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九歲還不會擠牙膏?Super Nanny教你拯救被寵壞的孩子

在英國有這樣一戶人家, 爸爸梅林、媽媽海莉、九歲的姐姐麥迪和七歲的弟弟哈利, 爸爸負責賺錢養家, 媽媽負責照顧兩個可愛的孩子, 本該是令人羡慕的四口之家, 然而……

姐姐麥迪動不動就亂發脾氣, 在飯桌上、洗澡間、行車途中甚至任何地方, 只要不合心意, 她就會爆發, 躺地尖叫甚至對爸爸媽媽拳打腳踢, 爸爸媽媽軟硬兼施卻很難讓她冷靜下來。 由於爸爸工作比較忙, 所以照看孩子的大部分責任都落到了媽媽的身上。 雖然, 媽媽已經盡了她最大的努力做一個好媽媽, 她幫女兒洗澡、拿鞋、準備睡衣、把牙膏擠在牙刷上, 事無巨細地照顧女兒佔據了她的大部分精力, 但是結果卻出乎意料地糟糕。 媽媽常常為此無助、沮喪到哭泣, 這一切不僅嚴重影響到了一家人的情緒, 使得親子關係傷痕累累, 也使他們夫妻常常生氣、抱怨彼此, 甚至七歲的弟弟也開始模仿姐姐的行為,

試圖採取同樣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

爸爸媽媽如此溺愛姐姐是有原因的。 原來在姐姐麥迪出生之前, 這對夫妻曾經還有過一個孩子, 不幸的是, 寶寶僅僅23個月就夭折了, 比這個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消息是, 醫生說他們可能永遠都不能再擁有自己的孩子了……這對爸爸媽媽的打擊很大,

當姐姐麥迪出生時, 夫妻兩都覺得這簡直是個奇跡, 所以對這個孩子格外珍惜。 用“捧在手心怕掉了, 含在嘴裡怕化了”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正是這種無限制的溺愛, 造成了姐姐行為上的失控。 爸爸媽媽為了兩個孩子操碎了心, 他們意識到了女兒麥迪的行為是有問題的, 但是卻不知道如何去矯正和改善現狀。 因此, 他們迫切需要超級育兒師的幫助。

深入觀察, 找到癥結

喬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待在這個家裡, 觀察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 在午飯的時候, 媽媽會幫姐姐將食物切成小塊, 而七歲的弟弟都在自己動手享用食物了。

午飯後, 姐姐和朋友一起玩, 很快到了該回家的時間, 姐姐提出再多玩5分鐘, 媽媽答應了, 可是5分鐘後姐姐仍然不願回家, 並以躲在角落尖叫、哭泣的方式來反抗。

姐姐最討厭洗澡,於是媽媽答應洗完澡就給她5便士,用金錢交換這項基本的生活技能……而每當姐姐與媽媽的衝突爆發,以打人、摔東西、瘋狂地哭泣喊叫等方式進行抗議時,爸爸就會出場將姐姐強行拖入房間,姐姐沖出來,爸爸或者媽媽又再一次將她強行拖入,直到姐姐筋疲力盡躺在地板上慢慢平靜下來,然後母女又和好擁抱。

從這些細節中,我們不難看出,在姐姐麥迪的眼中,父母的威嚴不是不可侵犯的,父母制定的規則是有辦法打破的,自己是可以傷害父母的,因為爸爸媽媽總會包容她的一切行為。媽媽對於姐姐的態度也是非常矛盾的,相安無事時的異常疼愛——矛盾爆發時的憤怒與無奈——衝突平靜後的內疚與自責,而這一切,都源于孩子自理能力、規則意識與責任感的缺失。

在又一次風波平息之後,超級育兒師喬與當事人姐姐麥迪進行了簡單溝通,喬問道:“媽媽為什麼會哭?”目的在於引導麥迪認識並說出自己的錯誤。有趣的是,作為一個九歲的大姑娘,麥迪不會自己洗澡、洗頭髮、穿衣服,而她竟然不知道自己其實有做出選擇、表達自己獨立性的能力,所以只會用發怒的形式將這種壓抑發洩出來。

找到了癥結所在,接下來就要開始行動了,那麼,該從哪裡開始呢?

