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痔瘡肛裂不重視?當心慢性化!收藏!轉發!

在前面的專題文章裡, 我們談了肛裂的一些症狀表現, 實際上, 有經驗的肛腸科醫生一般建議有痔瘡、肛裂等問題不要久拖,

宜優先採取外用百植清等保守方法系統調理, 以免久拖導致慢性化。 使肛裂轉為慢性化的最大原因是想排便而又懼怕每次排便引起的疼痛, 即有排便意識但排不了便。

這裡所說的便意是糞便從腸子下到直腸壓迫直腸壁, 直腸受壓力感受到刺激把信號傳給大腦而引起想排便的意識。 如果無視這個意識克制排便, 那麼糞便就滯留在直腸裡。 滯留在直腸裡的糞便水分被吸收掉, 時間越長糞便越硬。 等到決定去廁所的時候最初到直腸的糞便已經成了硬球了。 排很硬的糞便, 使本來已經癒合的傷口又被擦傷, 而且傷口更深。 這樣當然更疼, 就越來越懼怕排便。 因此又形成便秘, 糞便變得更硬。 更硬的糞便又擦傷……產生惡性循環。

在這樣反復進行的迴圈中, 最初傷痕很淺, 不斷地深下去就變成潰瘍面了(肛門潰瘍) 。

說得更通俗點, 傷口周圍鼓起一道堤壩狀物質。 於是糞便在這裡受阻, 傷口感染了糞便中的細菌引起炎症, 堤壩的上側出現一個息肉。

進而, 有時在堤壩的下側皮膚長出一個包狀突起物。

發現這個突起物, 其裡面就可以看到慢性肛裂, 這種突起物被稱作“哨兵痔”(也叫皮膚痔)。

發展到肛門潰瘍的地步, 內括約肌露出, 炎症波及到內括約肌, 併發肛門變窄的肛門狹窄症。 本來能通過香蕉一樣粗糞便的肛門, 變成連小手指都很難通過那麼細, 最後只能排出像鉛筆一樣細的糞便, 排便就變得更加困難了。 下圖是惡性循環圖示。

急性期的肛裂治療比較簡單, 注意日常生活, 用藥物治療就可以治癒。 但是轉為慢性化, 到肛門狹窄症併發期, 就得用手術的辦法擴肛了。 在後面的專題文章中我們將詳細講解, 敬請期待!

「痔友精華」痔瘡的最佳治療方法是什麼?怎麼選?收藏!轉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