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瘋狂”的老年人保健品

在武進區最近結束的“兩會”上, “加強保健品市場監管”再次成為熱議話題。

隨著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 消費者對保健有了更高層次的需求和消費能力, 但保健品市場也存在虛假宣傳、誇大功效等諸多問題。

而老年人作為保健品消費的主力, 往往更容易受到不良商販的欺騙。 許多老年人花幾千元、幾萬元買來的保健品, 用過之後效果並不明顯, 有的甚至無效。 是什麼吸引著老年人?保健品推銷如何對老年人“下手”?記者進行了暗訪調查。

保健品“在做公益”

老人信以為真

“這些冬蟲夏草外面都賣數千元,

這次免費送給我們。 他們說, 多吃這些東西對身體有好處, 能夠補氣, 人沒氣了就會死。 ”近日, 家住前黃鎮運村的老蔣參加了一個銷售磁場被子的保健品講座, 並從講座上領回了一些“冬蟲夏草”。

老蔣今年69歲, 是周邊保健品銷售會的常客, 只要一聽說哪裡有保健品講座, 他都要趕去“聽課”。 “勸了好幾次, 也吵了很多次, 父親還是在買, 2016年買的保健品到現在還沒吃完。 ”說起父親沉迷于保健品, 兒子蔣先生顯得異常氣憤。

蔣先生向記者展示了父親買的鈣片、螺旋藻、牙膏、即溶茶等各種產品, 價格普遍比一些品牌產品要貴很多。 可每次蔣先生拿著這些粗製濫造的產品勸阻父親, 老蔣總振振有詞:“包裝看著破, 是為了省錢, 把利潤讓給消費者,

這是在做公益。 ”

“去年, 我和他又因為保健品而吵架, 父親甚至揚言, 不讓他買就去跳樓。 ”無奈之下, 蔣先生只能由著他去了, “保健品銷售的低劣伎倆, 這些老人們怎麼就看不穿呢?”

國企退休老太

買買買成了“月光族”

王奶奶家住湖塘, 今年72歲, 退休前是一名國企職工, 身體狀況在同齡人中還算不錯。 一次偶然的機會, 王奶奶聽別人介紹, 去了一次保健品講座, 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 每天早上5點出門, 哪裡有講座就跑哪裡, 哪裡免費發“藥”就去哪裡, 還要參加各種“研討組”。

“跟被洗了腦似的, 就覺得這保健品能治百病, 經常聽完講座就買回一堆保健品。 ”王奶奶的兒媳告訴記者, 老人買的保健品, 都是市面上從來沒有見過的“藥品”。

一個月近5000元退休金, 王奶奶全買了保健品, 每天大把吞服。

就在前不久, 王奶奶又買回來一種液體“巨能鈣”。 “怕我們看見, 她偷偷藏起來了, 每天早上喝一瓶, 據說一個療程2000多元, 但藥瓶上沒有任何批號。 ”王奶奶的兒子張先生無奈說道。

癡迷保健品一年多來, 王奶奶不僅退休金“月光”, 連之前的積蓄也快要見底了。

暗訪保健品講座:

氣氛熱烈, 等級分明

近日, 記者接到熱心群眾朱女士舉報稱:雪堰鎮漕橋明都超市附近, 每天早上和晚上有大批老年人聚集參加保健品講座。

前天17點50分, 漕橋北園路, 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授權試用店)大門緊閉。 門口, 10多位老年人正在排隊等候進入會場。 18點開門後, 陸續有五六十名老人進入了會場。

記者稱前來聽課, 遭到現場銷售人員的拒絕, 理由為“講座只針對老年人開展, 年輕人一概不准入內”。 無奈之下, 記者接來一位元老年親戚, 以陪同者的身份進入了會場。 隨後, 會場大門即被反鎖。

記者看到, 將近80平方米的會場設置有前臺服務區和一間多功能活動室, 共有4名銷售人員。 前臺服務區掛滿了老年人活動照片和產品介紹, 多功能活動室內擺放了多排“理療坐墊”體驗座椅。 據瞭解, 該保健品銷售團隊主要銷售康復床墊、理療坐墊、足浴盆等日用型保健品。

