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金魚從江北花鳥市場買回家三天就掉色,難道是“染色魚”?

鮮紅的魚變得慘白慘白

記者看到, 照片中的幾條金魚, 有的顏色鮮紅, 有的顏色淡白, 還有的身體接近於白色。 有網友指出, 這種金魚名叫血鸚鵡, 市面上賣的血鸚鵡都是鮮紅色, 對於掉色感到驚訝, 也有網友懷疑是不是染了色。

楊先生說, 自己平常就喜歡養花鳥魚蟲, 上月底花了200塊錢買了8條血鸚鵡回來, “紅彤彤的顏色特別乖, 家裡養也圖個吉利。 ”可他沒想到, 買回家僅隔了兩三天就發現魚的顏色不對勁。 “顏色明顯變淡了許多, 以前是鮮紅的, 現在慘白慘白的, 一點也不乖了。 ”楊先生以前也養過魚,

但從沒見過會褪色的魚, 他懷疑是魚染色了。

是不是染色魚?商販稱不可能

魚難道真的可以染色?記者先後走訪瞭望海花鳥市場和人民公園花鳥市場, 記者看到市場上有不少觀賞魚的店鋪, 血鸚鵡魚分大小品種不同, 價格也從二三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一家賣觀賞魚的店主劉老闆看了照片後說:“正常來說, 血鸚鵡是鮮紅色, 如此短時間掉色還很少見。 ”

會不會是染色魚?劉老闆稱, 染色不太可能, 把魚染色不是件簡單的事, 魚生活在水裡, 首先得是不溶于水的染料, 才不會那麼容易褪色, 即使染色操作起來難度太大了, 成本也會很高。

記者在走訪了多家賣觀賞魚的商店, 店主均表示不太可能是染色魚。 “這是血鸚鵡魚, 對水溫和食料要求很高,

養不好就有可能變色, 會不會是食料的原因?”養了十多年觀賞魚的冉先生說道。

褪色可能和增色飼料有關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魚褪色?記者詢問多位元專業人士。 人民公園花鳥市場一觀賞魚商店的王老闆悄悄告訴記者, “這魚本身沒有問題, 可能跟拿回家養的時候沒用增色飼料有關, 顏色也就迅速褪去了, 燈光再一照, 就顯得顏色慘白。 ”

昨天, 記者在淘寶店上搜索鸚鵡魚飼料, 確實找出了幾十款增色食料, 價格大概在30元/kg。 有淘寶賣家告訴記者, 水溫、氧氣不足、照明等可能導致魚褪色的情況, “水箱環境變了, 血鸚鵡魚的顏色幾乎都會變化, 但主要原因還是食料。 ”

增色食料會不會對魚兒造成傷害?店主表示,

增色食料很多是自然色素, 如果是摻有添加劑的食料, 肯定會有傷害。

專家天然增色食料可讓魚更鮮豔

重慶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副主任譚毅教授分析說:血鸚鵡是由慈鯛科的紅魔鬼魚和火口魚雜交而成, “現在通過投喂天然增色食料和雜交, 可以讓魚的色彩更加鮮豔。 ”

譚毅教授表示, 觀賞魚的體形、體色主要是由其自身的遺傳因素決定的, 在魚生長階段確實會有體色變化的“轉色期”, 若真如網友所說的給魚兒“染色”的可能性不大, 因為操作難度大, 成本高, 商家還要冒風險, 得不償失。

“水溫控制在23℃-28℃, 每天餵食2次, 照明控制在10小時左右, 或在水箱搭配養一兩條其他魚混養。 ”譚毅說, 水質、光照時間、生病等都是導致顏色改變的因素,

建議在買魚的時候要多問, 瞭解這種魚的飼養要求, 食料選擇正規的天然飼料。

此新聞來源於大渝網重慶社會新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