如何改變?

第一、制定計劃。喬在一張大白紙上列出了九歲孩子應具備的基本生活技能,並貼在家裡最顯眼的地方,如果姐姐麥迪能做到就畫“√”,做不到就畫“×”,不出意料,剛開始每個專案後面全是“×”。接下來的目的就是要説明姐姐一步一步學會這些技能,雖然麥迪看到這張紙上的內容感覺會有壓力,但她還是接受了這個挑戰。

第二、建立規則。超級育兒師喬為姐弟兩人每人準備了一塊手錶,在他們出門之前約定好到了某一時刻,他們就必須回家。並叮囑父母如果孩子按時回家了,一定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幫助孩子建立責任感。事實證明,孩子們做的都很好。

第三、給予孩子冷靜的時間和空間。喬與麥迪商量每次生氣發怒的時候,就去自己的小房間冷靜一會。麥迪答應了但她並沒有做到,所以又被爸爸媽媽和育兒師多次拖進了房間,當她冷靜下來時,她把自己關在洗手間不願意出來,這時育兒師喬的做法非常值得效仿。首先她告知姐姐麥迪,她會數三個數,如果數完了姐姐還沒有出來她就會進去,將姐姐帶進自己的房間,讓她一個人待在那裡。不料姐姐乖乖打開門出來了,喬讓麥迪坐下來與自己平視,然後開始給她講道理。首先必須得讓她意識到打人是不對的,是不被允許的;其次哭鬧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要學會合理表達自己的訴求;然後再讓她去自己的小房間冷靜幾分鐘。這個過程中,喬在門外數123以及與姐姐麥迪坐下來平視的舉動其實都體現出了她在教養過程中的堅定且不失尊重。

第四、母親要學會放手。又到了讓麥迪崩潰的洗漱時間,跟往常一樣,麥迪鬧性子躺在洗手間門口不願去洗澡,當“NO NO NO”從孩子嘴裡不斷嚷出時,育兒師喬指導媽媽要告訴孩子:“我聽見你說‘不’了,但是如果你不洗澡,明天就不能出去和朋友玩了”,讓孩子自己做出選擇並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並要求媽媽一定不能再去幫忙,必須讓姐姐自己獨立完成洗澡這個項目。雖然這個改變的過程不那麼容易,媽媽也曾中途想要衝進去幫忙,但被育兒師喬趕出來了。結果是令人欣慰的,十分鐘後,姐姐麥迪自己洗完澡出來了。由此可見,孩子的意見需要被聽見並得到回應,孩子也沒有家長想像的那樣“無能”,很多事情他們是可以自己做到的,反而是家長們妨礙了孩子成長的空間。作為家長,需要相信自己孩子的能力。

第五、讓孩子嘗試自己做決定。可以安排一次購物,買孩子自己選擇的、喜歡的衣服,而不是媽媽幫忙做出決定。這個過程不但可以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自己是有選擇的能力和權利的,同時,媽媽也該意識到孩子長大了,有她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終於,姐姐麥迪學會了自己洗澡、刷牙、疊被子、收拾房間……,那張紙上的“×”也慢慢地變成了“√”,全家人都很開心,麥迪也為自己感到自豪,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但是要注意的是,規則與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這些積累已久的不良行為習慣在日後肯定還會出現,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建立規則,讓孩子自己做出選擇,並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作為爸爸,除了要賺錢養家之外,還要多抽出時間來陪陪孩子。遇到矛盾與衝突時請遵循以下原則:先停下來——想一想——然後做出改變。

上面這個孩子絕不是個例,而是很多現代家庭中的常見現象的放大。家庭過於溺愛孩子,忽視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不但會造成上學以後的一系列麻煩,而且會影響孩子的性格、行為習慣、責任感等的養成。

