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快看!46所高校將改名,你讀過的學院一不小心更名大學了

 當你回家過年的時候, 路過曾經讀過的學員, 校園依舊是那個校園, 學校的名字卻變成了大學, 你說是驚喜呢, 還是驚喜呢?

 四川華圖教育(schuatu)小編瞭解到, 就在前天,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正式公佈2017年度申報設置列入專家考察高等學校名單, 共有46所高校入選, 其中包括新設本科學校(21所)、更名大學(16所)、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民辦本科學校(6所)和同層次更名(3所)。 民辦大學的繼續升格, 也讓更多的民辦大學看到未來發展壯大希望。

從學院更名為大學, 應該是學校最為喜歡的, 這意味著一個層次的提升, 標著著這所學校從規模,

專業科目設置, 以及學術影響力達到了大學的層次。 此次更名的16所高校, 大多為“學院”升格為“大學”, 如鄭州輕工業學院更名為鄭州輕工業大學、成都學院更名為成都大學、上海電力學院更名為上海電力大學、湖北民族學院更名為湖北民族大學、鄭州輕工業學院更名為鄭州輕工業大學、廣西師範學院更名為南寧師範大學、四川理工學院更名為四川科技大學、貴陽中醫學院更名為貴州中醫藥大學等。

新設本科院校21所

更名為大學的16所

同層次更名三所

從準備更名為大學的學校統計表格中可以看出, 這些學校一般都集中在所屬省份的省會城市, 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傾斜, 發展規模也更好。

從列入現場考察的高校名單來看, 廣東、廣西、河南和山東高校入選數量最多, 各有4所。

福建、湖北、吉林、陝西和四川各有3所, 其他省份入選高校都在3所以下。

高校往往十分看重有無大學的“名分”, 更名會有著許多現實的“紅利”, 一所高校從學院更名大學, 辦學品質還沒怎麼變, 但當年的招生錄取分數就可能提高幾十分。 然而, 恰是一窩蜂的更名, 也時不時地在高校間引發齟齬。 例如, 瀘州醫學院改名四川醫科大學, 四川大學隨即致函教育部表示反對, 因為川大下屬的華西醫學中心俗稱“川醫”, 與瀘州醫學院改名後的簡稱相同。 最終瀘州醫學院更名為西南醫科大學。

一個朗朗上口的大學校名簡稱, 會成為高校的活名片, 但爭議也往往由此而生。 例如, 北京大學簡稱北大、上海交通大學簡稱上海交大、大連大學簡稱連大, 而復旦大學和清華大學則分別簡稱復旦、清華。

有些大學的簡稱是約定俗成的, 如:華南理工大學簡稱華南理工、華東理工大學簡稱華理。

看完上面的名單, 由您所在的學校嗎?更名為大學了嗎?你開心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