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總結:所有血小板減少治療方法及具體作用

對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而言, 合理有效地治療很重要, 而患者, 也應該儘早瞭解清楚此病的具體治療方法, 以便能夠及時提升血小板數值, 避免嚴重出血現象的發生!

臨床上, 針對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

第一:一般治療, 主要是止血和預防出血

預防出血:主要包括限制活動, 加強護理, 避免外傷, 禁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如何阿司匹林等;

止血藥:主要包括止血敏, 安絡血, 抗纖溶藥物等, 其作用機制主要是降低血管壁通透性, 縮短出血時間, 增加血小板黏附功能, 加速血塊收縮, 避免月經過多等。

第二:腎上腺皮質激素

急、慢性型出血較重者, 皮質激素為主要用藥, 可快速提升血小板數值, 防治出血, 但停藥後, 病情多會復發, 再次用藥後依然有效。

當長期用藥或多次大劑量反復用藥時, 會出現一些藥物不良反應, 或者是產生藥物依賴性,

影響預後。

第三:脾臟切除

脾切除是ITP的有效療法之一。 指征:①慢性ITP, 內科積極治療6個月無效;②腎上腺皮質激素療效差, 或需用較大劑量維持者(30~40mg/d);③對激素或免疫抑制應用禁忌者;④51Cr標記血小板檢查, 若血小板主要阻留在脾臟, 則脾臟有效率可達90%, 若阻留在肝臟,

則70%的脾切除無效。

切脾治療有一定的效果, 但復發率和遠期預後都不容樂觀!

第四:免疫抑制劑

常見環磷醯胺, 硫唑嘌呤, 其中, 環磷醯胺骨髓移植作用強, 而硫唑嘌呤需要長期用藥。

第五:免疫球蛋白

其主要作用是①抑制自身抗體的產生;②抑制單核巨噬細胞的FC受體的功能;③保護血小板免被血小板抗體附著。

適應症:①併發嚴重出血的急性重症ITP;②慢性ITP患者手術前準備;③難治性ITP。

此療法能快速提升血小板數值, 但效果多短暫, 費用較高。

第六:達那唑

一種合成雄性激素, 作用可能是與恢復抑制性T細胞功能使抗體減少有關。 此藥孕婦禁用, 需要定期複查肝功。

第七:輸注血小板

對有危及生命的出血現象或者是血小板數值極低的患者,

可考慮血小板輸注治療, 或者是用於血小板減少患者的術前準備。

一般來說, 先輸免疫球蛋白, 再輸血小板, 可讓血小板壽命延長。 如果血小板減少患者體內存在抗血小板抗體, 會影響輸注效果。

第八:血漿置換

適用於急性重症患者, 可在短時間內去除部分抗血小板抗體,

對慢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一般無效。

第九:促血小板生成藥物

常見TPO等, 多無長期療效。

第十:中藥

無論是急性血小板減少還是慢性期血小板減少患者, 配合中藥辨證分型治療, 可提升血小板數值, 穩定病情。

有問題?“發私信”告訴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