因此,家長們需要放開手,做一個“懶”家長,切忌不要凡事包辦,別怕孩子做的不好,只要他有意願去嘗試,只要在安全範圍內,就放手讓他獨立去做。哪怕做的不好會出錯,沒關係,他會在不斷的嘗試中汲取經驗。父母可以給予一些幫助,但絕對不是代勞,剝奪孩子成長的機會。

本文部分內容摘取真人秀《Super Nanny》

《 Super Nanny》(超級保姆)簡介:

《Super Nanny》是紅遍歐美的兒童教育電視節目,真人秀。沒有嘩眾取寵的情節,俊男美女的亮相,有的是引起共鳴的教導頑劣孩童秘方。

真人秀主角Jo Frost是英國人,在英國和美國是家喻戶曉的全能保姆(Super Nanny)。從事全職保母15年,閱兒無數,從實際經驗悟出處理問題兒童方法,著書立說,並親往出事家庭講解及示範,成為水深火熱中父母的救星。

本文版權歸家長口袋所有

家長口袋是以擇校為重點切入,提供更多家庭教育類內容與線下精彩親子活動,旨在幫助適齡家庭清晰如何提升寶貝全方位能力。歡迎大家關注家長口袋(ID: jiazhangkoudai)。

姐姐最討厭洗澡,於是媽媽答應洗完澡就給她5便士,用金錢交換這項基本的生活技能……而每當姐姐與媽媽的衝突爆發,以打人、摔東西、瘋狂地哭泣喊叫等方式進行抗議時,爸爸就會出場將姐姐強行拖入房間,姐姐沖出來,爸爸或者媽媽又再一次將她強行拖入,直到姐姐筋疲力盡躺在地板上慢慢平靜下來,然後母女又和好擁抱。

從這些細節中,我們不難看出,在姐姐麥迪的眼中,父母的威嚴不是不可侵犯的,父母制定的規則是有辦法打破的,自己是可以傷害父母的,因為爸爸媽媽總會包容她的一切行為。媽媽對於姐姐的態度也是非常矛盾的,相安無事時的異常疼愛——矛盾爆發時的憤怒與無奈——衝突平靜後的內疚與自責,而這一切,都源于孩子自理能力、規則意識與責任感的缺失。

在又一次風波平息之後,超級育兒師喬與當事人姐姐麥迪進行了簡單溝通,喬問道:“媽媽為什麼會哭?”目的在於引導麥迪認識並說出自己的錯誤。有趣的是,作為一個九歲的大姑娘,麥迪不會自己洗澡、洗頭髮、穿衣服,而她竟然不知道自己其實有做出選擇、表達自己獨立性的能力,所以只會用發怒的形式將這種壓抑發洩出來。

找到了癥結所在,接下來就要開始行動了,那麼,該從哪裡開始呢?

如何改變?

第一、制定計劃。喬在一張大白紙上列出了九歲孩子應具備的基本生活技能,並貼在家裡最顯眼的地方,如果姐姐麥迪能做到就畫“√”,做不到就畫“×”,不出意料,剛開始每個專案後面全是“×”。接下來的目的就是要説明姐姐一步一步學會這些技能,雖然麥迪看到這張紙上的內容感覺會有壓力,但她還是接受了這個挑戰。

第二、建立規則。超級育兒師喬為姐弟兩人每人準備了一塊手錶,在他們出門之前約定好到了某一時刻,他們就必須回家。並叮囑父母如果孩子按時回家了,一定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幫助孩子建立責任感。事實證明,孩子們做的都很好。

