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全國人大代表楊紹軍:建議進一步加強敬老院建設和管理

紅網北京3月14日訊隨著老齡化進程的逐步加快, 加之社會轉型、政府職能轉變和家庭養老功能的弱化, 龐大的老年人群對社會服務的需求迅速增長,

給現存的養老服務體系帶來巨大的衝擊和壓力。 兩會期間,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常德市陽光孤兒院院長楊紹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他今年提交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敬老院建設的建議, 希望國家加強敬老院建設和管理, 改善特困人員救助群體的生活狀況, 這對落實社會保障、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大局穩定有著重要意義。

楊紹軍在建議中提出, 就他調研湖南某市敬老院建設管理情況來看, 總體來說有了一定發展。 各區縣黨委、政府根據實施“重點民生實事專案”的部署, 把敬老院改擴建工作提上議程並納入相關工作績效考核項目, 通過多種形式、多條管道籌集敬老院建設資金, 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但目前敬老院的建設和管理普遍不能滿足特困物件的需要, 成為制約工作發展的瓶頸。 具體問題有: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大部分敬老院的內部管理制度形同虛設, 如財務開支不公佈, 來訪人員不登記, 老人外出不請假, 不組織人員開展學習和文娛活動。 管理人員素質不高。 年齡偏大, 文化程度偏低, 大多數管理人員未接受過專業培訓教育, 缺乏基本護理和管理知識技能, 管理人員工資福利待遇低。 基礎設施簡陋、醫療設施缺乏、消防設施不完善。

營運經費嚴重不足。 敬老院營運資金來源主要靠五保供養金和城鄉低保金, 慈善組織和個人捐贈三部分組成, 遠遠不能維持正常的開支需求。 部分基層組織對敬老院建設和管理工作不夠重視。

楊紹軍認為, 制約敬老院發展的根本問題是資金投入問題。 他建議, 對敬老院的建設管理, 中央財政設立專門的預算支出科目, 並逐年予以增加, 用以支持鄉鎮敬老院的新建、提質、改造、設施的配套完善。

增設敬老院管理服務人員的事業編制。 目前, 對敬老院服務的管理人員只有院長是事業編制, 其他服務人員是自創收入解決工資支出, 影響了工作人員積極性和服務水準的提高。 為此建議對敬老院應視為公益性事業單位對待, 按照其供養人員數量確定服務工作人員編制, 由財政撥付工資, 公開招聘工作人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