在銷售人員的組織下, 老人們首先跟著大螢幕跳起了“熱身操”, 銷售人員還要求現場不允許拿手機拍照、打電話。 隨後, 就有所謂“醫生”上前為老年人進行免費體檢,

如測量血壓等。 根據結果, “醫生”告知多位受檢老年人“您的血管硬化嚴重”、“您患有高血壓”等, 並建議老年人免費體驗理療坐墊。

老人就坐後, 銷售人員為其打開理療坐墊, 並開始授課。 銷售人員表示, 除了坐墊, 玉石水晶理療床墊正在做促銷, 原價9000多元, 現在只要消費滿5000元的會員再出500元就可換購, 這一“回饋會員”的促銷活動引得現場老年人紛紛鼓掌叫好。

老年人為何成為頭號受害者?醫生專家:渴望健康, 害怕孤獨

面對當前保健品領域虛假宣傳和欺詐銷售等問題突出的情況, 近年來, 我區市場監管部門也多次開展針對“以會議、講座等形式銷售保健食品”的整治工作, 著重檢查為保健食品會銷活動提供場所、搭建平臺的賓館、茶樓、餐飲企業等相關單位。

“我們也會在工作中加強對老年人的保健食品相關知識宣傳,並鼓勵群眾積極舉報,充分發動社會力量向監管部門舉報保健食品違法違規行為。”楊浩鵬表示,政府部門扮演的是“防火牆”角色,要想真正避免老年人陷入保健品騙局,還需要子女理性引導老年人學會拒絕。

武進第三人民醫院精神科主任顏清章告訴記者,老年人之所以會對保健品“著魔”,最主要的原因是渴望健康。老年人大都出現過這樣或那樣的疾病,他們對於保持健康的渴望較年輕人更為強烈。而這些所謂的保健品講座常常誇大其詞,把功效吹得神乎其神,老年人往往容易輕信這些宣傳。

“買保健品的另一大原因是孤獨。”顏清章表示,老年人與社會多有脫節,而他們的小輩奔波忙碌,這樣的家庭組合讓一些保健品銷售商抓住了商機,通過突破老年人的心防,進而掏空了他們的家底。

顏清章建議,子女要和老人形成良性溝通,常回家看看,避免讓老人感到孤單;要及時給老人闢謠,幫助老人提高鑒別真偽的能力,避免老人輕信、誤信虛假宣傳;要科學規劃老人的閒置時間,讓他們把精力放在文體活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上,而不是過度寄望于通過保健品保持健康。

“我們也會在工作中加強對老年人的保健食品相關知識宣傳,並鼓勵群眾積極舉報,充分發動社會力量向監管部門舉報保健食品違法違規行為。”楊浩鵬表示,政府部門扮演的是“防火牆”角色,要想真正避免老年人陷入保健品騙局,還需要子女理性引導老年人學會拒絕。

武進第三人民醫院精神科主任顏清章告訴記者,老年人之所以會對保健品“著魔”,最主要的原因是渴望健康。老年人大都出現過這樣或那樣的疾病,他們對於保持健康的渴望較年輕人更為強烈。而這些所謂的保健品講座常常誇大其詞,把功效吹得神乎其神,老年人往往容易輕信這些宣傳。

“買保健品的另一大原因是孤獨。”顏清章表示,老年人與社會多有脫節,而他們的小輩奔波忙碌,這樣的家庭組合讓一些保健品銷售商抓住了商機,通過突破老年人的心防,進而掏空了他們的家底。

顏清章建議,子女要和老人形成良性溝通,常回家看看,避免讓老人感到孤單;要及時給老人闢謠,幫助老人提高鑒別真偽的能力,避免老人輕信、誤信虛假宣傳;要科學規劃老人的閒置時間,讓他們把精力放在文體活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上,而不是過度寄望于通過保健品保持健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