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飛機上用手機解禁,真的確保安全嗎?

在國內航空公司的飛機上使用手機的願望終於得以實現! 東方航空近日宣佈, 據中國民航局《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則》第五次修訂、《機上可擕式電子設備(PED)使用評估指南》相關要求, 東航已經制定完成了有關的“落地細則”, 搭乘東航實際承運航班的旅客可以使用手機、平板電腦(Pad)、筆記型電腦、電子閱讀器等可擕式電子設備(PED)。

一直以來, 在飛機上使用手機都是個頗有爭議性的問題。 禁止在飛機上使用手機, 最初是由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提出的, 理由竟是會對地面網路造成干擾。 1993年,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為預防手機信號對飛機潛在的干擾, 明確禁止在機上使用手機。 隨後, 全球各國紛紛效仿, 禁止在飛機上使用手機。

經過20年的爭論和研究, 在2013年10月, FAA終於認可絕大多數商業航班可以承受來自便攜電子設備的電波干擾, 宣佈美國的航空公司可以允許旅客在整個飛行過程中安全使用處於飛行模式下的便攜電子設備, 率先為手機“解禁”。

目前, 歐美國家的主要航司都允許旅客在機上以飛行模式使用手機。 而相比歐美, 中國民航局在PED對飛機電磁干擾方面的研究與政策均起步較晚。

2017年9月, 民航局宣佈《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則》第五次修訂已獲交通運輸部通過。 這次修訂, 讓“在機上使用手機”由明令禁止, 轉為各航司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不過, 此次放開在飛機上使用手機, 並非沒有限制。 以東航的規定為例,

旅客可在飛行全程中使用具有飛行模式的手機等小型PED設備, 但需打開手機飛行模式, 關閉蜂窩移動通信功能。 而不具備飛行模式的手機等設備, 在空中仍然被禁止使用。 此外, 超過規定尺寸的可擕式電腦、PAD等大型PED設備僅可在飛機巡航階段使用, 在飛機滑行、起飛、下降和著陸等飛行關鍵階段禁止使用。 東航還明確規定, 在低能見度飛行階段等特殊情況下, 或當飛行機組發現存在電子干擾並懷疑該干擾來自機上人員使用的可擕式電子設備時, 有權要求關閉這些可擕式電子設備, 旅客應聽從指令關閉所有PED設備電源, 並安全存放PED設備。

而對於航空公司而言,允許旅客使用手機也有利於更廣泛的推廣空中上網,並進一步實現商業化,而通過手機“空中支付”的更加便捷,也將為航司創造更多的收入來源。目前多家航空公司正在加緊推進空中上網等機隊改裝,比如截至目前,東航能夠提供空中Wi-Fi服務的空中互連線隊規模已達到74架,覆蓋全部國際遠端航線及166條國內重點商務航線;南航也在逐漸對10多架寬體機進行了改裝,海航的10多架787寬體機也已實現空中上網。

而對於航空公司而言,允許旅客使用手機也有利於更廣泛的推廣空中上網,並進一步實現商業化,而通過手機“空中支付”的更加便捷,也將為航司創造更多的收入來源。目前多家航空公司正在加緊推進空中上網等機隊改裝,比如截至目前,東航能夠提供空中Wi-Fi服務的空中互連線隊規模已達到74架,覆蓋全部國際遠端航線及166條國內重點商務航線;南航也在逐漸對10多架寬體機進行了改裝,海航的10多架787寬體機也已實現空中上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