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堅持保障改善民生 不斷提升綜治水平 馬鞍山讓發展成果惠及城鄉居民

民為邦本, 本固邦寧。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 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就是增進民生福祉, 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2017年, 馬鞍山堅持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 著力推進城鄉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的統籌協調發展, 全力打好脫貧攻堅戰, 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格局, 讓人民群眾共用改革發展的碩果。

“民生帳本”越來越厚 大手筆繪就幸福畫卷

民之所望, 施政所向。 聚焦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馬鞍山加大投入、創新機制, 著力抓好就業、醫療、衛生、養老、教育等各項社會事業;扎實做好殘疾人、困難職工、城鄉低保、農村五保等困難群體保障工作,

努力讓廣大群眾都能享受到改革發展成果, 全面完成省33項民生工程年度目標任務。

馬鞍山70歲的退休老人金鳳霞, 八九年前被查出腎衰, 這麼多年來, 一週三次, 她需要一直不間斷到醫院做血液透析。 每個月做透析, 血透費加上換藥費要花六七千, 但經過醫保報銷和二次報銷後, 每月透析只需要掏四五百塊錢。 “正是有了政府的這項民生工程, 才延續了我的生命。 ”

博望區新市鎮梅山村小莊自然村村民陶功斌, 12年前, 因為給人家蓋房子落下了三級殘疾, 家裡欠了不少外債, 一直找不到工作。 得益于公益性崗位這項民生工程, 他成為小莊和沖南兩個自然村的保潔員, 負責村道路面日常保潔工作, 每年能有一萬四千塊錢的工資。

……

去年, 馬鞍山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 投入資金49.85億元, 扎實推進基層基本公共服務功能建設, 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一項項有溫度的民生工程舉措, 觸及著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無數可喜的變化發生在群眾的身邊。

老百姓眼裡的發展成果不再僅僅是“統計數字”, 而是溢在心裡的獲得感, 寫在臉上的滿意度。

雨山區機電社區共有5棟居民樓, 始建於上世紀80年代, 不僅住宅外牆等“面子”很難看, 而且地下管網等“裡子”也很受傷。 為改善社區生活環境、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去年3月初, 機電社區改造工程正式啟動。 改造完成後, 社區環境更加整潔、設施更加齊全、管理更加有序。 去年與機電社區一起實施改造工程的共有22個老舊社區, 涵蓋三區三縣。

回首過去, 這樣幸福滿溢的民生故事, 隨處可聞可見。 幸福, 是源自心底的。 而為老百姓敲開這“幸福之門”的, 正是馬鞍山實施的為民辦實事專案, 它如一股挾裹著暖流的春風, 既細緻入微地穿掠過百姓油鹽柴米的生活,

又與民生福祉如影相隨。

時間回到2014年, 當年1月, 市政府在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鄭重承諾, 在組織實施好省裡統一部署的33項民生工程基礎上, 重點做好“城市公交服務升級”等8件民生實事。 從那年起, 馬鞍山每年都要實施為民辦實事專案。 去年, 馬鞍山認真辦好6件民生實事。

伴隨著為民辦實事項目的推進, 一點點民生燭光在城市多個角落點亮, 一束束民生火焰在城市四面八方升騰, 傳遞了溫暖。 一件件為民辦實事專案, 彙聚民心, 關乎大局, 彰顯出執政者的民生情懷, 提升著百姓的“幸福指數”。

實施精准扶貧、精准脫貧 脫貧路上鏗鏘行

實施脫貧攻堅無疑是當前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面對3年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莊嚴承諾,既要下大力氣抓脫貧攻堅,又要出實招抓脫貧鞏固;既要擼起袖子加油幹,又要練好“繡花功夫”精准幹,這對全市上下來說都是一場巨大考驗。

駐村大半年來,馬鞍山市含山縣銅閘鎮太湖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楊世木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滿了扶貧的各項工作任務。他每天都要到村裡跑好幾遍,家庭情況、致貧原因、脫貧措施、目標收入……他不光把這些資料記在本子上,也在心裡反復琢磨。正是他這一趟又一趟的核准,太湖村的貧困戶資訊採集表才得以完善。他針對每個貧困戶不同的特點,制定“專屬”的脫貧計畫,精准識別,精准施策,太湖村的扶貧工作全面鋪開,成效顯著。

