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靠蚯蚓靠“膠水”?烏蘭布和沙漠將消失!

在小品《你幸福嗎》當中, 說到“我國西北沙漠化嚴重, 沒人治理的了”。 但郭冬臨有辦法, 秘方就是蚯蚓。 小品裡說蚯蚓這種動物直腸子吃土拉土, 拉出來的土還是富含氮磷鉀的沃土。 所以郭冬臨揚言說要引進8億條蚯蚓撒向大西北, 在半年之內沙漠變綠洲。 雖然只是小品全圖逗大家一樂, 但是西北沙漠化確實是不爭的事實。 現如今還真有人跟它較勁, 是誰呢?

(《沙漠綠化》特種郵票)

現在有個人要用“膠水”把沙漠變綠洲, 不得不佩服說這話的人腦洞夠大。 但是經過一年多的改造, 這沙漠還真成綠洲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位於內蒙古的烏蘭布和沙漠, 是我國八大沙漠之一, 面積0.99萬平方公里, 年平均降水量僅102毫米。 這樣一片荒漠如今竟開出了花朵、長出了西瓜, 有沒有不明覺厲。

在烏蘭布和沙漠中, 試驗基地這片綠地在沙漠上十分顯眼。 綠色的圍欄把試驗田圍住, 圍欄內種植了玉米、蕎麥, 波斯菊、向日葵等植物;而圍欄外面仍然是一眼望不到頭的沙漠。 這是一個“沙變土“的研究項目, 正在萬畝沙漠裡開展, 讓這項研究能夠實現的技術就是提取植物纖維黏合劑。

2013年這種植物性纖維黏合材料被發明出來, 這個發明讓沙土成為了有“自我修復和自我調節性質”的土壤。 這種材料在萬畝試驗田試驗中已經獲得成功, 並在2017年7月向新疆沙漠進軍。 當然這種材料是否安全成為人們關心的焦點, 所以研究人員採集實驗沙土樣本送檢測機構, 檢測結果表示樣本中指標全部合格。

這項技術就是易志堅和他的團隊在研究力學時發現, 將黏合劑用在了沙土上並取得了階段性成功。 易志堅何許人也?1963年出生于重慶長壽, 是重慶交通大學的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長期從事力學、道路、橋樑、材料等學科的教學及科研工作,

先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交通部重點項目、重慶市重大科技攻關專案等專案的研究。 這次的項目讓沙漠不僅變綠洲, 還能成為當地人們種植的良田, 易志堅和他的團隊發明的這個“膠水”可真不一般吧。

等來年春暖花開, 不知道您有沒有興趣到沙漠中去看一看絢爛綻放的花海呢?

不知道您有沒有興趣到沙漠中去看一看絢爛綻放的花海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