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扶貧政策》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的實施意見

《扶貧動態》:★刊發扶貧政策資訊 ★報導扶貧工作動態★反映扶貧工作問題

點擊右上方的紅色按鈕, 關注【第一書記動態】, 獲取更多重要政策資訊

晉政辦發〔2017〕92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 省人民政府各委、辦、廳、局:

為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深入貫徹省委、省人民政府《關於聚焦深度貧困集中力量攻堅的若干意見》(晉發[2017]37號), 堅決打贏全省脫貧攻堅戰, 圓滿完成到2019年全省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的工作任務, 經省人民政府同意, 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重要意義

我省深度貧困地區主要集中在呂梁山、太行山兩大片區, 包括天鎮、廣靈、偏關、靜樂、甯武、臨縣、興縣、石樓、大寧、永和等10個深度貧困縣在內的易地扶貧搬遷專案縣, 尚有3350個深度貧困自然村需要通過整體搬遷才能擺脫貧困。 這些貧困自然村生態環境脆弱、經濟發展滯後、基礎設施薄弱、社會文明程度低,

實施整村搬遷是解決深度貧困的有效辦法。 加快推進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 攻克深度貧困堡壘, 是目前極為緊迫的政治任務, 也是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各地各部門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 統一思想、統一行動, 堅決打贏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這場硬仗。

二、總體要求

(一)主要目標。

全省3350個深度貧困自然村分三批實施易地搬遷, 要求2019年底前全部入住新居, 到2020年, 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 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 實現易地搬遷貧困人口如期脫貧。

(二)基本原則。

1.堅持問題導向, 統籌規劃佈局。 實施整村搬遷, 要規劃先行, 統籌解決好人、錢、地、房、樹、村、穩等7個問題,

精準確定搬遷物件, 多管道籌措搬遷資金, 科學確定安置點, 合理確定拆遷補償, 加強生態建設, 建立新的管理體系, 做好搬遷人口後續產業就業, 確保實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

2.強化“六環”聯動, 加快推進搬遷。 緊扣精准識別對象、新區安置配套、舊村拆除複墾、生態修復整治、產業就業保障和社區治理跟進等環節, 簽訂搬遷協議, 細化獎懲措施, 完善配套政策, 加快推進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工作。

3.嚴把政策標準, 牢牢守住“五條線”。 嚴格執行政策規定, 守住搬遷對象精准的界限, 守住人均住房面積的標線, 守住搬遷不舉債的底線, 守住專案規範管理的紅線, 守住資金管理使用的高壓線,

確保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平穩、健康、有序推進。

三、主要任務

(一)精準確定搬遷對象。

實施深度貧困地區搬遷, 首要任務是準確敲定整體搬遷的自然村, 在此基礎上, 確定其中的搬遷貧困戶、貧困人口, 確定需要同步搬遷的農戶、同步搬遷的人口, 建立完善一戶一檔、細化落實一村多策。 建立完整的檔案資料庫, 完善搬遷村、搬遷戶的基本資訊, 做到戶有明白卡、村有花名冊、鄉鎮有檔案、縣裡有台帳。 加快建設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的大資料平臺, 確保線上資料全面準確, 線下工作真實可靠。 確保搬遷名單與全國扶貧開發資訊系統錄入標注一致, 真正做到搬遷物件精准到村到戶, 精准搬遷不漏一人。

(二)因戶施策合理搬遷。

充分尊重群眾意願, 一村多策、因戶制宜、多樣化確定搬遷安置方式。 集中安置點要科學規劃、合理選址, 認真排查潛在自然災害風險, 綜合考慮交通水源和自然條件, 確保安置點滿足資源環境承載力和後續脫貧發展要求;購房安置要嚴格審核、控制成本, 符合條件的搬遷貧困戶可採取直系親屬合戶安置等方式, 避免購房大額負債, 充分體現政府關心、兒女孝心和社會愛心。 同時, 允許搬遷農戶採取貨幣化方式實行分散安置, 自主選擇搬遷後的生產生活環境。

