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舒適與輕量兼備 S

Power是Specialized在15年環法期間推出的輕量化人體工學坐墊系列, 品牌獨有的Body Geometry設計使其能同時適合男性、女性騎士, 幫助他們享受更具進攻性騎行姿勢帶來的樂趣,

在車友間廣受好評, 甚至有“沒有一個Power解決不了的問題”這一說法……

近幾年來, POWER系列坐墊的確成為了不少車友的新寵, 其風頭之大甚至還完全掩蓋了過往同樣倍受追捧的“爆款股神”ROMIN系列。 17至18年間恰逢Specialized產品更新節點, 我們也能在覆蓋整個自行車網路的Specialized資訊中, 看到他們在這段時間對旗下TARMAC、EPIC、ROUBAIX、ROVAL等系列進行的更新, 曾為Specialized在坐墊領域開闢江山的ROMIN也不例外, 在這回得到改頭換面的改款。

Specialized新款的ROMIN EVO系列共有“Comp”、“Expert”、“Pro”、“S-Works”四個等級, 供預算不同的車友選擇。

S-Works ROMIN EVO(售價1999):FACT™碳纖維軌道, FACT™全碳纖維底板, 2級坐墊填充物, 全黑、黑紅、薩甘訂制塗裝。

規格與重量:143毫米 / 重量134克, 155毫米 / 重量137克。

ROMIN EVO Pro(售價1190):FACT™碳纖維軌道, 碳纖維複合增強底板, 2級坐墊填充物, 全黑、車隊紅。

規格與重量:143毫米 / 重量205克, 155毫米 / 重量208克, 168毫米 / 重量217克。

ROMIN EVO Expert(售價990):中空鈦合金軌道, 碳纖維複合增強底板, 2級坐墊填充物, 全黑。

規格與重量:143毫米 / 重量269克, 155毫米 / 重量277克, 168毫米 / 重量281克。

ROMIN EVO Comp(售價790):中空鉻鉬鋼軌道, 碳纖維複合增強底板, 2級坐墊填充物, 全黑。

規格與重量:143毫米 / 重量273克,

155毫米 / 重量285克, 168毫米 / 重量285克。

可以從上述各個等級的基本配置看出, 四個等級均使用著相同的Specialized 2級坐墊填充物及Micromatrix™蒙皮, 配置主要的差異落在底板、軌道與塗裝之上, S-Works與Pro級別均使用著相同的超輕量化FACT™碳纖維軌道, 而Pro往下至Comp等級均使用相同的碳纖維複合材料增強的底板, 造就了與S-Works等級差距極大的重量, S-Works級別並不提供168毫米寬度規格, 並且Comp與Expert塗裝僅提供全黑選項。

S-Works級別包裝盒上清晰的參數說明

S-Works ROMIN EVO依然採用著與過往一致的黑色硬質紙皮盒, 除正面的標示以外, 側面底面兩側均以暗黑色調標上“S-WORKS”, 正如Specialized其他所有的頂級產品一樣, 特別與其他等級區分, 從包裝上營造出頂級的高端奢華。

S-Works ROMIN EVO實稱僅重119.9克

相信重量是不少車友在選購任何零部件前最關注的一點, S-Works ROMIN EVO坐墊實稱僅重119.9克, 筆者也特意線上下實體店裡實測其他薩甘訂制塗裝的S-Works ROMIN EVO, 結果143毫米寬度的也都是在118-125克以內浮動, 遠比官網標示的134克要更低, 據說常規黑色版還會輕上1到3克, 相比上一代減重達43克之高!而S-Works級別的POWER ARC我們實稱也在135區間內, S-Works ROMIN EVO在這一輪的減重是有目共睹的。

說完大家最關心的重量後,我們回到這一代ROMIN EVO的更新之處。

印有金色S-Works圖樣的坐墊鼻頭依然採用過往高走下垂的造型,但也稍稍地縮短了不影響騎乘的長度

Body Geometry中空開槽設計

經常被各路車友在網路誇張功效的中控設計在這一代ROMIN EVO上再延伸拉長,雖然看起來兩側有所縮窄,但實際區域大小並沒有太大的改變,依然有助於維持敏感部位血液的暢順流通。

