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山東:用“地圖”管產地 持“雙證”進市場

本網記者 呂兵兵 文/圖

近年來, 韭菜藥殘超標問題, 一直是農產品品質安全監管的難點。 如何讓大夥兒吃上“放心韭菜”?山東作為全國最大的蔬菜主產省,

自2016年以來重拳頻出:2016年2月, 山東在發出的《關於加強韭菜產品品質安全監管的通知》中明確, 將全省0.5畝以上韭菜生產地塊納入資訊化監管, 繪製一張精准“韭菜地圖”;2017年11月, 山東又發出了《韭菜產品“雙證制”管理強化產地准出市場准入銜接工作方案》, 提出嚴禁無《合格證》和《市場銷售憑證》的韭菜產品進入食用農產品市場、生產加工、餐飲服務環節。

“從‘韭菜地圖’到‘帶證上架’, 山東瞄準韭菜這一品質安全問題突出的重點農產品, 持續探索品質安全監管新路子。 ”山東省農業廳副廳長林國華說, “在這一制度框架下, 以市場銷售為目的的韭菜生產主體, 必須納入‘韭菜地圖’資料庫, 必須在銷售過程中, 出具合格證,

經營者予以查驗並在之後交易過程中出具市場銷售憑證, 實現產銷過程中所有生產、經營者的資訊明確、責任明晰。 ”

山東探索效果如何?近日, 記者到山東韭菜主產區及銷售市場進行了探訪。

管理方式:農業部門抓准出, 食藥部門抓准入

據山東《“雙證制”管理方案》, 凡納入“韭菜地圖”的生產主體, 想賣韭菜須出具《合格證》和《市場銷售憑證》。 《合格證》由縣農業部門監製, 生產主體可通過自檢合格、委託檢測合格、內部品質控制合格、自我承諾合格等四種形式申請開具。 《市場銷售憑證》由縣級食藥部門監製, 由市場開辦者提供。

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局局長、黨組書記馬越男給出通俗解釋:“農業部門抓產地准出, 我們食藥部門抓市場准入,

實現精准監管和市場倒逼共同發力。 ”據瞭解, 目前, 山東正在推進韭菜“雙證制”管理督導巡查:一查無證不得進入市場。 一旦發現有無證韭菜銷售, 立即追求銷售者或使用者等的責任;二是有證韭菜品質。 出現問題的, 根據證件資訊和“韭菜地圖”找到生產主體和“雙證”開具主體, 追究其相關責任。

“你看, 在這張‘韭菜地圖’上, 山東所有半畝以上的韭菜地塊, 包括地塊位址、種植人員、監管人員、生產檔案、主要流向等內容, 都有顯示。 這樣, 通過網格化、資訊化監管, 為推行‘雙證’管理提供基礎支撐。 ”山東省農業廳質監處處長張剛說。

當然, 山東在督導巡查中也發現了“生產主體開證積極性不高, 怕麻煩、怕擔責任”、“農貿市場、早市、便民攤販處於監管薄弱環節,

仍有無證韭菜銷售”等問題。 “‘雙證制’管理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不斷積累經驗、豐富管理模式, 著眼於推進生產組織化, 實現監管精准化, 向更多產品和產業延伸。 ”林國華說, “從最開始的落實投入品監管、推廣標準化生產等生產性舉措, 到後來的資訊化管理、產地准出、市場准入等重點環節管控, 山東在這條‘生產放心韭菜’路上, 始終沒停下探索和創新的腳步。 ”

生產主體:適應發展形勢, 主動“提檔升級”

“你看, 這是產品《合格證》, 這是經市場檢測合格後開具的《市場銷售憑證》, 有了這兩個證, 咱這優質韭菜就成了搶手貨, 價格穩中看漲, 今年估摸著畝均純收入能到8000元。 ”元旦剛過, 在肥城市石橫鎮, 有“韭菜哥”之稱的種植大戶王大慶告訴記者。

肥城市農業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2016年以來, 為適應山東韭菜管理新規, 肥城變壓力為契機, 著力推動韭菜產業轉型升級。 一是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 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 二是發動肥城農商銀行等金融部門, 為韭菜種植戶建設高標準大棚、引進綠色防控技術等提供信貸支援, 為農民生產優質韭菜、獲得“雙證”提供設施和技術支撐。

“蔬菜品質安全, 韭菜的問題在蔬菜產品裡可稱得上是‘頭一號’。 ”談到韭菜, 種菜多年的昌樂縣庵上湖瓜菜生產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趙繼斌頗有感觸, “一般地塊, 如無特別保護措施, 種韭菜兩三年之後, 因韭菜味道獨特, 極易產生韭蛆這一蟲害。 如用藥不規範, 就很可能造成藥殘污染。”

