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聊城檢察」志願者也來展廳了!

1月19日上午, 雖然仍是寒冬時節, 山東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聊城)卻洋溢著濃濃暖意, 來自聊城大學法學院大學生法律援助中心、聊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法律協會的志願者們與來自高新區顧官屯中心小學的孩子們一道, 共同參觀了山東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聊城)。

該兩所大學的志願者們是從法學專業的學生中選拔出的優秀生, 他們日常在學校和周邊街道, 以及通過互聯網自媒體、公眾號, 從事法治宣傳工作, 曾多次參與市院和東昌府區院組織的“法治進校園”活動, 並通過多種形式, 如模擬法庭、法律宣傳周, 使廣大師生在活動中接觸和學習法律知識。 這次來到山東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聊城), 是為了深入瞭解和學習檢察機關未檢工作職能, 以期與未檢部門聯動, 增強今後法治宣傳的專業性、系統性, 提高法學素能, 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志願者們興致勃勃地聆聽講解員的講解, 並不時提問、發言, 展廳內容的時代性、細緻性、專業性引來他們嘖嘖稱讚。 “以前知道檢察機關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 這次才知道, 檢察院有個專門服務于廣大青少年的未檢部門!孩子們的人生旅途有了遮風避雨的屋簷,

指引前行的燈塔, 滿滿的正能量!”

“以前雖知道法律和道德是相輔相成的, 但瞭解不深, 這次通過學習, 深刻認識到法律和道德自古至今就是相生相伴的, 從古代的五倫關係, 四維八德, 直到現在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都是一脈相承的, 承載著古聖先賢的智慧!”志願者們興奮地說。

“以前覺得憲法是高大上的, 這個展廳從我身邊的憲法角度, 講述了公民自出生以來, 憲法上的權利義務, 具體入微, 讓我們感受到憲法的作用!”“這裡的內容很全面, 關於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 從國際上的《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 到國內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民法總則》、《刑法》中都有相關規定, 這些被逐一劃重點, 清晰明瞭!”

在參觀展廳的過程中, 志願者和小學生們向講解員提出了一個個具體、生動的問題——“胎兒為什麼在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情形下被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起始年齡為什麼從十周歲改為八周歲?”“因行為時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 有沒有其他教育改造措施?”“檢察機關未檢部門具體有哪些職能?”“未檢部門怎樣落實捕訴監防幫一體化工作機制?”講解員一一做出了答覆。

參觀期間,志願者們還踴躍和小學生們互動,問小學生“你們的理想是什麼?”“願不願意加入我們法治宣傳志願者的行列?”“我想當一名主持正義的法官!”“我想當一名指控犯罪,出庭公訴的檢察官!”“願意當法治宣傳志願者!”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參觀期間,志願者們還踴躍和小學生們互動,問小學生“你們的理想是什麼?”“願不願意加入我們法治宣傳志願者的行列?”“我想當一名主持正義的法官!”“我想當一名指控犯罪,出庭公訴的檢察官!”“願意當法治宣傳志願者!”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