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延遲退休先從女性開始?不排除先在一些城市試點

目前, 就我國的養老保障體系而言, 延遲退休年齡已是大勢所趨。

近日,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時再次提及, 針對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的趨勢, 將適時研究出臺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等應對措施。

“延遲退休年齡”自被提出起, 就備受社會高度關注。 人社部曾表示, 延遲退休方案將於2017年正式推出, 如今, 方案何時推出仍是未知數, 這除了說明相關部門在這方面十分謹慎外, 同樣說明, 延遲退休的難度確實不小。

“在老齡化不斷深化、勞動力供給不足的情況下, 延遲退休年齡顯得更加緊迫。 不過, 遇到的阻礙和困難遠遠超過了這種緊迫性, 人社部也希望早點出臺政策。 ”1月18日, 中共浙江省委黨校教授、全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理事吳錦良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延遲退休年齡涉及面比較廣, 相關政策的出臺通常都會採取漸進和彈性的方式,

今年, 不排除會在一些城市進行試點。

養老保險撫養比持續下降

有專家算過帳, 退休年齡每延遲一年, 全國養老統籌金可增長40億元、減支160億元, 減緩基金缺口約200億元。

人社部原副部長胡曉義曾公開表示, 延遲退休年齡, 考慮的不僅僅是養老金的長期收支平衡, 還有一個更大的宏觀背景, 就是中國勞動力已經結束了無限制供給的時代, 隨著老齡化社會加速, 中國的新增勞動力已開始減少。

2011年後, 勞動力人口逐步下降, 2015年降至9.11億人, 特別是2030年後, 勞動年齡人口會出現大幅下降過程, 平均以每年760萬人的速度減少, 這個信號意味著, 勞動力無限供給的時代快要結束。 人社部曾預測, 到2050年, 勞動年齡人口會由2030年的8.3億降到7億左右。

老齡人口增加, 在職人員減少, 這一增一減之間, 直接造成的結果就是撫養比的下降。

目前, 我國的法定退休年齡是1953年 《勞動保險條例》規定的。 1978年, 國務院104號檔再次明確, 女工人退休年齡是50歲, 女幹部55歲, 男職工60歲。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人口數量、人口結構、人口預期壽命都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延遲退休年齡女性先行?

對於延遲退休年齡的討論, 業內較多的主要有兩種方案。 一種是先統一男女退休年齡到60歲, 把女性多檔退休年齡統一到一檔, 再同時延長男女退休年齡;另一種方案是男女各自延長, 女性延長步伐比男性快, 最終統一男女性退休年齡。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建議, 先將男女退休年齡統一延長到60歲, 然後再去考慮60歲之外如何延長的問題, 這樣不光有利於實現制度公平, 同樣可以減小操作難度。

有資料顯示, 截止2016年底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5.08億人, 他們的法定退休年齡男女都是60歲。 然而, 在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險的3.8億人,

至少有1.5億女工的退休年齡僅為55歲或更低。

“目前, 中國女性的退休年齡分為了三大人群, 其中, 城鄉居民的女性退休年齡是60歲, 女性職工是50歲, 女性幹部是55歲, 這個是制度設計的不公平, 從延長退休年齡改革來講, 只需要涉及小部分人口的調整就可以了。 既然城鄉居民的女工退休年齡已經統一到了60歲,那麼,剩下來的只有大約1.5個億的城鎮女工,可將這部分女性的退休年齡統一到60歲。”董登新表示,延長退休年齡的改革已經非常緊迫,當務之急的就是統一國內的女工退休年齡到60歲,對於身體不好或就業難的勞動者,可以設置為女性55歲。

延遲退休政策直接涉及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不同的行業、群體會有不同的情況,為此,政策的出臺通常都會採取漸進和彈性的方式。

河北發佈

既然城鄉居民的女工退休年齡已經統一到了60歲,那麼,剩下來的只有大約1.5個億的城鎮女工,可將這部分女性的退休年齡統一到60歲。”董登新表示,延長退休年齡的改革已經非常緊迫,當務之急的就是統一國內的女工退休年齡到60歲,對於身體不好或就業難的勞動者,可以設置為女性55歲。

延遲退休政策直接涉及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不同的行業、群體會有不同的情況,為此,政策的出臺通常都會採取漸進和彈性的方式。

河北發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