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年黑龍江省宏觀經濟關鍵字:穩中有進 亮點紛呈

1月23日, 黑龍江省政府新聞辦召開2017年黑龍江省宏觀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 黑龍江省統計局局長葛新出席發佈會, 介紹2017年全省經濟運行情況。

2017年, 黑龍江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重要講話精神, 深入貫徹黨中央對東北振興的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十二次黨代會精神,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激發內生動力, 推動發展動能轉換, 推動新增長領域培育。 總體看, 2017年全省經濟運行符合預期, 穩中有進, 亮點紛呈, 增速為近四年來最高。

一、經濟運行符合預期, 主要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

自2014年開始, 我省宏觀經濟受國內外錯綜複雜的環境影響, 特別是煤油糧木集中負向拉動, 面臨巨大的下行壓力。 隨著中央對東北經濟下行的高度重視以及在省委、省政府各項改革措施的推動下,

近幾年地區生產總值(GDP)增幅由2014年增長5.6%至2015年增長5.7%、2016年增長6.1%, 呈現平穩向好的趨勢。 2017年, 全省GDP實現年度預期目標。 初步核算, 全省GDP總量首次突破16000億元大關, 實現16199.9億元, 按可比價計算, 比上年增長6.4%, 增幅提高0.3個百分點, 為近四年來最高。 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5.4%、2.9%和8.7%。 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增幅分別高於全國平均水準(3.9%)1.5和(8.0%)0.7個百分點。

(一)農業、工業穩定發展。

2017年, 全省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036.2億元, 比上年增長5.5%, 增幅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 其中, 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增加值分別增長5.7%、5.8%、4.5%和6.2%。

2017年, 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7%, 增幅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 為近三年來最高。 其中裝備工業增長15.8%, 食品工業增長5.8%。

(二)消費平穩, 投資穩中向好,

進出口快速增長。

2017年, 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099.2億元, 比上年增長8.3%。 其中, 批發零售業實現零售額8010.9億元, 增長8.2%, 占全省零售額的88.0%;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083.2億元, 增長8.6%。

2017年, 全省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1079.7億元, 比上年增長6.2%, 增幅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 為近四年來最高。 從產業結構看, 第一產業完成投資1262.9億元, 增長25.2%, 增幅同比提高13.6個百分點。 第二產業完成投資4113.3億元, 增長3.6%;其中, 工業投資3959.9億元, 增長5.2%。 第三產業完成投資5703.5億元, 增長4.6%。 2017年, 全省民間投資7915.9億元, 增長11.3%, 增幅提高3.4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占全省投資比重71.4%, 同比提高3.2個百分點。

投資專案個數有所增加。 2017年, 全省固定資產投資500萬元以上施工項目24037個, 比上年增長10.3%。 其中億元以上投資項目1560個,

比上年增長11.3%;十億元以上投資專案166個, 增長12.2%。

2017年, 全省實現進出口總額189.4億美元, 比上年增長14.5%, 增幅提高35.8個百分點。 其中出口52.6億美元, 增長4.4%;進口136.8億美元, 增長18.9%。 對俄貿易快速增長, 實現進出口總額109.9億美元, 增長19.5%, 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58.0%, 占全國對俄貿易的13.1%。

(三)財政收入較快提高, 金融市場平穩運行。

2017年, 全省公共財政收入完成1243.2億元, 同比增收123.4億元, 比上年增長11.0%, 增幅提高12.1個百分點, 是2012年以來最高增幅。 全省完成地方稅收收入901.8億元, 增長13.9%。

全省公共財政支出4640.7億元, 同比增加413.4億元, 比上年增長9.8%, 增幅提高4.6個百分點。 民生領域重點支出保障有力, 全年用於民生的財政支出3996.1億元, 增長10.7%, 占全省公共財政支出的86.1%, 比重比2016年提高0.7個百分點。 其中, 社會保障和就業、農林水事務、教育和城鄉社區事務支出比重較大,

四者之和接近60%。

據人民銀行統計, 截至12月末, 全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23615.1億元, 比上年增長6.5%。 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19208.4億元, 比上年增長8.4%。

(四)城鄉收入增速快於GDP。

2017年, 全省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46元, 增長6.6%, 增幅提高0.3個百分點;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65元, 增長7.0%, 增幅提高0.4個百分點。 城鎮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9270元, 增長6.2%, 其中教育文化娛樂增幅較高, 增長13.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0524元, 增長11.7%。

(五)全省居民消費價格小幅上漲。

2017年, 全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上年上漲1.3%, 漲幅低於全國平均水準(1.6%)0.3個百分點, 同比回落0.2個百分點。

(六)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城鎮登記失業率低於控制目標。

2017年,全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62.1萬人,失業再就業人員46.7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人員18.6萬人,三類就業人員均超過年度計畫。全省城鎮登記失業率4.21%,低於控制目標0.29個百分點。