Specialized 2級中等密度填充物,提供額外柔軟性

也許是為了美觀,也許是為了排濕,也許是為了舒適,輕盈、防潑水具備良好耐用性的Micromatrix™蒙皮在這一代裡加入了打孔設計,在這段時間的使用,為筆者呈現出的更多是顏值上的點綴。不僅POWER系列,ROMIN EVO系列在這一代裡全系列均使用了屬於Specialized中等密度的2級填充物,為的正是在填充物形狀、厚度改變的狀態下依然提供柔軟舒適的乘坐感。

整個墊翼區域稍稍改動了造型的弧線,使其能更好地貼合乘坐者的坐骨區域,帶來更好的坐墊支撐性,並跟隨鼻頭一同縮短了不影響乘坐的無用區域;至此,整只ROMIN EVO已縮短了接近10mm的坐墊總長度了。

正如S-Works TARMAC SL6薩甘特別塗裝車架,薩甘特別版塗裝的S-Works ROMIN EVO兩翼尾亮面漆同樣會在不同角度、明亮度光線照射下呈現不同的色彩變幻,單側的黃金“S”圖樣也是襯托起整個坐墊的“嗶格”。

從側面視角裡能清晰地看到,這一代S-Works ROMIN EVO的坐墊高度相比上一代有了明顯的下降,若相比上一代的S-Works Toupe更是有了7mm的下降幅度(僅限S-Works 級別)。用意十分明確,在維持座高不變的前提下,可得到更長的座杆拔出高度,意味著座杆能充分利用碳纖維彈性的特質,加大受到路面顛簸衝擊時的形變量,換取更好的乘坐舒適性。坐墊高度下降主要來源於表面形狀設計及填充物厚度的改變,在更換新款坐墊時需注意座杆應稍微拔出至相應的高度。

FACT™輕量化碳纖維軌道依然提供其他等級金屬軌道一致的調整範圍

注意事項:S-Works級別坐墊的FACT™輕量化碳纖維軌道為7 x 9mm橢圓碳纖維軌道規格,不適用於常規7mm金屬軌道側向夾持的座杆夾片,同時騎乘者的最大限重為109公斤。

堅固的FACT™全碳纖維底板

S-Works是ROMIN EVO系列裡唯一配備超輕量化FACT™全碳纖維底板的級別,除了讓坐墊在電子秤上擁有極美好的重量數字顯示以外,相比碳纖維複合尼龍強化的底板也有著更好的支撐性,並且經歷長時間的使用後也不像複合底板般出現明顯的受力形變。

同時,過往FACT™全碳纖維底板精緻而美觀的碳纖維K紋裝飾在這一代S-Works ROMIN EVO中被去掉,更換成更簡潔、更具輕量化的無方向碳纖維面底板,使坐墊整體的重量有了巨大幅度的下降(39克);看來他們設計師終於明白,坐墊裝車後底板再漂亮也沒人看得到,還是減重實際點。

寬度規格“143”被刻在了坐墊底板尾部之上

正如其他系列的Specialized坐墊一樣,ROMIN EVO系列坐墊均具備Specialized S.W.A.T附件介面,可安裝加掛各類型的工具捆、附件介面、尾燈等。

Specialized S.W.A.T部分附件

坐墊尾部上翹設計,具備一定的脊椎承托能力,降低騎乘者腰背負擔

這一代S-Works ROMIN EVO與筆者車上原來的S-Works POWER ARC,兩款坐墊可舒適乘坐的“乘坐甜區”位置十分接近,都屬於比較後的那類型,並且ROMIN EVO整體被縮短長度及稍稍改變了造型,所以筆者此次最終確立的坐墊位置相比POWER ARC也僅僅是後移了6mm而已,坐墊更換調整至舒適的整個過程並沒有花費太多的時間(每個人的騎姿、生理點不同,此處未必適用於他人)。

S-Works ROMIN EVO換裝上車後的第一個感覺不是軟啊、硬啊之類的,而是與這輛TARMAC SL5一塊看著特別的和諧。相信身邊有使用POWER系列坐墊的車友都懂,特殊短鼻造型裝在常規大組車系上總有點怪怪的感覺,雖然POWER ARC造型上線條過度更順暢會好看一點點,但也沒有ROMIN EVO呈現出的那種般配感。

