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以規則的確定應對風險的不確定

日前, 記者從市環保局獲悉, 我市首個由市政府發佈的《嘉興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出臺, 143家風險源企業被列入監管名單。 今後, 凡發生較大突發環境事件, 我市環境應急指揮部將啟動預案, 組成現場應急指揮部, 十多個部門合力開展現場調查和應急監測, 確定污染源、污染程度、污染範圍和處置建議, 並組織專家對處置結果進行技術評估, 把環境損害降到最低。

有資料顯示, 近五年來, 我國由環保部直接指導處置的突發環境事件多達601起。 這些事件造成的污染, 不僅會嚴重危害大氣、水體、土壤安全,

給所在區域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一些處置不及時、不到位的事件還會觸及公眾對環境問題的“過分敏感”, 引發群體性環境事件, 形成波及範圍更廣的“次生災害”。 這方面天津港爆炸事件就是一個鮮明的例證。

突發環境事件頻發, 也從一個側面印證:經濟發展的速度越快, 所要面對的“工業化風險”就越大。 當沒有預想的環境事件突然發生時, 如何應對?破解這個難題, 不妨從體育比賽談起。 高度競爭與對抗的體育比賽, 總是存在大量的不確定性。 而比賽過程的不確定性恰恰要求比賽規則具有高度的確定性。 以速度最快、風險最高的世界方程式賽車為例, 由於大量與安全有關的規則已經成熟完善, 即使發生連環撞車事故,

甚至賽道被徹底堵塞, 也能快速處理, 使比賽順利進行。 中國老話說的“以不變應萬變”, 就是這個道理。

工業生產與環境治理當然遠比體育賽事複雜, 但道理是相通的。 雖然環境事件何時發生、如何發生很難預料, 但可以通過制定完善的應對規則, 將災禍的危害降到最低。 根據《預案》, 今後應對突發環境事件, 我市一方面將集合十多個部門的力量, 建立應急處置工作組織體系、成立指揮部、構建技術支撐平臺, 組建專家諮詢隊伍和應急救援隊伍, 另一方面, 還將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原則對突發事件進行監測預警, 及時向政府和公眾發佈預警資訊。 目前, 全市143家風險等級較高的企業已被納入監管名單, 將定期排查整治。

實施《預案》的意義, 正如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所說:“通過編制《預案》, 制定防範突發環境事件的長效機制, 有效地消除隱患, 降低風險。 ”

“現代性孕育著穩定, 而現代化過程卻滋生著混亂。 ”著名的“亨廷頓悖論”提示我們, 突發環境事件的確增加了社會運行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但也是推動全社會完善風險治理機制的一種動力。 只要我們充分認識突發環境事件的危害, 不斷完善防範和處置同類事件的長效機制, 就能以規則的確定性應對風險的不確定性, 把突發事件對環境與社會的損害降到最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