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球首次最高端保密通信會議!墨子號成功護航試驗!

墨子號搭載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並成功發射

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19日以封面論文介紹中國全球性科技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奧地利科學家利用量子衛星「墨子號」, 成功實現75分鐘兩地的會議, 完成世界首次量子保密的洲際視頻通話。

“墨子號”被《科學美國人》評選為2016年度改變世界的十大創新技術, 是中國研製的全球首顆空間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及彭承志與奧地利Anton Zeilinger研究組合作, 在去年9月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於兩地次實現距離達7600公里的洲際量子金鑰分發, 成功舉行了75分鐘的中國科學院和奧地利科學院洲際量子保密視訊會議, 並利用共用金鑰實現加密資料傳輸和視頻通信。 該成果顯示墨子號已具備實現洲際量子保密通信的能力。

墨子號為全球首顆設計用於進行量子科學實驗的衛星

量子金鑰分發是指, 科學家利用量子有多個疊加態的原理, 用量子作為金鑰;這樣一來, 一旦有人試圖截獲或測試量子金鑰, 就會改變量子狀態, 科學家便能立刻發現有人動了鑰匙。 所以, 利用量子不可被複製和不可被分割的特性,

就能實現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

在這次實驗裡, “墨子號”分別和河北興隆、奧地利格拉茨地面站進行星地金鑰分發, 通過指令控制衛星作為中繼, 建立起兩地面站之間的共用金鑰。 基於共用金鑰, 中奧聯合團隊使用一段80Kbit的量子金鑰進行一次性加密, 在北京向維也納發送了一張5.34KB的“墨子”照片, 維也納則向北京發送了一張薛定諤照片。

「墨子號」與量子隱形傳態實驗平臺建立天地鏈路合成照片

中國在量子資訊這一塊進展神速。 領導另一量子研究團隊的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物理學家沃夫岡•迪塔爾表示:“我已經被中國團隊的結果震驚了, 我個人之前看到量子衛星發射後, 並不確定能獲得什麼結果, 也不確定他們是否能用它實現技術突破”。 而加拿大滑鐵盧大學量子項目成員湯瑪斯•詹內懷恩表示, 他們的團隊以及世界上的其他團隊現在正在追趕中國團隊, “很明顯他們是量子衛星的世界領跑者。 ”

更讓西方世界寢食難安的是, 潘建偉研究團隊表示,

除了量子金鑰和通信實驗外, 他們還將運用“墨子號”測試重力對於量子糾纏形態的影響。 而且, 他們還預計將在兩年內發射另一顆量子衛星。 這便意味著兩套在太空中的量子發射系統, 可能實現宇宙中的量子糾纏。 這個雄心勃勃的想法再次刺激了西方, 顯然, 這個想法後面意味著太多東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