高度重視老年人搬遷安置。 各地要把老年人搬遷安置作為整村搬遷工作的重中之重, 採取建設集中養老中心、日間照料中心等方式實現集中養老全覆蓋。 適應多樣化要求,鼓勵老年人投親靠友、分散搬遷。對少數不願遠離的農戶,做好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採取就近搬遷、鄰村安置等方式,下決心“挪窮窩、刨窮根”。通過優先實施退耕還林、優先發展經濟林、優先落實光伏扶貧等多種途徑,確保老年人搬遷後收入來源有保障,並且不低於原先的經營性收入,徹底解除老年人搬遷的後顧之憂,確保整村搬遷到位。

(三)加快建設安置新區。

搬遷安置住房的規劃設計要結合地域文化傳統和農民生產生活習慣,突出鄉土氣息、特色風貌,注重實用美觀、方便生活,不能把安置住房建設成千篇一律的“排排座”。除縣城周邊集中安置點外,原則上不建設樓房。堅持“保障基本、安全適用”原則,嚴格執行政策不走樣,切實做到不超面積、不超自籌、不超成本。加快辦理前期手續、積極承接信貸資金、優化審批和招投標程式,著力提升物件精准率、專案開工率、投資完成率、工程竣工率、搬遷入住率和群眾滿意率等六項指標,加快推進工程進度。嚴格落實專案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四制”規定,確保品質和安全。對在搬遷安置建設中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依法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

(四)同步推進設施配套。

安置新區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的配套,要與易地扶貧搬遷建房工程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推進。積極整合各類資源,配套完善水、電、暖、氣、路和通訊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醫療衛生、中小學幼稚園、商業超市、金融服務點、養老中心、公共浴室等公用事業;有條件的要配置汙水處理、垃圾處理、雨水收集設施,建設無害化衛生廁所,提升基礎設施功能和移民新區村容風貌,實現人員隊伍、清掃保潔、垃圾收集處理、村容整飾、長效管理機制五個全覆蓋;依託現有資源或加大資金投入,為集中安置點配套建設文化活動場所、村級組織工作室、停車場和物業用房等公共服務設施,精心打造美麗鄉村、新社區。

(五)產業就業要有保障。

要改善經濟發展方式,以“一村一品一主體”為載體,重點發展貧困人口能夠受益的特色農業、勞動密集型加工業和服務業等產業,增加搬遷農戶收入。以提高勞動技能為重點,認真搞好搬遷貧困勞動力的轉移就業,實施免費定向培訓,建立輸出輸入地勞務對接平臺,打造特色勞務品牌,確保每個搬遷貧困戶有一個穩定就業勞動力。實施光伏扶貧,建設村級光伏電站,實現整體搬遷自然村光伏扶貧指標應保盡保;有條件的地方開展資產收益扶貧工作,實現村集體經濟“破零”。積極開展公益崗位扶貧、小型公益事業扶貧和獎勵補助扶貧,林業公益崗位、養護崗位等要與整村搬遷貧困戶精准對接,同步推進生態保護與搬遷後續發展。城鎮新增公益性崗位,統籌用於整村搬遷貧困人口就業援助和托底安置。

(六)社區治理及時跟進。

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後,要及時建立和制定新的管理體系和辦法,妥善處理好原村集體的集體產權關係,有序調整完善村級行政建制,重視加強整村搬遷後新的基層黨組織建設及村民自治組織,調整完善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費用。積極創新移民新村社區治理方式,農村大中型集中安置點逐步實行社區化管理、小型安置點實行村民自治組織管理、城鎮集中安置點實行社區化管理,妥善處理矛盾問題,儘快使其融入新的環境,努力建設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環境優美、宜居宜業、管理科學的新農村、新社區,同步推進綠化、亮化、美化、淨化工程。

