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人類被AI搶飯碗咋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生計保險或可減少損失

關於人工智慧的輿論, 我們或許聽得有點多了, 但不得不再提人工智慧的威脅論。 部分專家和企業高管對人工智慧是持懷疑態度, 包括霍金和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在內, 都是不怎麼看好人工智慧的。 儘管如此, 也有部分人不認同人工智慧威脅論。

人工智慧強人類飯碗, 這是一個對社會分工潛在的威脅, 也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因為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 這種趨勢是存在的。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兼耶魯大學教授羅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對這種現象, 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席勒在參加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之前表示:“人造智慧的到來, 是我們所看到的前所未有的事情, 其影響很大。 ”

當被問及是否擔心人工智慧時, 席勒表示這是一個未知的實體。 他說:“這給人們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 給不同的人帶來不同的影響。 ” “有些人可能被排除在外。

“可能會好起來的, 可能是我們會有更多的老師和小班, 人們會照顧老人, 我們會活得更久, 會有人照顧老人。 我們將會看到的。 ”他補充說, “但是, 對我來說, 最大的問題是我們面對人工智慧所面臨的不確定性, 這可能是非常具有破壞性的。 ”

人工智慧近年來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人工智慧或機器人將取代人工, 造成社會和經濟的巨變。

2013年, 牛津大學發表了一項研究報告, 估計美國有47%的工作在20年內會被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所取代。 而這一觀點也得到了其他知名科技領袖的回應。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認同AI會是一件壞事。 例如, 研究公司Gartner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表示, 到2020年, AI實際上可以創造230萬個就業機會, 超過180萬個崗位會被取代。

席勒在2013年因資產價格和低效市場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時候表示, 他主張採取某種“生計保險”, 以減少人工智慧可能導致的潛在失業或收入下降。

他說, “我認為人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職業風險, 而我在《金融與良好社會》一書中主張的是,

我們應該考慮某種保險計畫, 為個人及其事業, 並防止自AI進程中出現不平等。 ”

“人們傾向於擔心現在發生的事情, 可能會在政府基礎上重新分配收入, 但我認為我們應該轉向其他類的保險再分配。 ”

當被問到更多關於生計保險的概念時, 可以確保人們失業或收入下降,

席勒說這個想法想法已經開始紮根, 但是需要 “解決”更多問題以獲得更廣泛的應用。

“我們開始看到一些生計保險(實際上), 我們現在有網路設計學院, 教育年輕人如何程式設計, 還不收取任何費用, 除非你獲得某份固定的工作達到一定水準收入, 然後才會收費, 費用為你第一年收入的10%。 他們承諾給你一份工作, 如果你找不到工作, 你不用支付任何費用。 ”

可以說, 就目前人工智慧發展階段, 雖然仍未達到完全取代人類, 搶人類飯碗的“瘋狂階段”, 但是, 毋庸置疑, 人工智慧對人類影響最大的問題, 就是勞動力的取代,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 必將越來越嚴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