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十類人群定期做乳☆禁☆房檢查

十類人群定期做乳房檢查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在女性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僅次於子宮癌。 近30年來, 女性乳腺癌發病率在全球都呈逐年上升態勢。 發病年齡也由老年婦女向中青年女性擴展, 臨床還常見20歲左右的病人, 最年輕的患者只有14歲。 任何疾病都是防重於治, 乳腺癌尤其如此, 以下十類人群是乳腺疾病的高發人群, 因此應定期接受乳腺檢查。

1.曾患乳癌或卵巢癌、有乳癌家族史。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 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 如有一位近親患乳腺癌, 則患病的危險性增加1.5~3倍;如有兩位近親患乳腺癌,

則患病率將增加7倍。 發病的年齡越輕, 親屬中患乳腺癌的危險越大。

2.初次月經在12歲以前、停經在55歲以後。 兒童營養豐富, 濫用補品, 導致月經提前至12歲以前, 一些女性為延長青春期, 人為延遲絕經, 推遲到55歲以後, 乳腺受雌激素作用時間過長, 容易引發乳腺癌。

3.未生育或35歲以後才生育、40歲以上未曾哺乳或生育。 沒生過孩子的女性比生過孩子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要高2.5倍, 35歲以上懷第一胎的女性則比20多歲懷孕生孩子的女性要高2倍多。 也就是說, 正常年齡段懷孕生子的女性會大大降低患乳腺癌的概念。

4.不常運動。 運動能減少體重和脂肪, 使體內雌激素的含量降低。 研究發現, 如果女性在青春期及剛成年後多運動,

在更年期患乳腺癌的幾率比那些久坐不愛運動的女性要低23%。 其中, 患乳腺癌風險最低的女性, 平均每週運動時間為3小時15分鐘, 運動方式以跑步為主。 12歲至22歲, 是女性運動效果最佳時間段, 建議採取跑步、走路等多種方式。  

5.過於肥胖。 肥胖人群遠比瘦人乳腺癌發病率高, 國外專家曾對4.4萬多名婦女進行了比較研究, 其中一組在成年期體重增加不超過10公斤, 另一組則增加了27公斤。 研究結果顯示, 後者比前者罹患乳腺導管內原位癌的風險高出近1倍, 罹患乳腺浸潤性小葉癌的風險則高出1.5倍, 乳腺癌擴散的風險也要高2倍。

6.經常攝取高脂肪或高動物性脂肪。 脂肪飲食可大大增加發生乳腺癌的幾率。 女性體內的雌激素主要來源於卵巢,

但其他組織如脂肪、肌肉、肝臟等都可以通過一種名為芳香化反應的過程產生少量的雌激素。 攝入過多的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也可引起雌激素水準的提高, 延長雌激素對乳腺上皮的刺激, 增加乳腺癌的危險性。 健康飲食包含每日食用5種以上蔬果、選用全穀少攝取精製穀物、限制精緻調理紅肉的量。 不想讓乳癌找上你, 平時就要維持清淡飲食, 儘量不要吃飽和脂肪酸類的食物, 尤其是肉類, 宜多吃蔬果

7.更年期女性。 處於更年期的女性, 體內脂肪代謝易發生紊亂, 過量的脂肪會造成雌激素和催乳素合成增多, 刺激乳腺組織, 進而導致乳腺癌。

8.過度暴露於放射線或致癌源。 人體暴露於輻射中,

特別是孩童時期接觸過輻射會增加成人階段的患乳癌幾率。 尤其是因為早期癌症而接受胸部照射的女孩子, 更有患乳癌的風險。

9.過量服用高激素保健品。 如過量使用高蛋白、高激素含量的保健品, 如各種口服液, 有些女性使用的豐胸類產品, 其中所含有的雌激素會帶來內分泌紊亂, 並有促使乳腺組織癌變的危險。 雪蛤等一些養顏護膚、雌激素豐富的補品也會引起代謝紊亂。

10.有慢性不良精神刺激。 不良的精神刺激, 對生活、工作和學習造成壓力, 並通過影響神經、內分泌和免疫功能, 使免疫監督能力減低, 對腫瘤的發生、發展產生影響。 建議女性朋友通過調節不良情緒減少乳腺癌的發生幾率, 平時要善於疏解不良情緒,

在情緒低潮時期多運動、傾訴、旅遊, 通過音樂、健身等方式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改善情緒。  

以上十類人群要特別注意自查。 20-40歲的女性, 應養成每月自檢乳房的習慣, 20歲以上女性, 建議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有乳癌家族史或者年齡在30歲以上的, 則需要在乳腺B超之外, 每年再做一次乳腺鉬靶檢查。 乳腺自檢的方法:自檢的黃金時間是月經後一周內, 最好選擇沐浴時進行, 按照從內上——外上——外下——內下的順序, 稍微用力進行撫摩, 發現有不正常的突起或者其他異常應及時去醫院檢查。 在自檢中, 需要特別留意的是乳腺的外上區域, 超過一半的乳腺癌都發生在這個部位。 乳房包塊是乳腺癌最常見的體征, 這種包塊與乳腺增生包塊不同, 常為單個,形態不規則,質地較硬,活動度不好,大多無疼痛,與月經週期無明顯關係。此外,如發現有乳頭濕疹、溢液、皺縮,也應引起重視,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劉明教授,哈醫大四院副院長、哈醫大四院普外科主任)

常為單個,形態不規則,質地較硬,活動度不好,大多無疼痛,與月經週期無明顯關係。此外,如發現有乳頭濕疹、溢液、皺縮,也應引起重視,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劉明教授,哈醫大四院副院長、哈醫大四院普外科主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