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資料帝扒天氣第42期:“下雪不冷化雪冷” 老師教錯了?

咱們先拿女生都喜聞樂見的暖寶寶舉個栗子。 當你拿70℃的暖寶寶捂只有30℃的手時, 熱量會從暖寶寶傳遞給手, 但這個過程並不會讓暖寶寶比手更冷, 因為當手的溫度和暖寶寶溫度一樣——比如50℃時, 熱傳遞就停住了。 如果此時你又通過浸泡熱水讓手的溫度變成了51℃, 那麼熱傳遞就會逆向進行, 手開始向暖寶寶輸出熱量了。

同理, 不考慮外界會降溫的情況下, 儘管雪融化為水會吸熱, 使環境溫度下降, 但吸取的熱量再多也不會讓環境溫度跌到冰點以下, 最多停止吸熱, 不然雪水又該結成冰了。 所以, 從理論角度來講,

化雪並不會冷過下雪。

於是問題來了, 不是靠吸取空氣熱量, 那化雪的熱量來自哪裡?

毫無疑問, 當然是太陽能!對於農村來說, 還有屋簷上的瓦, 它也能吸熱, 幫助積雪融化。

不過講真, 資料帝覺得大家認為化雪冷, 可能心理上和感受上的原因占比多些。 一方面, 化雪往往是好天氣, 但如上文所說, 化雪往往會使得氣溫仍然處於“冰點”附近, 心理上給人一種儘管“陽光燦爛、但出乎意外的冷”的感受;另一方面, 化雪還導致空氣濕度上升, 在低溫高濕環境中, 人自然就感覺更冷了。

下雪不冷化雪冷, 是真理嗎?

真理得是經得起推敲的。

這句老話之所以站得住腳, 受到廣大群眾的認同, 往往在於以下三個原因:

①下雪的時候是冷暖空氣對推,

冷空氣雖主導, 但是冷空氣主體並未真正到來;

②天空放晴後, 失去了雲層的保溫作用, 夜間地面熱量損失速度會加快;

③地面積雪對太陽輻射的反射能力很強, 不利於地面及近地層空氣吸收太陽輻射。

不過, 評判一個地方冷或不冷, 也不能只看一個指標。 從最低氣溫的角度看, 這句話幾乎是無懈可擊的, 上述三個原因足以說服所有人。

但換成平均氣溫呢?

資料帝下面分別摘取了北京、瀋陽、鄭州、南京四座城市(再往南不容易積雪了, 所以南方只摘取了南京作為研究物件)從1981年到2010年這30年的多次降雪過程, 平均了下雪日、化雪日的平均氣溫和最低氣溫。

從平均氣溫的角度看, 北方化雪前後氣溫變化不大, 而南方化雪後會升溫變暖。

從最低氣溫的角度看, 北方化雪後氣溫普遍會降低, 而南方化雪後會升溫變暖。

(備註:由於北京和瀋陽在隆冬時節會存在長期積雪不化狀態, 資料只選取了北京和瀋陽非隆冬時節的氣溫資料, 所以會顯得鄭州氣溫比北京、瀋陽還低。 )

所以, 從最低氣溫角度來看, “下雪不冷化雪冷”還是靠譜的;但是從平均氣溫角度來看, 瀋陽代表的東北地區和南京代表的南方來看, 分別是很靠譜和很不靠譜的兩個極端。 而北京、鄭州就沒有明確的是下雪冷還是化雪冷的特點了。

所以, “下雪不冷化雪冷”,

經得起推敲了麼?

並沒有!

不要以為, 世界是你面前的一個燒杯

在這個人云亦云的時代, 有很多東西都是書本上、實驗室裡, 或是別人口裡的東西, 雖然廣為流傳, 卻並不一定是真理, 這個世界很大, 它不是你面前的一隻燒杯, 而我們要敢於打破燒杯, 去探索真正的真理。

審核:信欣 劉文靜編輯:朱茜 美工:趙雯清 技術:李強

馬上關注資料帝微信公眾號, 與資料帝零距離交流!更有超多活動、超多獎品等你來拿!

掃描二維碼關注資料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