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羅小巧:“歸雁”變身“領頭雁”

“家鄉是個寶, 不能讓鄉親們守著好資源過窮日子。 ”2015年, 關嶺自治縣斷橋鎮納建村返鄉創業農民工羅小巧將多年打工積蓄悉數投入, 回鄉流轉土地發展紅肉蜜柚產業種植, 不僅拓寬了自己的致富路, 還吸引和帶動了周邊農戶也走上致富的新路子, 昔日農民工成了致富帶頭人。

1月18日, 在斷橋鎮納建村羅小巧的果園裡, 記者看到, 一米多高的果樹上掛滿了碩大的紅肉蜜柚, 看著著實喜人。 但這僅僅是羅小巧紅肉蜜柚種植的一小部分, 羅小巧指著不遠的幾處山頭告訴記者, 那全是她的紅肉蜜柚種植基地,

再等上一兩月就可成熟銷售。

記者瞭解, 多年前為尋求生計羅小巧夫妻二人去到了省外紅肉蜜柚大型果園務工, 熟練掌握了柚子種植經營的技術和經驗, 同時也攢下了不少錢。 2012年, 羅小巧從外省帶著幾十株紅心蜜柚回家鄉試種成功後, 與丈夫將外出打工積累的100多萬元資金全部投入發展紅肉蜜柚種植, 不僅為自己開啟了致富門, 也為當地群眾務工找到了出路。

果園基地建起來後, 解決不少農戶務工需求, 但羅小巧並不滿足於此, 想著鄉親們不能守著好資源過窮日子, 羅小巧下決心要帶領周邊群眾大幹一番, 帶動家鄉發展。 說幹就幹, 羅小巧立即動員周邊農戶種植, 帶動了全村6個自然村寨10個村民小組種植紅心蜜柚。

針對想發展沒能力的貧困戶, 羅小巧自己育柚子苗免費贈送, 為貧困戶發展帶去了希望。

如今, 羅小巧已帶動斷橋鎮及其它鄉鎮的紅肉蜜柚規模化種植, 帶動農戶40戶, 精准扶貧30戶, 擴大種植面積1200畝, 解決勞動就業百餘人。

“我在這上班, 可以學到技術, 又可以照顧孩子, 一天有七八十塊錢的收入, 看到她的果子長得很好, 今年也想流轉土地跟著她學種。 ”斷橋鎮納建村村民韋修敏通過在羅小巧的果園裡務工不僅增加了收入, 也激發自己發展種植的信心。

“像羅小巧這樣的返鄉農民工致富帶頭人, 不僅自身能率先致富, 還能通過產業帶動村裡部分群眾共同致富, 我們村兩委積極幫助她們增強實力, 推廣她的致富經驗和做法,

在全村營造一個爭當致富帶頭人的氛圍, 全村擰成一股繩打好脫貧攻堅戰。 ”納建村村支書肖映倫說。

2017年, 羅小巧育了十多萬株紅肉蜜柚苗, 免費提供給貧困戶栽種。 “他們只要種植, 我就提供技術, 比如柚子哪個階段要施什麼肥, 我都要免費去給他們指導, 只要有需求, 我都要先去給他們處理。 ”羅小巧告訴記者, 隨著紅肉蜜柚產業的不斷發展, 她希望將來建一個深加工廠, 如加工蜜柚洗髮水, 或烤成酒, 製成牙膏、洗頭膏、飲料、糖果等, 這樣又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保障收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