為打好脫貧攻堅戰,馬鞍山選派了590名幹部專職扶貧,深入開展“重精准、補短板、促攻堅”專項行動,逐戶逐人進行深入調查、反復核對、查缺補漏、認真分析,建立脫貧攻堅“明白賬”,讓貧困人口、貧困程度、致貧原因一清二楚、了然於胸。馬鞍山還制定了《全面落實脫貧攻堅工作責任制實施細則》和《脫貧攻堅工作問責暫行辦法》,出臺了《馬鞍山市關於進一步明確和強化脫貧攻堅責任的通知》,全面落實“市主推、縣主導、鎮主抓、村主體”四級責任,縣、鄉鎮、村一把手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

摸清致貧原因,才能找准脫貧路子。在鄭蒲港新區姥橋鎮官塘村,扶貧工作隊進行調查摸底座談後,將過去“自種、自產、自編、自銷”的生產經營模式,轉變為“合作社+農戶+基地”的新路子,帶動15戶貧困戶加入種植編制行列,形成了規模較大、附加值較高的“一村一品”特色產業;通過“黨支部+企業+貧困戶”的創新模式吸收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入股石斛產業,讓全村162戶貧困戶實現了年均分紅5000元/戶的穩定收入,建立了穩定脫貧長效機制。

去年以來,馬鞍山根據貧困人口致貧原因,制定出臺《關於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和16個市級脫貧攻堅配套政策,按照“精准識別、精准施策、精准幫扶、精准脫貧”的要求,以“繡花”功夫在全市大力實施產業脫貧、就業創業脫貧、智力扶貧、社保兜底脫貧、健康脫貧、基礎設施扶貧、金融扶貧、社會扶貧等八大工程和一系列精准扶貧到村到戶專案,在縣、鎮、村、戶四級中對症下藥、精准滴灌、靶向治療、拔點攻堅,全面推行以“四帶一自”為重點的產業扶貧模式,真正架起了“四梁八柱”,撐起脫貧攻堅新格局。

現如今,在馬鞍山,各扶貧主體積極融入、各司其職、主動作為的格局已經形成,脫貧攻堅,正變為政府、行業、社會共同高歌的一曲“大合唱”,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推進社會治理創新 打造社會治理新格局

社會和諧穩定,生活才能幸福安康。一年來,馬鞍山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的社會治安問題、最關注的權益保障問題、最關切的公平正義問題,積極探索治本之策,打造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格局,平安馬鞍山、法治馬鞍山建設扎實推進,社會既和諧有序又充滿活力。

堅持打防並舉、綜合施策,專群結合、發動群眾,馬鞍山全力構築社會治安立體防控網路。深入開展“打盜搶、反電詐”系列專項行動,全市侵財案件呈下降趨勢,深化“反電詐”平臺應用,加大疑似詐騙電話、短信攔截工作力度,全市電信詐騙發案數同比下降。

去年8月,省委、省政府在我市召開全省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現場會。去年2月,全國法院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工作經驗交流會在馬鞍山召開。去年,馬鞍山扎實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以高效、快捷、平和的方式解決紛爭。加強基層人民調解隊伍建設,建成規範化的基層人民調委會632個,選聘調解員4039人。注重縣級綜合調處,針對縣以下行業性專業性調解資源有限的客觀實際,整合區域內行業性專業性調解資源,集中化解疑難複雜和專業性較強的矛盾糾紛;做強市級專業調處,針對醫療、交通、征遷、物業等重點行業領域矛盾糾紛多發的客觀實際,各行業主管部門相繼建立實體化的專業調解平臺,著力化解重點領域的重點矛盾和疑難問題。

落實市縣鄉三級領導幹部開門接訪、帶案下訪制度,依法解決群眾合理合法訴求,及時就地解決信訪問題,有效化解了一批疑難複雜信訪問題,信訪形勢和信訪秩序持續好轉。

此外,馬鞍山還重視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去年通過“百日攻堅”專項行動、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大檢查等活動,持續開展安全生產“鑄安行動”,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抓好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通過強化工作措施、落實監管責任,努力保障好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全市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穩中向好。

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抓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馬鞍山持續發力、久久為功,改革發展的成果正越來越多地惠及城鄉居民。

實施精准扶貧、精准脫貧 脫貧路上鏗鏘行

實施脫貧攻堅無疑是當前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面對3年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莊嚴承諾,既要下大力氣抓脫貧攻堅,又要出實招抓脫貧鞏固;既要擼起袖子加油幹,又要練好“繡花功夫”精准幹,這對全市上下來說都是一場巨大考驗。

