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從二維碼乘地鐵來看區塊鏈技術的實際應用

最近二維碼乘地鐵成為熱點, 在NFC技術出現5年後, 居然還是最簡單的二維碼成為熱點。 對比NFC, 硬體不是很貴, 安全性高, 使用起來肯定比二維碼快速(開著NFC手機不用開屏就能刷), 為什麼還是比不過二維碼呢???看來民眾的硬體更新比不上科技的更新, 民眾還是需要最簡單最不要硬體支援的產品, 哪怕他麻煩一點。

再反觀現在的另一個熱點, 區塊鏈!理論就不講了, 從本人簡單的認知來說說, 肯定不全面希望有人解惑我的疑問。

第一:區塊鏈的硬體要求。 區塊鏈需要的是每條資訊要經過每個帳戶的記帳來去除中心化,

結果就是沒有中心化, 每個人都是中心, 都能查每個帳戶的帳。 那麼就這個流程需要每個帳戶都要能絕對的快速運算能力, 好比支付寶能接受每秒10萬筆交易, 我們電腦手機什麼時候能支持?支付寶能付得起硬體的錢, 我們行嗎?連NFC都不能普及。 就算科技能用時間來降低成本, 但這個時間非常長, 還需要民眾自身意願來換硬體, 還是回到寧用二維碼這個不需要硬體支援的消費心態上。 現在用區塊鏈正式使用比特幣交易的最快時間是2個小時!但用中心化的比特幣買賣交易確實秒過。

第二:區塊鏈的使用意思形態上。 公有鏈硬體是個坎, 那麼私有鏈和公司鏈呢??公司用的話硬體不是問題, 但從我們現在人類的意思形態上看,

可行嗎??一個公司所有的資訊上到總裁, 下到基礎員工資訊共用??基礎員工也能知道公司的銷售資料, 成本資料, 包括請客扣點的資料??顯然不現實, 還是分層的許可權, 所以實際大規模使用的場景不是很多。

最後, 區塊鏈的技術是理想的, 高效的, 但去中心化最大的中心化在哪裡??想想沒有中心化了, 貨幣政策不能用了, 財政政策不能用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