企業的用工需求同比有所增加,全省求人倍率由2016年的0.77上升至2017年的0.86。

二、結構調整積極進展,轉型升級不斷加快

(一)產業結構優化。

2017年,全省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7%,增幅高於全國平均水準(8.0%)0.7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比由2012年的15.3:44.2:40.5調整為2017年的18.3:26.5:55.2。金融業增長8.5%。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6.3%,增幅同比提高4.3個百分點。全省郵政電信業務總量676.6億元,增長74.0%,增幅同比提高13.5個百分點。全省郵政業務總量增長15.6%,其中快遞服務企業的同城業務量增長43.6%,國際、港澳臺業務量增長1.2倍。電信業務總量增長86.5%,其中行動電話用戶和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量分別增長6.1%和13.9%。2017年省外銀行卡在我省刷卡交易額達到3729.7億元,近三年增速分別為50.1%、39.4%、62.0%。近三年到我省度假的外地老年人分別為65萬人、124萬人和205萬人。

(二)農業種植結構優化。

按照“穩糧、優經、擴飼”的調整方向,我省種植業結構得到優化。兩年來調減玉米種植面積3000多萬畝,增加蔬菜、雜糧雜豆等高效經濟作物面積700多萬畝,有效增加了農民收入。

(三)工業結構優化。

2017年,全省能源工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的比重為42.7%,比2012年減少15.0個百分點。

(四)非公經濟穩定發展。

2017年,全省非公經濟實現增加值8634.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7.8%,增幅同比提高0.1個百分點,高於全省GDP增速1.4個百分點。非公經濟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達到53.3%,比重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

(五)內貿、外貿商品類別發生積極變化。

2017年,從消費商品類別看,消費升級類商品較快增長,比如體育娛樂用品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分別增長8.0%和13.1%,通訊器材類增長11.3%。機電產品出口大幅增長,2017年,全省機電產品出口23.1億美元,增長37.7%,高於全國機電產品出口增速28.4個百分點,占全省出口總額的43.9%。其中,汽車出口9.3億美元,增長32.1倍。

(六)去產能、去庫存取得成效。

截止到2017年全省關閉煤礦363處,退出煤炭產能2938萬噸,鋼鐵、水泥分別淘汰落後產能675萬噸和129萬噸。2017年,全省原煤產量下降3.9%,水泥產量下降17.6%。房地產去庫存初見成效,待售面積持續減少。截止12月末,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積2095.2萬平方米,比2016年末減少498.4萬平方米,下降19.2%。

三、創新驅動勢頭良好,動能轉換逐步顯效

(一)創業創新引領發展。

全省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提高個體創業的積極性。新登記企業有所增加,2017年,全省新登記企業8.4萬戶,增長15.8%;其中新增私營企業7.9萬戶,增長17.0%;新增外商投資企業355戶,增長16.8%。新增個體工商戶31.7萬戶,增長5.7%。2017年全省實有市場主體210.9萬戶,是2012年的2.4倍。農民創業熱情不減,2017年農民創業人數達150萬人,創業純收入320億元,近三年平均增速分別為40.9%、42.4%。創新型科技企業增長較快,2017年,全省新註冊成立科技型企業5204家,增長66.8%;新增一定規模科技型企業(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961家,增長50.9%。全省“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畫”累計新註冊成立科技型企業10440家;累計新增一定規模科技型企業2037家。大學生就業率較高,2017年全省大學生創業人數增至16111人,比上年增長38.7%;近三年全省大專以上畢業生留省就業率分別為50.90%、53.03%和55.83%。

(二)新動能投資較快增長。

2017年,全省高技術產業完成投資648.9億元,比上年增長13.1%。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完成150.4億元,增長8.0%;高技術服務業完成498.5億元,增長14.7%。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投資4210.6億元,增長10.4%。其中生物產業完成投資1500.7億元,增長28.6%;新能源產業完成投資241.2億元,增長4.3%;新材料產業完成投資308.1億元,增長29.9%。

(三)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不斷出現。

以石墨產業為代表的新產業發展較快,2017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石墨產業完成產值37.4億元,比上年增長21.2%,其中石墨、滑石采選業產值增長17.6%,石墨及碳素製品製造業產值增長28.4%。全省石墨及碳素製品產量28.6萬噸,比上年增長49.9%。截止2017年,全省建成94個電商產業園、電商孵化器和黑龍江大米網等335家電商平臺,入駐電商及配套企業2083家。2017年,全省電商交易額、網路零售額分別達到2387.2億元、225.9億元,比2015年增長39.5%、88.3%。

(四)用電量、貨運量、工業品價格等先行指標表現良好。

2017年,全省各種運輸方式共完成貨運量61135.0萬噸,增長4.2%,增幅同比提高5.8個百分點。其中,鐵路貨運量10889.2萬噸,增長15.6%。全省全社會用電量928.6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3.6%,增幅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其中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長8.7%。全省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比上年上漲9.3%,同比提高14.2個百分點。

總體看,2017年我省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新動能逐漸顯效,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廣泛應用,新增長領域不斷發展,宏觀經濟繼續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

2017年,全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62.1萬人,失業再就業人員46.7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人員18.6萬人,三類就業人員均超過年度計畫。全省城鎮登記失業率4.21%,低於控制目標0.29個百分點。