(七)拆除複墾穩步推動。

深入細緻地做好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的動遷工作,逐戶簽訂舊房拆除協議。建立健全搬遷人口宅基地騰退拆除獎補機制,將人均1.5萬元的土地整治、遷出區生態恢復資金以住房獎補形式撥付到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簽訂舊房拆除協定並按期完成拆除的,按照人均1萬元的標準給予獎勵;對簽訂複墾協定並自行完成舊宅基地複墾的,人均再獎勵5000元。同步搬遷人口的宅基地騰退複墾獎補資金,各地可按照常住在村、季節性居住和長期在外居住三種類型,實施分檔次、差異化獎補,人均獎補資金不超過1.5萬元,具體補助標準由縣級根據工作實際自行確定。用好用足用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和搬遷人口宅基地騰退拆除獎補政策資金,促進土地全面複墾和充分利用。縣、鄉人民政府要細化目標任務,因地制宜、因村因戶制定拆舊方案,原則上搬遷農戶入住6個月內完成舊房拆除工作;1年內完成土地複墾工作。

(八)著力推動生態修復。

舊村宅基地拆除複墾後,主要實施生態修復。易地扶貧搬遷應優先複墾為耕地,鼓勵當地優先發展經濟林,增加農民收入,推進生態建設與脫貧攻堅互促雙贏。同時,按照“宜耕則耕、宜建則建、宜林則林”原則開發利用舊村宅基地,並確權到戶,賦予搬遷農戶相應的承包經營權,與其他土地享受同等權益。高度重視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後的資源利用,盤活使用承包地、林地和宅基地。適宜旅遊開發的舊村住房,經縣級政府審核批准,可以結合搬遷後續發展,實施改造提升,發展鄉村旅遊。

(九)強化搬遷資金保障。

加大對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的信貸資金投入。國開行山西省分行、農發行山西省分行要加強對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專案的信貸支持力度,做好與承接平臺和專案的對接,根據專案進度和資金需求,及時安排專案信貸資金。

四、工作要求

(一)夯實縣委書記、縣長的第一責任。

各級黨委、政府要把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作為一項緊迫的政治任務,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要層層落實責任,形成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的工作格局。尤其要壓實縣級黨委、政府的主體責任和縣委書記、縣長的第一責任,做到人員到位、責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採取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等工作方法,選擇群眾搬遷積極性高、“兩委”組織戰鬥力強的村莊先行試點推進,及時總結經驗作法,通過典型示範,有步驟、分階段推進搬遷安置、拆舊複墾、舊村開發和後續發展。

(二)做深、做細、做實整村搬遷基礎工作。

全面摸底、認真核准需要整體搬遷的深度貧困自然村,結合動態調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工作,逐村、逐戶、逐人核准搬遷物件,完善“一戶一檔案”基礎資料,並在全國扶貧開發資訊系統準確標注,已脫貧人口中應搬遷未搬遷的要脫貧回退,搬遷對象標注不準確的要取消。要提前徵求搬遷群眾意見,嚴格落實公示公告制度,合理選擇安置地點和搬遷方式,確保全省需要整體搬遷的深度貧困自然村應搬盡搬、程式規範,不落一村、不落一人。

(三)縣級要儘早制定因戶施策的整村搬遷工作規劃。

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任務重、鏈條長、涉及面廣,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情況更加複雜。凡是有自然村整體搬遷任務的專案縣,要儘快制定工作規劃,認真對待、周密安排、統籌謀劃、深入落實整村搬遷的相關手續、工程建設、搬遷安置、拆舊複墾、後續發展等工作,按照科學具體的保障機制和進度安排,倒排工期、強力推進。

(四)實施最嚴格的督查考核。

各地要把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列為脫貧攻堅督查、巡查工作重點,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考核的基礎上,實施更加嚴格的督查考核,將其納入縣級黨委、政府年度考核範圍,並作為脫貧攻堅成效考核的重要內容,採取每週通報、每月調度、每季督查、年度考核等方式,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問題,強力推進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工作進度,確保按時圓滿完成工作任務。

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8月9日

(此件公開發佈)

點擊右上方的紅色按鈕,關注【第一書記動態】,獲取更多重要政策資訊

歡迎大家留言,反映扶貧工作問題,助力精准扶貧!

