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智慧就業,實現“有形”到“無形”

1月14日, 區人力資源市場招聘會現場, 很多求職者都空著手前來應聘, 手機掃二維碼簽到, 掃描身份證讀取簡歷。 “求職者只需攜帶個人證件, 個人資訊一刷即知。 ”招聘部長唐輝介紹。

求職方便了, 用人單位的招聘也變得更加簡單。 江蘇國茂減速機股份有限公司人事經理王可說, 以前參加一次招聘會, 公司需要印製各種宣傳海報和應聘簡歷表, 還要在當天將材料搬到會場, 如今現場招聘主要是與求職者面對面交流, 所有程式在網上操作——在網上選擇招聘攤位, 會後在網上查詢應聘記錄, 還可線上發送面試邀請短信,

非常方便。

記者在區人力資源市場看到, 88台智慧觸屏一體機整齊擺放, 設置了招聘會職位、投遞簡歷、已收到簡歷、面試邀請、預約面試、人才搜索六大功能, 介面簡潔美觀, 操作便捷流暢, 觸控靈敏安全, 得到了用人單位HR的頻頻點贊。 “這個智慧觸屏一體機功能強大, 實用、接地氣, 實現了網上資源和現場資源的互通, 再也不用‘坐等’求職者了, 大大提高了招聘效率。 ”王可說。

從2014年起, 區就業服務中心開始構建“武進智慧就業”, 變“有形”市場為“無形”市場。 通過智慧化招聘求職服務系統的升級, “武進智慧就業”智慧化水準進一步提升, 延伸空間進一步打開, 數位化人力資源市場優勢日益凸顯。 目前, 手機、電腦等終端, 招聘攤位發佈終端,

自助服務區終端, 室內外LED大屏及廣告機資訊發佈系統等, 都做到了資料即時互聯互通、同步更新, 實現了資訊流覽、帳號註冊、簡歷創建、簡歷投遞、崗位發佈、崗位搜索、面試邀請等操作, 滿足了使用者隨時性、個性化服務需求, 真正實現了“指尖就業”。

從企業入場簽到、群眾入場求職, 到精准崗位搜索、人崗智能配對, “互聯網+”貫穿其中, 用人單位、求職者只需掃描二維碼進入智慧求職系統, 就能實現“智慧配對”。 武進人力資源網站市場佔有率也逐漸提升, 截至目前, 武進人力資源網已有註冊企業會員8000余家, 個人會員5萬余人, 提供崗位12萬餘個, 微信關注2.1萬餘人, 日均點擊量超過5萬人次。

“只有準確掌握人力資源資訊以及企業用工需求,

才能真正提供就業精准服務。 ”區人社局黨委書記、局長周仲華表示, 就業資訊的即時更新, 能確保是“一池活水”。 截至目前, 我區已有8萬餘名勞動力資訊登記入庫, 通過線上登記、線下採集等方式, 能按月動態掌握6000餘家規模以上企業的用人需求, 建成精准化、廣覆蓋的企業用工資料庫。

當前, 區就業服務中心以武進人力資源網站建設為切入點, 依託武進人力資源市場公共就業服務功能, 開通就業業務網上辦理直通車, 形成集資訊發佈、求職、招聘等各類服務於一體的無形市場, 全力打造“5A”就業服務新模式, 即任何人(Anyone)、任何時間(Anytime)、任何地點(Anywhere)均能創業就業(AnyBusiness and Employment)及獲得創業就業服務(Any Service)。

目前, 武進的勞動者至少有5種方式求職:到傳統的人力資源市場參加現場招聘;到市場服務前臺進行求職登記,

接受現場推薦;求職者自助求職, 可在武進人力資源網線上搜索企業招聘資訊, 線上報名參加面試;關注武進人力資源網的微信公眾平臺, 獲取招聘資訊;到居住地的鎮(社區)人社服務中心免費辦理求職推薦。

資訊化填平了求職雙方之間的鴻溝, 讓就業變得輕鬆和便捷。 據統計, 2017年, 我區新增就業崗位109665個, 新增城鎮就業45486人, 城鎮登記失業率1.82%, 轄區內登記失業的被征地農民就業率97%。

採訪手記

就業是民生之本。 當前, 我區就業壓力依然較大, 就業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 迫切需要運用資訊化手段, 提升就業創業服務水準。 “武進智慧就業”打造的“線上+線下”人力資源市場,

就業資訊一庫盡收、一點發佈, 讓“資料跑路”替代“群眾跑路”, 形成“零距離就業服務圈”, 實現求職者“在家裡、在社區、在市場”都可以自主求職就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