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廣東有一個艾友老愛出汗的毛病,終於被艾灸控制住了!

廣東一個艾友給我們反映的情況:

體質從小時候起就比較虛, 特別是愛出汗, 稍一運動或喝了熱水就全身發熱出汗, 出汗後感覺很累, 這樣搞得精力不足, 做什麼事都提不起精神。 這一直是我的心病, 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如果說是腎陽虛, 可是我一年四季都沒有出現過手腳冰冷的現象, 相反總是很暖和。 對照陰虛陽虛的症狀, 似乎陰虛陽虛我都有。

知道艾灸後也常灸命門、腹部穴位、湧泉,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 後腰酸疼、冷的症狀沒有了, 但愛出汗、出汗後疲倦的現象還是沒有改變, 似乎還變嚴重了,

因為我比以前喝水多, 而且都是喝溫水, 運動也比以前要多(只每天在家必須的上下樓梯都有幾十次), 所以我每天都覺得很累, 想睡覺。

這種症狀可以灸合穀、複溜。 複溜是足少陰腎經上的穴位, 之前看了艾友的帖子說是可以的, 我怎麼沒想到呢?只是想著治我的愛出汗這個毛病,

看來治病要治本才行。 我就灸合穀、複溜這兩個穴位, 大概兩次, 出汗的症狀就好了許多, 可是我還是累。

老師分析原因是這段時間我艾灸得太頻繁了, 穴位太多了(還在治其它的毛病), 於是我停灸了兩天, 早上比以前卻醒得更早, 沒睡意了, 就起身稍稍做做運動吧, 一整天的精神狀態都比以前好。 看來艾灸還是要循序漸進, 不能一口吃下一個大胖子嘀。

這次艾灸因為合穀、複溜都是之前沒有艾灸過的穴位, 因此有了一個發現, 少灸的穴位或灸有毛病的經絡上的某些穴位, 紅暈停留的時間比較長, 幾天都不會退, 而且灸時比常灸的穴位敏感, 灼燙, 很快就會發紅。 因為之前我灸足三裡、三陰交時就是這樣,

灸後幾個小時穴位都感到熱, 有時還會長泡, 現在都過去八九個月了還留有黑痕。

關於合穀穴、複溜穴

功能:發汗、止汗, 用於表虛表實之汗證(自汗、無汗)

方義:複溜屬腎經經穴, 補之可溫腎, 衛外固表, 瀉合穀可清氣分之熱, 熱清表固而汗止;補合穀輕揚走表而托邪, 瀉複溜玄府不固, 故而汗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