適應多樣化要求,鼓勵老年人投親靠友、分散搬遷。對少數不願遠離的農戶,做好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採取就近搬遷、鄰村安置等方式,下決心“挪窮窩、刨窮根”。通過優先實施退耕還林、優先發展經濟林、優先落實光伏扶貧等多種途徑,確保老年人搬遷後收入來源有保障,並且不低於原先的經營性收入,徹底解除老年人搬遷的後顧之憂,確保整村搬遷到位。

(三)加快建設安置新區。

搬遷安置住房的規劃設計要結合地域文化傳統和農民生產生活習慣,突出鄉土氣息、特色風貌,注重實用美觀、方便生活,不能把安置住房建設成千篇一律的“排排座”。除縣城周邊集中安置點外,原則上不建設樓房。堅持“保障基本、安全適用”原則,嚴格執行政策不走樣,切實做到不超面積、不超自籌、不超成本。加快辦理前期手續、積極承接信貸資金、優化審批和招投標程式,著力提升物件精准率、專案開工率、投資完成率、工程竣工率、搬遷入住率和群眾滿意率等六項指標,加快推進工程進度。嚴格落實專案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四制”規定,確保品質和安全。對在搬遷安置建設中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依法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

(四)同步推進設施配套。

安置新區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的配套,要與易地扶貧搬遷建房工程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推進。積極整合各類資源,配套完善水、電、暖、氣、路和通訊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醫療衛生、中小學幼稚園、商業超市、金融服務點、養老中心、公共浴室等公用事業;有條件的要配置汙水處理、垃圾處理、雨水收集設施,建設無害化衛生廁所,提升基礎設施功能和移民新區村容風貌,實現人員隊伍、清掃保潔、垃圾收集處理、村容整飾、長效管理機制五個全覆蓋;依託現有資源或加大資金投入,為集中安置點配套建設文化活動場所、村級組織工作室、停車場和物業用房等公共服務設施,精心打造美麗鄉村、新社區。

(五)產業就業要有保障。

要改善經濟發展方式,以“一村一品一主體”為載體,重點發展貧困人口能夠受益的特色農業、勞動密集型加工業和服務業等產業,增加搬遷農戶收入。以提高勞動技能為重點,認真搞好搬遷貧困勞動力的轉移就業,實施免費定向培訓,建立輸出輸入地勞務對接平臺,打造特色勞務品牌,確保每個搬遷貧困戶有一個穩定就業勞動力。實施光伏扶貧,建設村級光伏電站,實現整體搬遷自然村光伏扶貧指標應保盡保;有條件的地方開展資產收益扶貧工作,實現村集體經濟“破零”。積極開展公益崗位扶貧、小型公益事業扶貧和獎勵補助扶貧,林業公益崗位、養護崗位等要與整村搬遷貧困戶精准對接,同步推進生態保護與搬遷後續發展。城鎮新增公益性崗位,統籌用於整村搬遷貧困人口就業援助和托底安置。

(六)社區治理及時跟進。

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後,要及時建立和制定新的管理體系和辦法,妥善處理好原村集體的集體產權關係,有序調整完善村級行政建制,重視加強整村搬遷後新的基層黨組織建設及村民自治組織,調整完善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費用。積極創新移民新村社區治理方式,農村大中型集中安置點逐步實行社區化管理、小型安置點實行村民自治組織管理、城鎮集中安置點實行社區化管理,妥善處理矛盾問題,儘快使其融入新的環境,努力建設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環境優美、宜居宜業、管理科學的新農村、新社區,同步推進綠化、亮化、美化、淨化工程。