S-Works ROMIN EVO相比筆者原來的S-Works POWER ARC有更大的“坐墊甜區”,即有效乘坐區域,適合騎行時胯部前後移動較多的“多動型”車友,充分利用多出的乘坐點,在高功率巡航時胯部前移壓低軀幹減少迎風的面積,或是在跟騎、休閒的時候胯部後移讓坐墊兩翼充分地承托坐骨,得到更好的舒適性。由於坐墊兩翼造型與填充物的區別,靠後乘坐時ROMIN EVO的支撐性並沒有POWER ARC般高。得益於前端較窄的輪廓,即便是在穿著休閒褲的通勤騎行,ROMIN EVO也並沒有出現POWER系列刮蹭大腿內側的現象。

在試用期間筆者也特意尋找已經入手的朋友,嘗試了Pro與Expert等級的ROMIN EVO,才發現了Specialized這回的“不按套路出牌”,雖說全系列ROMIN EVO都使用著2級填充,但實際Pro、Expert以及Comp三個等級的填充物與S-Works有著很大的差異,三者不僅填充物更厚、更高了,同時也並非我們原來想像中的“頂級硬,其他軟”,而是“頂級軟,其他硬”,最輕最薄的S-Works倒成填充物舒適性最高的。

總的來說,全新一代S-Works ROMIN EVO的乘坐感與上一代十分接近,並沒有明顯的區別,基本ROMIN、POWER感覺舒服的車友,都能完美地適應新款的S-Works ROMIN EVO。同樣舒適的Body Geometry人體工學設計、大範圍有效乘坐局域、美觀的外型設計……關鍵擁有極低的119.9克羽量重量表現,極風騷的薩甘特別塗裝還不加價。

舒適與輕量,是可以同時擁抱的。

說完大家最關心的重量後,我們回到這一代ROMIN EVO的更新之處。

印有金色S-Works圖樣的坐墊鼻頭依然採用過往高走下垂的造型,但也稍稍地縮短了不影響騎乘的長度

Body Geometry中空開槽設計

經常被各路車友在網路誇張功效的中控設計在這一代ROMIN EVO上再延伸拉長,雖然看起來兩側有所縮窄,但實際區域大小並沒有太大的改變,依然有助於維持敏感部位血液的暢順流通。

Specialized 2級中等密度填充物,提供額外柔軟性

也許是為了美觀,也許是為了排濕,也許是為了舒適,輕盈、防潑水具備良好耐用性的Micromatrix™蒙皮在這一代裡加入了打孔設計,在這段時間的使用,為筆者呈現出的更多是顏值上的點綴。不僅POWER系列,ROMIN EVO系列在這一代裡全系列均使用了屬於Specialized中等密度的2級填充物,為的正是在填充物形狀、厚度改變的狀態下依然提供柔軟舒適的乘坐感。

整個墊翼區域稍稍改動了造型的弧線,使其能更好地貼合乘坐者的坐骨區域,帶來更好的坐墊支撐性,並跟隨鼻頭一同縮短了不影響乘坐的無用區域;至此,整只ROMIN EVO已縮短了接近10mm的坐墊總長度了。

正如S-Works TARMAC SL6薩甘特別塗裝車架,薩甘特別版塗裝的S-Works ROMIN EVO兩翼尾亮面漆同樣會在不同角度、明亮度光線照射下呈現不同的色彩變幻,單側的黃金“S”圖樣也是襯托起整個坐墊的“嗶格”。

從側面視角裡能清晰地看到,這一代S-Works ROMIN EVO的坐墊高度相比上一代有了明顯的下降,若相比上一代的S-Works Toupe更是有了7mm的下降幅度(僅限S-Works 級別)。用意十分明確,在維持座高不變的前提下,可得到更長的座杆拔出高度,意味著座杆能充分利用碳纖維彈性的特質,加大受到路面顛簸衝擊時的形變量,換取更好的乘坐舒適性。坐墊高度下降主要來源於表面形狀設計及填充物厚度的改變,在更換新款坐墊時需注意座杆應稍微拔出至相應的高度。

