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陳耿:為中國夢提供有力憲法保障

“法者, 天下之程式也, 萬事之儀錶也。 ”1月18日至19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召開, 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

這意味著我國現行憲法即將迎來第五次修改。

憲法乃九鼎重器。 從世界各國現代化進程看, 能否形成良好的法治秩序, 保持法統的連續和權威, 一部優良的憲法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習主席指出:“依法治國, 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 關鍵是依憲執政”。 因此, 憲法修改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中央全會專門討論憲法修改問題, 充分表明黨中央對這次憲法修改的高度重視。

憲法和法律是時代精神的產物。 新中國成立以來, 已經先後制定“五四憲法”“七五憲法”“七八憲法”和“八二憲法”四部憲法。 現行憲法自1982年12月4日通過以來, 先後經歷了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次修正, 每一次都是對憲法的完善,

每一次都實現憲法的與時俱進, 每一次都有力推動了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 改革開放以來, 我國憲法的發展完善歷程帶著深深的時代烙印, 讓社會主義憲法價值理念不斷深入人心, 也讓全民得以共用改革發展成果。 應該說, 這是一部符合國情、符合實際、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好憲法, 是充分體現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權利、充分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好憲法。

“憲法者, 政府之構成法, 人民之保證書也。 ”從2004年至今, 我國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 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 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 黨的十九大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歷史方位,

作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重大判斷, 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 提出了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構想和目標。 憲法只有不斷適應新形勢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 新時代歷史方位的戰略判斷, 執政黨意志與國家立法的對接, 讓我們又一次站到了修改憲法的歷史節點上。 為更好發揮憲法在新時代的重要作用, 需要對憲法作出適當修改, 把黨和人民在實踐中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果上升為憲法規定。

在黨的十九大吹響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號角不久,

中央就作出修改憲法的建議, 正是我們黨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域和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 也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 此次修改憲法堅持對憲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的原則, 既順應黨和人民事業發展要求, 又遵循憲法法律發展規律, 保持憲法連續性、穩定性和權威性。 可以預見, 憲法的修改將有助於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党的領導, 有助於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指導地位, 有助於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更為健全的最高法律根據, 有助於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根本法基石。

憲法的生命在於實施, 憲法的權威也在於實施。 讓憲法通過實施獲得活的生命, 使憲法真正成為塑造人們行為和觀念的力量, 才能真正實現憲法目的、彰顯憲法價值。 憲法再一次實現與時俱進的修改, 必將總體上提升我國憲法實施水準, 必將更加贏得人民發自內心的擁護、獲得人民出自真誠的信仰。 我們堅信, 只要人人成為憲法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恪守憲法原則、弘揚憲法精神、履行憲法使命, 中國這艘航船必將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朝著實現中國夢的光輝彼岸勝利前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