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忻州日報》報導:河曲王貴亮 從貧困戶到領頭人

河曲王貴亮 從貧困戶到領頭人

誰能想像, 一個曾經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如今不僅成為村裡最先脫貧致富起來的模範, 更成為帶動全村共同致富的領頭人。

這個人就是王貴亮。

王貴亮是河曲縣單寨鄉狄家窪村2015 年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在王貴亮被識別為貧困戶的時候, 他一度恨不得找個縫鑽進去。

王貴亮是幸運的, 在脫貧攻堅的大浪潮下, 他得到了來自全市、全縣乃至全省各方力量的幫助。 更幸運的是, 他遇到把“ 不脫貧不甘休”作為誓言的第一書記王建峰。

王建峰因地制宜, 細緻地考量了狄家窪村優勢條件, 決定在狄家窪村實施馬鈴薯繁育專案。

當初, 王建峰來到王貴亮家詢問他的意見時, 王貴亮顯得異常激動。 自己種了一輩子土豆, 雖說沒有啥大的成就, 但這經驗可是誰也比不了的, 只要能提供儲存土豆的地方, 找准土豆的銷路, 他王貴亮有的是力氣。

很快, 王貴亮與第一書記王建峰達成協議。 由王貴亮負責種植, 王建峰則負責找銷路, 並為村民修一個300 平方米的脫毒馬鈴薯儲藏窖。

隨後, 王貴亮參加了由扶貧部門實施的新型職業農民種植、養殖培訓, 有了科學的指導, 再加上自己天生的好力氣, 王貴亮比以往更加賣力, 心想一定要乘著這陣東風摘掉貧困戶的帽子, 過上一家人嚮往的好日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 2016年秋天, 王貴亮家的土豆豐收了, 第一書記王建峰早就聯繫好了買家。 平生第一次, 王貴亮家的土豆在沒有腐爛變質前就變成了實實在在的鈔票。

當王貴亮手裡拿到這些錢的時候, 激動的心情溢於言表, 而就在這一年, 王貴亮家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王貴亮脫貧以後, 找准了全村致富的門路, 他成立了貴亮種植專業合作社, 吸納村中貧困戶入社, 利用村中有馬鈴薯儲藏窖的有利條件, 積極聯繫買家, 幫助村中貧困戶銷售馬鈴薯。 王貴亮的這一舉動, 不僅使貧困戶增收, 而且使狄家窪村成了附近幾個村莊的馬鈴薯交易中心。

2017 年, 第一書記王建峰根據狄家窪村自然環境的優勢, 實施了高山林區生態跑步雞養殖專案, 王貴亮同樣不想放棄這次能讓自己全家致富的機會。

他積極向縣畜牧局工作人員學習養雞技巧, 走家串戶在村中宣傳飼養知識, 為養殖戶的雞進行防疫, 漸漸成為了村中的“雞專家”。

去年中秋節前後, 狄家窪村的高山林區生態雞蛋、生態雞肉就正式上市了。

當時預估養殖戶人均一年可增收1500 元。 高山林區生態跑步雞養殖專案形成一定規模後, 以王貴亮為代表的養雞戶就又多了一項穩定的收入來源, 而這項收入直接就可以使村民們從此走上致富的道路。

路要靠自己走, 才能越走越寬。 在這場脫貧攻堅的戰役中, 王貴亮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他讓人們看到了國家政策的好處, 更向大傢伙證明了只要抓住機會, 自己勤勞實幹, 人人都能過上夢寐以求的好日子。

(山西經濟日報 記者 王 雁 實習記者 馮 媛 通訊員 武中雄 趙 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