駐村大半年來,馬鞍山市含山縣銅閘鎮太湖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楊世木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滿了扶貧的各項工作任務。他每天都要到村裡跑好幾遍,家庭情況、致貧原因、脫貧措施、目標收入……他不光把這些資料記在本子上,也在心裡反復琢磨。正是他這一趟又一趟的核准,太湖村的貧困戶資訊採集表才得以完善。他針對每個貧困戶不同的特點,制定“專屬”的脫貧計畫,精准識別,精准施策,太湖村的扶貧工作全面鋪開,成效顯著。

為打好脫貧攻堅戰,馬鞍山選派了590名幹部專職扶貧,深入開展“重精准、補短板、促攻堅”專項行動,逐戶逐人進行深入調查、反復核對、查缺補漏、認真分析,建立脫貧攻堅“明白賬”,讓貧困人口、貧困程度、致貧原因一清二楚、了然於胸。馬鞍山還制定了《全面落實脫貧攻堅工作責任制實施細則》和《脫貧攻堅工作問責暫行辦法》,出臺了《馬鞍山市關於進一步明確和強化脫貧攻堅責任的通知》,全面落實“市主推、縣主導、鎮主抓、村主體”四級責任,縣、鄉鎮、村一把手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

摸清致貧原因,才能找准脫貧路子。在鄭蒲港新區姥橋鎮官塘村,扶貧工作隊進行調查摸底座談後,將過去“自種、自產、自編、自銷”的生產經營模式,轉變為“合作社+農戶+基地”的新路子,帶動15戶貧困戶加入種植編制行列,形成了規模較大、附加值較高的“一村一品”特色產業;通過“黨支部+企業+貧困戶”的創新模式吸收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入股石斛產業,讓全村162戶貧困戶實現了年均分紅5000元/戶的穩定收入,建立了穩定脫貧長效機制。

去年以來,馬鞍山根據貧困人口致貧原因,制定出臺《關於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和16個市級脫貧攻堅配套政策,按照“精准識別、精准施策、精准幫扶、精准脫貧”的要求,以“繡花”功夫在全市大力實施產業脫貧、就業創業脫貧、智力扶貧、社保兜底脫貧、健康脫貧、基礎設施扶貧、金融扶貧、社會扶貧等八大工程和一系列精准扶貧到村到戶專案,在縣、鎮、村、戶四級中對症下藥、精准滴灌、靶向治療、拔點攻堅,全面推行以“四帶一自”為重點的產業扶貧模式,真正架起了“四梁八柱”,撐起脫貧攻堅新格局。

現如今,在馬鞍山,各扶貧主體積極融入、各司其職、主動作為的格局已經形成,脫貧攻堅,正變為政府、行業、社會共同高歌的一曲“大合唱”,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推進社會治理創新 打造社會治理新格局

社會和諧穩定,生活才能幸福安康。一年來,馬鞍山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的社會治安問題、最關注的權益保障問題、最關切的公平正義問題,積極探索治本之策,打造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格局,平安馬鞍山、法治馬鞍山建設扎實推進,社會既和諧有序又充滿活力。

堅持打防並舉、綜合施策,專群結合、發動群眾,馬鞍山全力構築社會治安立體防控網路。深入開展“打盜搶、反電詐”系列專項行動,全市侵財案件呈下降趨勢,深化“反電詐”平臺應用,加大疑似詐騙電話、短信攔截工作力度,全市電信詐騙發案數同比下降。

去年8月,省委、省政府在我市召開全省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現場會。去年2月,全國法院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工作經驗交流會在馬鞍山召開。去年,馬鞍山扎實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以高效、快捷、平和的方式解決紛爭。加強基層人民調解隊伍建設,建成規範化的基層人民調委會632個,選聘調解員4039人。注重縣級綜合調處,針對縣以下行業性專業性調解資源有限的客觀實際,整合區域內行業性專業性調解資源,集中化解疑難複雜和專業性較強的矛盾糾紛;做強市級專業調處,針對醫療、交通、征遷、物業等重點行業領域矛盾糾紛多發的客觀實際,各行業主管部門相繼建立實體化的專業調解平臺,著力化解重點領域的重點矛盾和疑難問題。

落實市縣鄉三級領導幹部開門接訪、帶案下訪制度,依法解決群眾合理合法訴求,及時就地解決信訪問題,有效化解了一批疑難複雜信訪問題,信訪形勢和信訪秩序持續好轉。

此外,馬鞍山還重視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去年通過“百日攻堅”專項行動、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大檢查等活動,持續開展安全生產“鑄安行動”,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抓好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通過強化工作措施、落實監管責任,努力保障好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全市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穩中向好。

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抓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馬鞍山持續發力、久久為功,改革發展的成果正越來越多地惠及城鄉居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