企業的用工需求同比有所增加,全省求人倍率由2016年的0.77上升至2017年的0.86。

二、結構調整積極進展,轉型升級不斷加快

(一)產業結構優化。

2017年,全省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7%,增幅高於全國平均水準(8.0%)0.7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比由2012年的15.3:44.2:40.5調整為2017年的18.3:26.5:55.2。金融業增長8.5%。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6.3%,增幅同比提高4.3個百分點。全省郵政電信業務總量676.6億元,增長74.0%,增幅同比提高13.5個百分點。全省郵政業務總量增長15.6%,其中快遞服務企業的同城業務量增長43.6%,國際、港澳臺業務量增長1.2倍。電信業務總量增長86.5%,其中行動電話用戶和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量分別增長6.1%和13.9%。2017年省外銀行卡在我省刷卡交易額達到3729.7億元,近三年增速分別為50.1%、39.4%、62.0%。近三年到我省度假的外地老年人分別為65萬人、124萬人和205萬人。

(二)農業種植結構優化。

按照“穩糧、優經、擴飼”的調整方向,我省種植業結構得到優化。兩年來調減玉米種植面積3000多萬畝,增加蔬菜、雜糧雜豆等高效經濟作物面積700多萬畝,有效增加了農民收入。

(三)工業結構優化。

2017年,全省能源工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的比重為42.7%,比2012年減少15.0個百分點。

(四)非公經濟穩定發展。

2017年,全省非公經濟實現增加值8634.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7.8%,增幅同比提高0.1個百分點,高於全省GDP增速1.4個百分點。非公經濟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達到53.3%,比重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

(五)內貿、外貿商品類別發生積極變化。

2017年,從消費商品類別看,消費升級類商品較快增長,比如體育娛樂用品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分別增長8.0%和13.1%,通訊器材類增長11.3%。機電產品出口大幅增長,2017年,全省機電產品出口23.1億美元,增長37.7%,高於全國機電產品出口增速28.4個百分點,占全省出口總額的43.9%。其中,汽車出口9.3億美元,增長32.1倍。

(六)去產能、去庫存取得成效。

截止到2017年全省關閉煤礦363處,退出煤炭產能2938萬噸,鋼鐵、水泥分別淘汰落後產能675萬噸和129萬噸。2017年,全省原煤產量下降3.9%,水泥產量下降17.6%。房地產去庫存初見成效,待售面積持續減少。截止12月末,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積2095.2萬平方米,比2016年末減少498.4萬平方米,下降19.2%。

三、創新驅動勢頭良好,動能轉換逐步顯效

(一)創業創新引領發展。

全省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提高個體創業的積極性。新登記企業有所增加,2017年,全省新登記企業8.4萬戶,增長15.8%;其中新增私營企業7.9萬戶,增長17.0%;新增外商投資企業355戶,增長16.8%。新增個體工商戶31.7萬戶,增長5.7%。2017年全省實有市場主體210.9萬戶,是2012年的2.4倍。農民創業熱情不減,2017年農民創業人數達150萬人,創業純收入320億元,近三年平均增速分別為40.9%、42.4%。創新型科技企業增長較快,2017年,全省新註冊成立科技型企業5204家,增長66.8%;新增一定規模科技型企業(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961家,增長50.9%。全省“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畫”累計新註冊成立科技型企業10440家;累計新增一定規模科技型企業2037家。大學生就業率較高,2017年全省大學生創業人數增至16111人,比上年增長38.7%;近三年全省大專以上畢業生留省就業率分別為50.90%、53.03%和55.83%。

(二)新動能投資較快增長。

2017年,全省高技術產業完成投資648.9億元,比上年增長13.1%。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完成150.4億元,增長8.0%;高技術服務業完成498.5億元,增長14.7%。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投資4210.6億元,增長10.4%。其中生物產業完成投資1500.7億元,增長28.6%;新能源產業完成投資241.2億元,增長4.3%;新材料產業完成投資308.1億元,增長29.9%。

(三)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不斷出現。

以石墨產業為代表的新產業發展較快,2017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石墨產業完成產值37.4億元,比上年增長21.2%,其中石墨、滑石采選業產值增長17.6%,石墨及碳素製品製造業產值增長28.4%。全省石墨及碳素製品產量28.6萬噸,比上年增長49.9%。截止2017年,全省建成94個電商產業園、電商孵化器和黑龍江大米網等335家電商平臺,入駐電商及配套企業2083家。2017年,全省電商交易額、網路零售額分別達到2387.2億元、225.9億元,比2015年增長39.5%、88.3%。

(四)用電量、貨運量、工業品價格等先行指標表現良好。

2017年,全省各種運輸方式共完成貨運量61135.0萬噸,增長4.2%,增幅同比提高5.8個百分點。其中,鐵路貨運量10889.2萬噸,增長15.6%。全省全社會用電量928.6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3.6%,增幅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其中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長8.7%。全省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比上年上漲9.3%,同比提高14.2個百分點。

總體看,2017年我省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新動能逐漸顯效,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廣泛應用,新增長領域不斷發展,宏觀經濟繼續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