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小牛電動車頻遭大量用戶投訴 協力廠商售後停止與其合作不管修?

文/劉恩彤

小牛電動車看似通過京東眾籌實現不錯的起步, 但沒有實體店的支撐, 後期發展將會十分受限。 首先, 產品展示、售後服務費用會大幅增加, 其次, 委託協力廠商的方式往往難以實現統一管理和保證服務水準。 另外, 電動車本身並不適合電商, 電動車是一個與售後強關聯的產業。 ——一位行業分析師這樣認為。

的確, 這正說出了小牛的痛點。 據家電消費網報導:《小牛電動車投訴增多 售後跟不上是致命傷》

報導如下:

“小牛電動車的創始人被判刑是次要的, 融不來資也是次要的, 這個企業關鍵的問題還是產品售後服務跟不上, 遭到消費者用腳投票, 這才是牛電科技的致命傷。 ”今天, 有知情人士表示。 日前《北京商報》報導稱, 在知乎等平臺上, 有大量消費者投訴小牛電動車有問題, 售後服務差。 網友“大風車”稱, 小牛電動車M1使用一個多月後, 轉向燈、定速巡航、報警器、遠近光燈相繼出現故障,

接著還出現各種錯誤代碼, 聯繫售後, 各種無人管, 還遇到了“售後說停止了和小牛的合作!不給修!”的情況。

網友“瀋陽”也發帖表示, 小牛電動車M1出現問題後, 聯繫了當地維修網點負責人, 對方告知, “因網點負責人和小牛區域經理存在維修費用結算問題, 現在已經不給小牛客戶提供維修服務”。

中國江蘇網則報導稱, 市12315在2016年國慶日期間銷售服務類投訴主要集中在小牛電動車售後服務引發的消費糾紛。 國慶期間涉及小牛電動車的投訴共計8件, 其中5件為售後服務問題。 如無錫消費者趙先生去年9月購買了一輛小牛電動車, 兩個月左右後, 車子後輪轂變形, 當即聯繫廠家, 但直至今年9月底,

廠家都沒有派人來修。 如今, 前輪轂也出現變形現象, 而且定位系統也失靈了, 趙先生找到12315進行投訴。

據瞭解, 小牛電動車出現大量投訴, 是因為該創業公司與其他電動車廠商不同, 不設立線下銷售管道而是依靠線上。 牛電科技線下體驗店環節進展緩慢, 目前授權的體驗店在全國範圍內只有18家, 這與當初3000家的目標相差太遠, 北京認證維修網點也只有9個。

比達諮詢分析師陳彪認為, 小牛電動車看似通過京東眾籌實現不錯的起步, 但沒有實體店的支撐, 後期發展將會十分受限。 首先, 產品展示、售後服務費用會大幅增加, 其次, 委託協力廠商的方式往往難以實現統一管理和保證服務水準。 另外, 電動車本身並不適合電商,

電動車是一個與售後強關聯的產業。

此外, 市場和政策對於牛電科技來說也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 上海《青年報》報導稱, 有消費者將小牛電動車M1到公安車輛管理所申請上牌, 公安車管所經查驗該車無腳踏騎行功能等諸多超標現象, 嚴重違反了《上海市非機動車道路管理辦法》, 為此於2016年8月30日有關部門將不符合國家規範的“小牛M1”TDR05Z型號產品暫停上牌。

上海市自行車行業協會秘書長郭建榮表示, “小牛M1” TDR05Z型號電動自行車由於沒有腳踏騎行功能等重要技術參數, 違背了國家電動自行車相關標準, 產品嚴重功能性缺失, 因此有關部門做出暫停對其上牌的決定是非常正確的。 待企業整改後符合國家電動自行車標準的產品才可恢復上牌。

此消息一出, 不少已經入手該型號電動自行車的網友紛紛吐槽。 “禮拜六剛買了一輛, 現在得捂家裡了”。

【科技湃】查閱發現, 網上針對小牛電動車的投訴確實不少。 而且竟然出現了“客服單方面取消了保修”的情況。

此外,媒體報導稱,去年黃金周的12315投訴中, "小牛電動車"成為熱點,“銷售服務類投訴主要集中在小牛電動車售後服務引發的消費糾紛。國慶期間涉及小牛電動車的投訴共計8件,其中5件為售後服務問題。如無錫消費者趙某去年9月購買了一輛小牛電動車,兩個月左右後,車子後輪轂變形,當即聯繫廠家,但直至今年9月底,廠家都沒有派人來修。如今,前輪轂也出現變形現象,而且定位系統也失靈了,於是,國慶期間趙某向我市12315投訴。”

聯繫廠家後,一年時間都沒有來修,這樣的小牛如何讓消費者放心。失去了李一男,面臨著融資的小牛,又該如何在電動車這個發展了多年的傳統產業上彎道超車?畢竟,傳統的電動車廠商正在大步向智慧化、互聯化轉型。

此外,媒體報導稱,去年黃金周的12315投訴中, "小牛電動車"成為熱點,“銷售服務類投訴主要集中在小牛電動車售後服務引發的消費糾紛。國慶期間涉及小牛電動車的投訴共計8件,其中5件為售後服務問題。如無錫消費者趙某去年9月購買了一輛小牛電動車,兩個月左右後,車子後輪轂變形,當即聯繫廠家,但直至今年9月底,廠家都沒有派人來修。如今,前輪轂也出現變形現象,而且定位系統也失靈了,於是,國慶期間趙某向我市12315投訴。”

聯繫廠家後,一年時間都沒有來修,這樣的小牛如何讓消費者放心。失去了李一男,面臨著融資的小牛,又該如何在電動車這個發展了多年的傳統產業上彎道超車?畢竟,傳統的電動車廠商正在大步向智慧化、互聯化轉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