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這項武器科技美國最早構想,可中國趕在前面造出來了

要說目前世界上最龐大威力最強的武器, 人們率先想到的應該就是航空母艦了吧, 作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 航母領域的發展與否至關重要。 但除了航空母艦以外, 還有一款裝備佔據著同樣重要的地位, 和體積龐大的航空母艦相比, 這款裝備有著更為巨大的體積, 有五個航母那麼大, 這款裝備就是海洋核動力平臺。

海洋核動力平臺是中國首創技術, 是海上移動式小型核電站, 該裝備將小型核反應爐和船舶工程結合在一起, 既可以用於海洋石油的開採和提供安全有效的能源, 也可以用於大功率船舶和海水淡化領域。

海洋核動力平臺技術的開創, 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 也可謂中國在民用核動力船舶領域填補上技術空白, 這對於中國開發新能源以及全球能源的發展上, 有著極其重大的影響和意義。

雖然海洋核動力平臺是中國首創技術,

但該技術最早提出來的國家卻是美國。 早在上世紀90年代, 美國人就有海洋核動力平臺的相關構想, 當時, 他們的想法是一個長達三千多米, 寬六百多米海上基地, 在這個海上基地上, 可以支援上百架戰鬥機的起降, 並且考慮到戰略轟炸機的位置。 有想法是好的, 但現實和想像本就相差太大, 要想夢想照進現實, 要解決的難題也是非常多的。 美國第一次構想這樣的東西, 在當時的現實情況下, 如何建和拿什麼建, 是美國所面臨的最大的兩個問題。

而這些讓美國十分棘手的問題, 中國卻在其解決之前找到了克服的辦法。 中國在海洋核動力平臺領域, 目前已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如中廣核ACPR50S, 便是中廣核開發的海上浮動核電站。 該海上浮動核電站利用核能實現海上電力、熱電、淡水供應的海洋綜合能源供給, 將先進的成熟核電技術, 和海洋設施結合在了一起, 形成了一個全新的能源供給平臺。 而海上鑽井平臺以及小島居民都可以從這個海上浮動核電站獲取所需能源。

中廣核ACPR50S採用緊湊型小型壓水堆技術, 反應堆熱功率為200MW, 輸出電功率60MW左右。 該海上浮動核電站有著較長的換料週期, 達到30個月, 且建造週期較短, 主要由緊湊型小型反應堆和浮動平臺兩部分組成ACPR50S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其中, 反應堆位於水平面以下, 保證事故時海水冷卻作為熱阱, 極端嚴重事故時海水淹沒保證餘熱排出和放射性包容, 即使發生最嚴重的堆芯融化事故, 也不會對環境和公眾產生放射性影響。

目前, 該平臺已經完成了概念設計、方案設計, 即將完成初步設計工作。 據悉, 目前已經完成了兩種技術方案, 即可潛式核電站和浮動式核電站兩種。 前一種技術方案要求平臺除滿足浮動式核電站性能外, 還要在惡劣海況下, 下潛到水下完成指定工作, 而第二種則是將核電站佈置於浮動式。 毫無疑問, 海洋核動力平臺的建造具有極為深刻且重大的戰略意義, 不僅僅填補民用核動力船舶上的技術空白, 在軍事領域也是非常有影響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