(七)拆除複墾穩步推動。

深入細緻地做好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的動遷工作,逐戶簽訂舊房拆除協議。建立健全搬遷人口宅基地騰退拆除獎補機制,將人均1.5萬元的土地整治、遷出區生態恢復資金以住房獎補形式撥付到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簽訂舊房拆除協定並按期完成拆除的,按照人均1萬元的標準給予獎勵;對簽訂複墾協定並自行完成舊宅基地複墾的,人均再獎勵5000元。同步搬遷人口的宅基地騰退複墾獎補資金,各地可按照常住在村、季節性居住和長期在外居住三種類型,實施分檔次、差異化獎補,人均獎補資金不超過1.5萬元,具體補助標準由縣級根據工作實際自行確定。用好用足用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和搬遷人口宅基地騰退拆除獎補政策資金,促進土地全面複墾和充分利用。縣、鄉人民政府要細化目標任務,因地制宜、因村因戶制定拆舊方案,原則上搬遷農戶入住6個月內完成舊房拆除工作;1年內完成土地複墾工作。

(八)著力推動生態修復。

舊村宅基地拆除複墾後,主要實施生態修復。易地扶貧搬遷應優先複墾為耕地,鼓勵當地優先發展經濟林,增加農民收入,推進生態建設與脫貧攻堅互促雙贏。同時,按照“宜耕則耕、宜建則建、宜林則林”原則開發利用舊村宅基地,並確權到戶,賦予搬遷農戶相應的承包經營權,與其他土地享受同等權益。高度重視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後的資源利用,盤活使用承包地、林地和宅基地。適宜旅遊開發的舊村住房,經縣級政府審核批准,可以結合搬遷後續發展,實施改造提升,發展鄉村旅遊。

(九)強化搬遷資金保障。

加大對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的信貸資金投入。國開行山西省分行、農發行山西省分行要加強對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專案的信貸支持力度,做好與承接平臺和專案的對接,根據專案進度和資金需求,及時安排專案信貸資金。

四、工作要求

(一)夯實縣委書記、縣長的第一責任。

各級黨委、政府要把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作為一項緊迫的政治任務,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要層層落實責任,形成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的工作格局。尤其要壓實縣級黨委、政府的主體責任和縣委書記、縣長的第一責任,做到人員到位、責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採取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等工作方法,選擇群眾搬遷積極性高、“兩委”組織戰鬥力強的村莊先行試點推進,及時總結經驗作法,通過典型示範,有步驟、分階段推進搬遷安置、拆舊複墾、舊村開發和後續發展。

(二)做深、做細、做實整村搬遷基礎工作。

全面摸底、認真核准需要整體搬遷的深度貧困自然村,結合動態調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工作,逐村、逐戶、逐人核准搬遷物件,完善“一戶一檔案”基礎資料,並在全國扶貧開發資訊系統準確標注,已脫貧人口中應搬遷未搬遷的要脫貧回退,搬遷對象標注不準確的要取消。要提前徵求搬遷群眾意見,嚴格落實公示公告制度,合理選擇安置地點和搬遷方式,確保全省需要整體搬遷的深度貧困自然村應搬盡搬、程式規範,不落一村、不落一人。

(三)縣級要儘早制定因戶施策的整村搬遷工作規劃。

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任務重、鏈條長、涉及面廣,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情況更加複雜。凡是有自然村整體搬遷任務的專案縣,要儘快制定工作規劃,認真對待、周密安排、統籌謀劃、深入落實整村搬遷的相關手續、工程建設、搬遷安置、拆舊複墾、後續發展等工作,按照科學具體的保障機制和進度安排,倒排工期、強力推進。

(四)實施最嚴格的督查考核。

各地要把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列為脫貧攻堅督查、巡查工作重點,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考核的基礎上,實施更加嚴格的督查考核,將其納入縣級黨委、政府年度考核範圍,並作為脫貧攻堅成效考核的重要內容,採取每週通報、每月調度、每季督查、年度考核等方式,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問題,強力推進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工作進度,確保按時圓滿完成工作任務。

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8月9日

(此件公開發佈)

點擊右上方的紅色按鈕,關注【第一書記動態】,獲取更多重要政策資訊

歡迎大家留言,反映扶貧工作問題,助力精准扶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