第三、給予孩子冷靜的時間和空間。喬與麥迪商量每次生氣發怒的時候,就去自己的小房間冷靜一會。麥迪答應了但她並沒有做到,所以又被爸爸媽媽和育兒師多次拖進了房間,當她冷靜下來時,她把自己關在洗手間不願意出來,這時育兒師喬的做法非常值得效仿。首先她告知姐姐麥迪,她會數三個數,如果數完了姐姐還沒有出來她就會進去,將姐姐帶進自己的房間,讓她一個人待在那裡。不料姐姐乖乖打開門出來了,喬讓麥迪坐下來與自己平視,然後開始給她講道理。首先必須得讓她意識到打人是不對的,是不被允許的;其次哭鬧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要學會合理表達自己的訴求;然後再讓她去自己的小房間冷靜幾分鐘。這個過程中,喬在門外數123以及與姐姐麥迪坐下來平視的舉動其實都體現出了她在教養過程中的堅定且不失尊重。

第四、母親要學會放手。又到了讓麥迪崩潰的洗漱時間,跟往常一樣,麥迪鬧性子躺在洗手間門口不願去洗澡,當“NO NO NO”從孩子嘴裡不斷嚷出時,育兒師喬指導媽媽要告訴孩子:“我聽見你說‘不’了,但是如果你不洗澡,明天就不能出去和朋友玩了”,讓孩子自己做出選擇並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並要求媽媽一定不能再去幫忙,必須讓姐姐自己獨立完成洗澡這個項目。雖然這個改變的過程不那麼容易,媽媽也曾中途想要衝進去幫忙,但被育兒師喬趕出來了。結果是令人欣慰的,十分鐘後,姐姐麥迪自己洗完澡出來了。由此可見,孩子的意見需要被聽見並得到回應,孩子也沒有家長想像的那樣“無能”,很多事情他們是可以自己做到的,反而是家長們妨礙了孩子成長的空間。作為家長,需要相信自己孩子的能力。

第五、讓孩子嘗試自己做決定。可以安排一次購物,買孩子自己選擇的、喜歡的衣服,而不是媽媽幫忙做出決定。這個過程不但可以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自己是有選擇的能力和權利的,同時,媽媽也該意識到孩子長大了,有她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終於,姐姐麥迪學會了自己洗澡、刷牙、疊被子、收拾房間……,那張紙上的“×”也慢慢地變成了“√”,全家人都很開心,麥迪也為自己感到自豪,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但是要注意的是,規則與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這些積累已久的不良行為習慣在日後肯定還會出現,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建立規則,讓孩子自己做出選擇,並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作為爸爸,除了要賺錢養家之外,還要多抽出時間來陪陪孩子。遇到矛盾與衝突時請遵循以下原則:先停下來——想一想——然後做出改變。

上面這個孩子絕不是個例,而是很多現代家庭中的常見現象的放大。家庭過於溺愛孩子,忽視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不但會造成上學以後的一系列麻煩,而且會影響孩子的性格、行為習慣、責任感等的養成。

因此,家長們需要放開手,做一個“懶”家長,切忌不要凡事包辦,別怕孩子做的不好,只要他有意願去嘗試,只要在安全範圍內,就放手讓他獨立去做。哪怕做的不好會出錯,沒關係,他會在不斷的嘗試中汲取經驗。父母可以給予一些幫助,但絕對不是代勞,剝奪孩子成長的機會。

本文部分內容摘取真人秀《Super Nanny》

《 Super Nanny》(超級保姆)簡介:

《Super Nanny》是紅遍歐美的兒童教育電視節目,真人秀。沒有嘩眾取寵的情節,俊男美女的亮相,有的是引起共鳴的教導頑劣孩童秘方。

真人秀主角Jo Frost是英國人,在英國和美國是家喻戶曉的全能保姆(Super Nanny)。從事全職保母15年,閱兒無數,從實際經驗悟出處理問題兒童方法,著書立說,並親往出事家庭講解及示範,成為水深火熱中父母的救星。

本文版權歸家長口袋所有

家長口袋是以擇校為重點切入,提供更多家庭教育類內容與線下精彩親子活動,旨在幫助適齡家庭清晰如何提升寶貝全方位能力。歡迎大家關注家長口袋(ID: jiazhangkoudai)。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