根據趙繼斌多年的優質瓜菜生產經驗,只要設施有保障,管理技術得法,生產放心韭菜就不是問題。以前之所以出現問題韭菜,多數是因為生產者“圖省事、不願增加成本、片面追求產量”等原因。“現在,沒有產品合格證,韭菜就不能進入市場,這一招真是絕了。我看,如果這麼管韭菜可行,還可以用到其他農產品上。”趙繼斌說。

前幾年,一邊是“毒韭菜”問題頻出,一邊是“天價韭菜”炒得火熱,讓濟南市七裡堡蔬菜批發市場葉菜銷售區的唐經理無所適從:“網上幾十塊錢一斤的‘天價韭菜’不愁賣,那是有人願意多花錢買個放心。咱這裡賣幾塊錢一斤,大傢伙兒反而擔心品質有問題。”

涼拌韭菜、韭菜炒雞蛋、韭菜餃子……家住七裡堡市場附近鑫達社區的張女士特別愛吃韭菜,她告訴記者:“大約是3年前,有過一次吃了韭菜拉肚子的經歷,就不大敢買韭菜吃了。沒辦法,弄了幾個盆在陽臺上種,但產量一般,吃著不過癮。現在好了,看到這兩個證,感覺可以放心買了。”

記者隨機採訪了幾處韭菜銷售攤位,看到每一批次的韭菜全部雙證齊全。“《合格證》是生產主體和生產管理等資訊,《銷售證》記載價格、數量、進貨日期以及供貨者名稱、位址、聯繫方式等內容。市場有規定,沒有證就不能賣。而且,咱這裡是以批發為主,來批發的客戶也都要求我們給出銷售憑證,不然回去也無法進行二次售賣。”唐經理說。

記者又來到八裡橋蔬菜批發市場,發現市場內張貼著關於全面推行韭菜產品“雙證制”的通告,菜商門前也貼上了業主簽名的承諾書,懸掛著韭菜“雙證”銷售告示牌。“兩證要在顯眼位置懸掛顯示,每張單據得掛六個月才能拿下來,最近進場有人來檢查。”一位元菜商告訴記者。

通過“雙證制”的實施,實現了韭菜產品的全程可追溯,嚴把市場准入關,增強了生產者規範生產的責任意識,確保了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

就很可能造成藥殘污染。”

根據趙繼斌多年的優質瓜菜生產經驗,只要設施有保障,管理技術得法,生產放心韭菜就不是問題。以前之所以出現問題韭菜,多數是因為生產者“圖省事、不願增加成本、片面追求產量”等原因。“現在,沒有產品合格證,韭菜就不能進入市場,這一招真是絕了。我看,如果這麼管韭菜可行,還可以用到其他農產品上。”趙繼斌說。

前幾年,一邊是“毒韭菜”問題頻出,一邊是“天價韭菜”炒得火熱,讓濟南市七裡堡蔬菜批發市場葉菜銷售區的唐經理無所適從:“網上幾十塊錢一斤的‘天價韭菜’不愁賣,那是有人願意多花錢買個放心。咱這裡賣幾塊錢一斤,大傢伙兒反而擔心品質有問題。”

涼拌韭菜、韭菜炒雞蛋、韭菜餃子……家住七裡堡市場附近鑫達社區的張女士特別愛吃韭菜,她告訴記者:“大約是3年前,有過一次吃了韭菜拉肚子的經歷,就不大敢買韭菜吃了。沒辦法,弄了幾個盆在陽臺上種,但產量一般,吃著不過癮。現在好了,看到這兩個證,感覺可以放心買了。”

記者隨機採訪了幾處韭菜銷售攤位,看到每一批次的韭菜全部雙證齊全。“《合格證》是生產主體和生產管理等資訊,《銷售證》記載價格、數量、進貨日期以及供貨者名稱、位址、聯繫方式等內容。市場有規定,沒有證就不能賣。而且,咱這裡是以批發為主,來批發的客戶也都要求我們給出銷售憑證,不然回去也無法進行二次售賣。”唐經理說。

記者又來到八裡橋蔬菜批發市場,發現市場內張貼著關於全面推行韭菜產品“雙證制”的通告,菜商門前也貼上了業主簽名的承諾書,懸掛著韭菜“雙證”銷售告示牌。“兩證要在顯眼位置懸掛顯示,每張單據得掛六個月才能拿下來,最近進場有人來檢查。”一位元菜商告訴記者。

通過“雙證制”的實施,實現了韭菜產品的全程可追溯,嚴把市場准入關,增強了生產者規範生產的責任意識,確保了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