇個體化的治療方法。

From Medscape Cardiology.

相關閱讀

版權屬《國際迴圈》所有。 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之內容須在醒目位置處注明“轉自《國際迴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