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打不罵,懲罰熊孩子的5個好辦法!

文| 以夢為馬

將近2/3的父母都打過孩子, 也承認真的不想打, 但是孩子真的太熊了。

打罵孩子, 意味著你已經別無他法, 只能依靠身體的優勢, 但是, 打罵對於孩子造成的影響可能是一輩子的!

今天為大家分享不打不罵, 懲罰熊孩子的5個好方法~

1

堅守原則

一篇刷遍朋友圈的爆文提到:馬雅舒在孩子的規矩上面一味的放縱與妥協。 不給孩子吃冰淇淋, 孩子躺下耍賴她就妥協了, 連她自己都說:我應該是一個很好妥協的媽媽吧……

馬雅舒的問題就是她沒有堅持自己的原則, 第一次讓步“讓孩子吃冰淇淋”,

這就很明確地讓孩子看到了有機可乘的希望。

我們總是特別容易對孩子讓步, 其實父母的讓步就代表放棄了自己當父母的權利。 所以, 父母在一開始就要堅持並重申自己的原則。

比如說媽媽現在會帶你去做遊戲, 如果你配合了, 遊戲做完了, 我們才能吃;如果你不配合,

那你就不能吃。

一開始一定會有哭鬧和反抗, 但每天堅持同樣的流程, 孩子就會明白這就是父母對他的期待, 哭鬧是沒有用的, 然後他就會接受這樣的期望。

2

事先明確懲罰機制,

讓孩子自食其果

有時候, 我們發現孩子明明可以聽懂大人的話, 但當我們講道理的時候, 他們往往不聽。

這很常見, 孩子們總是有這種逆反心理:越禁止, 越喜歡!

當發生所謂“屢教不改”的情況時, 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讓孩子“自食其果”, 建立懲罰機制。

小斌總喜歡在公共場合吵鬧不休、亂丟東西, 並且屢教不改……媽媽為此傷透了腦筋。

無奈之下, 媽媽決定讓孩子自食其果:將孩子心愛的玩具沒收, 並告訴孩子如果不停止吵鬧, 亂丟亂放的話, 將不再允許他玩玩具。

小斌鬧了一陣之後, 發現媽媽沒有動容, 果然開始聽媽媽的不吵不鬧, 乖乖聽話了!

小孩很聰明, 有自己的認知, 如果他覺得這些行為產生的結果對自己是不好的, 幾次以後, 就不會繼續這樣的行為了!

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每個行為都會產生正面或者負面的效果,

孩子就會慢慢懂事, 而且變得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3

不要直接命令孩子,

讓孩子有自主權

孩子總是喜歡和家長對著幹, 從本質上來說, 說明他內心的想法已經同你的話之間產生了矛盾, 不願再繼續盲從你的指揮了。

五歲大的兒子, 夏天睡覺總是不愛蓋被子, 十分倔強, 但是不蓋被子容易著涼。

像這樣的“對著幹”特別正常, 這時其實可以巧妙地運用“選擇”來化解。 比如, 你可以問兒子:“今晚你是要蓋毯子還是穿睡袋?”,

對於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 他們的認知能力還沒有“聰明”到可以識破我們這個具有迷惑性的問題。

父母對孩子直接下命令時, 孩子會覺得反感, 當父母讓孩子做選擇時, 孩子會認真思考, 選出自己傾向的答案。

4

補充知識:

讓孩子知道避免犯錯的方法

有時候, 孩子頑皮, 並不是故意的, 而是由於無知而犯錯。 所以父母需要準確洞悉到這一點, 為孩子補充相關常識的事情。

當孩子用水彩筆劃畫時, 把沒蓋筆帽的筆放在沙發上, 染了一大片顏色的時候,家長們切忌這樣說:“看看你幹的好事,以後別用水彩筆了!”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最好這樣說: “看沙發都花了,以後用完筆就把筆帽蓋起來,放在桌上!

孩子年歲尚小,在很多事情上沒有經驗,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就罵孩子。家長要適當的找機會,給孩子補充一些常識,讓孩子避免再犯錯。

5

喚起同情:

引導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

這個方法比較適合孩子因為不能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對他人身體或心理造成的傷害,而犯下的無心之過。

比如:孩子因為頑皮,總是很喜歡踢打家裡的寵物狗,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說:寶寶踢了狗狗以後,狗狗會很痛,會很傷心的呀!

孩子雖然天真無邪,很容易就能喚起他的惻隱之心。

孩子的天性都是一樣的,“熊孩子”與“天使娃”其實只是一念之差,這一念,全在於大人的耐心引導。如果是親戚的孩子,不方便管教,就只能利用小妙招避開,如果是自己的孩子,發現有成為熊孩子的苗頭,一定要找准原因,加強引導,好好教育孩子。

WaWaYaYa愛讀

WaWaYaYa JoyReader

海量繪本,月月更新

名社出品,中英雙語

微信公眾號:WaWaYaYa

應用市場搜索WaWaYaYa下載

染了一大片顏色的時候,家長們切忌這樣說:“看看你幹的好事,以後別用水彩筆了!”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最好這樣說: “看沙發都花了,以後用完筆就把筆帽蓋起來,放在桌上!

孩子年歲尚小,在很多事情上沒有經驗,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就罵孩子。家長要適當的找機會,給孩子補充一些常識,讓孩子避免再犯錯。

5

喚起同情:

引導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

這個方法比較適合孩子因為不能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對他人身體或心理造成的傷害,而犯下的無心之過。

比如:孩子因為頑皮,總是很喜歡踢打家裡的寵物狗,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說:寶寶踢了狗狗以後,狗狗會很痛,會很傷心的呀!

孩子雖然天真無邪,很容易就能喚起他的惻隱之心。

孩子的天性都是一樣的,“熊孩子”與“天使娃”其實只是一念之差,這一念,全在於大人的耐心引導。如果是親戚的孩子,不方便管教,就只能利用小妙招避開,如果是自己的孩子,發現有成為熊孩子的苗頭,一定要找准原因,加強引導,好好教育孩子。

WaWaYaYa愛讀

WaWaYaYa JoyReader

海量繪本,月月更新

名社出品,中英雙語

微信公眾號:WaWaYaYa

應用市場搜索WaWaYaYa下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