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無錫少年宮校外美術課程守護吳文化

光明網無錫4月9日電(蘇雁陳敏)8日, 無錫少年宮迎來了每週一次的以吳文化為核心的校外美術課程。 在老師李曉紅的指導下, 學生結合泰伯廟、古運河、黿頭渚、無錫泥人、錫劇等無錫元素, 繪製了一幅幅“吳文化”作品。

五年級的孫振睿是山東人, 對無錫文化情有獨鍾。 她告訴記者, 自己是一名地道的“吃貨”, 對無錫大街小巷的美食難以抗拒, 今天完成的這幅畫中就有醬排骨、小籠包、玉蘭餅等無錫特色美食, “通過這種繪畫的方式詮釋‘吳文化’, 我覺得很有趣也很形象”。

為了傳承好無錫傳統文化和鄉土風情,

作為無錫校外教育課程開發的中心, 無錫市少年宮將傳統文化融入到美術教育是少年宮的一大創新。 在多元文化的時代背景下, 針對孩子對傳統文化藝術缺少關注這一現象, 少年宮將地域文化引入美術活動中, 以吳文化為核心, 推出一系列具有較強地域性、專題性的美術綜合實踐活動。

目前, 少年宮校外美術課程以無錫的地域文化為起點, 分別圍繞歷史文化、名勝古跡、名人文化、民間藝術、飲食文化、歲時習俗幾大塊內容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比如認識民間藝術, 從無錫泥人、紫砂的學習入手, 逐步擴展為吳文化地區的刺繡、竹刻、剪紙等學習;從無錫的二胡藝術、錫劇擴展到評彈、昆曲、越劇等音樂藝術。

無錫市少年宮主任程巨集強告訴記者,

本土文化與繪畫形式結合, 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家鄉濃厚的文化藝術氣息, 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 同時也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創作能力以及對地域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意識。 目前, 該課程得到孩子和家長的好評和肯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