FACT™輕量化碳纖維軌道依然提供其他等級金屬軌道一致的調整範圍

注意事項:S-Works級別坐墊的FACT™輕量化碳纖維軌道為7 x 9mm橢圓碳纖維軌道規格,不適用於常規7mm金屬軌道側向夾持的座杆夾片,同時騎乘者的最大限重為109公斤。

堅固的FACT™全碳纖維底板

S-Works是ROMIN EVO系列裡唯一配備超輕量化FACT™全碳纖維底板的級別,除了讓坐墊在電子秤上擁有極美好的重量數字顯示以外,相比碳纖維複合尼龍強化的底板也有著更好的支撐性,並且經歷長時間的使用後也不像複合底板般出現明顯的受力形變。

同時,過往FACT™全碳纖維底板精緻而美觀的碳纖維K紋裝飾在這一代S-Works ROMIN EVO中被去掉,更換成更簡潔、更具輕量化的無方向碳纖維面底板,使坐墊整體的重量有了巨大幅度的下降(39克);看來他們設計師終於明白,坐墊裝車後底板再漂亮也沒人看得到,還是減重實際點。

寬度規格“143”被刻在了坐墊底板尾部之上

正如其他系列的Specialized坐墊一樣,ROMIN EVO系列坐墊均具備Specialized S.W.A.T附件介面,可安裝加掛各類型的工具捆、附件介面、尾燈等。

Specialized S.W.A.T部分附件

坐墊尾部上翹設計,具備一定的脊椎承托能力,降低騎乘者腰背負擔

這一代S-Works ROMIN EVO與筆者車上原來的S-Works POWER ARC,兩款坐墊可舒適乘坐的“乘坐甜區”位置十分接近,都屬於比較後的那類型,並且ROMIN EVO整體被縮短長度及稍稍改變了造型,所以筆者此次最終確立的坐墊位置相比POWER ARC也僅僅是後移了6mm而已,坐墊更換調整至舒適的整個過程並沒有花費太多的時間(每個人的騎姿、生理點不同,此處未必適用於他人)。

S-Works ROMIN EVO換裝上車後的第一個感覺不是軟啊、硬啊之類的,而是與這輛TARMAC SL5一塊看著特別的和諧。相信身邊有使用POWER系列坐墊的車友都懂,特殊短鼻造型裝在常規大組車系上總有點怪怪的感覺,雖然POWER ARC造型上線條過度更順暢會好看一點點,但也沒有ROMIN EVO呈現出的那種般配感。

S-Works ROMIN EVO相比筆者原來的S-Works POWER ARC有更大的“坐墊甜區”,即有效乘坐區域,適合騎行時胯部前後移動較多的“多動型”車友,充分利用多出的乘坐點,在高功率巡航時胯部前移壓低軀幹減少迎風的面積,或是在跟騎、休閒的時候胯部後移讓坐墊兩翼充分地承托坐骨,得到更好的舒適性。由於坐墊兩翼造型與填充物的區別,靠後乘坐時ROMIN EVO的支撐性並沒有POWER ARC般高。得益於前端較窄的輪廓,即便是在穿著休閒褲的通勤騎行,ROMIN EVO也並沒有出現POWER系列刮蹭大腿內側的現象。

在試用期間筆者也特意尋找已經入手的朋友,嘗試了Pro與Expert等級的ROMIN EVO,才發現了Specialized這回的“不按套路出牌”,雖說全系列ROMIN EVO都使用著2級填充,但實際Pro、Expert以及Comp三個等級的填充物與S-Works有著很大的差異,三者不僅填充物更厚、更高了,同時也並非我們原來想像中的“頂級硬,其他軟”,而是“頂級軟,其他硬”,最輕最薄的S-Works倒成填充物舒適性最高的。

總的來說,全新一代S-Works ROMIN EVO的乘坐感與上一代十分接近,並沒有明顯的區別,基本ROMIN、POWER感覺舒服的車友,都能完美地適應新款的S-Works ROMIN EVO。同樣舒適的Body Geometry人體工學設計、大範圍有效乘坐局域、美觀的外型設計……關鍵擁有極低的119.9克羽量重量表現,極風騷的薩甘特別塗裝還不加價。

舒適與輕量,是可以同時擁抱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