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余惠勇:一生只做一件事

余惠勇身材魁梧, 梳著小辮, 常年一身寬鬆中山套裝打扮, 乍看之下酷似電視劇《餘罪》中的傅老大, 不怒自威, 頗有幾分江湖老大的味道。

其實他的真實身份是水果連鎖企業百果園的創始人兼董事長, 而非刀刃上舔血的“江湖大佬”。

縱橫變幻莫測的商場二十幾年, 靠的是真才實學和家傳祖訓, “燒香買進, 磕頭賣出;買不完的便宜, 賣不完的貴;只有買錯, 沒有賣錯;賺錢順著算, 虧錢倒著算;不要寅吃卯糧;家財萬貫, 不如薄技在身……”

生鮮電商“烽煙四起”

余惠勇喜歡藝術, 尤其鍾情於繪畫, 懂得白紙易畫、成品難改的道理。 哪怕是談論水果經營, 他也會像畫家在談藝術一樣, “把簡單變為複雜是專家, 把複雜變為簡單是大家, ‘一’的力量很強大。 ”

“專注”是他行走江湖的秘訣。 他說, “我覺得我是一個狙擊手, 一生只玩一把槍。 ”這把槍就是生鮮水果。 但專注並不代表一成不變,

在繪畫與商場自由切換多年, 他身上既有雲淡風輕的沉著, 也有快刀斬亂麻的審時度勢。

2015年伊始, 尤其是馬雲在雲棲大會上提出“新零售”後, 生鮮行業烽煙四起, 經歷了多輪洗牌。 BATJ更是早早在賽道上埋下了棋子, 阿裡巴巴投資了易果生鮮, 隨後又將孵化了2年的盒馬鮮生推到了前臺, 一年時間已火速開設了13家門店;京東投資了天天果園;騰訊投資了每日優鮮;百度投資了中糧我買網。

面對來勢洶洶且財大氣粗的BATJ, 余惠勇意外地沒有表現絲毫怯懦, 他說“兩年前我和做零售的同行去探討, 也都預測到了兩年之後的今天整個零售業會有大的變革。 那個時候我就認為天塌下來我不怕, 有高個子頂著。 高個子是傳統的商超,

他們受衝擊比較大。 而我們相當於是趴在地上的野草。 ”

為此, 2016年他收購了生鮮O2O平臺一米鮮, 這被他視為下得最好的一步棋。 “這步棋走得非常好。 ”他直言。

其實早在暴風雨來臨前, 他就搭好了棚子“避雨”, 自然不會沾濕衣裳。 2008年, 電商的熱潮還只是慢火余溫, 余惠勇慧眼度時事, 快人一步成立電商部門, 即網上百果園。 嘗試過很多模式, 比如掃樓地推, 送貨到樓, 使用同城快遞的方式送貨, 但這些模式最終都沒有實現盈利。

於是新零售之風吹得正猛的時候, 余惠勇就明確表態, “30%絕對是生死抉擇, 必須要占住, 如果不擁抱新零售肯定會被淘汰。 ”與此同時, 果斷將百果園的線上線下打通, 在百果園2016~2020年五年規劃中, 更是將實現線上線下融合作為首要目標。

視褚時健為偶像的他, 開闢了另一條人煙罕至的路徑。 多年前便在水果業的源頭種植上佈局, 不僅引進了日韓高檔梨的種籽, 在山東、四川等氣候適宜的地區進行推廣種植, 而且與當地的果農簽訂了包銷台同, 僅用了兩年多時間, 中國自產的高檔梨一一豐水梨就一舉攻佔了深圳市的高檔梨市場。

資本的青睞是他的底氣來源。 幾天前, 百果園完成了第三輪融資, 金額高達15億元, 投資機構包括中金智德領投, 基石資本、中植資本、中金匯融、越秀產業基金、源碼資本、深創投等。

百果園前兩輪融資, 分別是2015年A輪4億元和2016年Pre-B輪融資。 值得一提的是, 百果園發佈了無人零售產品“百果盒子”。

農大高材生的商海浮沉

余惠勇如今的淡定, 是過往大起大落人生經歷造就的。

1968年, 他出生在有著中國最大煉銅廠的江西德興, 但選擇了江西農業大學的農業蔬菜專業。 大學畢業時, 由於井岡山實習期間在推廣食用菌上取得了不斐的成就, 頗受江西農科院的一位領導的賞識和器重, 這位領導還專門到江西農大把他分配到江西農科院, 專門搞食用菌研究和開發。

剛進入江西農科院的時候, 他幹得特別賣力, 承包了食用菌基地, 當上了食用菌廠的廠長。 短短一年的時間, 就把一個原來瀕臨生存危機的基地搞得生機勃勃, 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同時也掘到了自己的人生滿滿的第一桶金20萬元。

口袋裡揣著20萬, 心也開始躁動起來。 1992年,改革開放大潮襲來,深圳的造富神話刺激著大眾的神經,再加上在深圳的高中同學使勁鼓動,余惠勇下海經商的念頭就像春日裡的一顆種子,逐漸冒出頭直到生根發芽。

於是他再也坐不住,迅速向單位申請停薪留職,隨後打點行李帶承包所得的20萬元南下闖深圳。

剛到深圳的第一件事,他便傾囊而出,把20萬全投入到洶湧澎湃的股市,這毫無章法的孤注一擲,自然沒有上演“瞎貓逮著死耗子”的童話。不到一年時間,整個股票市場由高歌猛進而變得節節敗退,一場“浩劫”下來,余惠勇虧掉一半的錢。

經此一役,他旋即進軍運輸行業。這次他學聰明了,做了大量調查論證才入局,然而還是太“嫩”了,最後無功而返,賠了夫人又折兵,南下闖蕩的資本就此在兩場“豪賭”中耗盡。

既然彈盡糧絕,那就只能回家了。1994年,余惠勇囊空如洗地打道回府,回到了江西農科院。故地重遊的滋味並不好受,精神上的壓力直逼過來,習慣了深圳開放的經濟環境,他一時之間無法適應體制內的單位。

血氣方剛的年紀,再加上不甘平凡的心,重回深圳廝殺便提上日程。這時,深圳的同學打電話告訴他深圳已經有淨菜上市。其實余惠勇在離開深圳前,曾策劃了一個行銷淨菜的項目,只是多方奔走無果後,才無奈放棄。如今有機會如願,自然不會錯過。

1995年,他再次辭職南下深圳,為了不給自己迴旋的餘地,甚至斷掉了自己的後路——砸掉了鐵飯碗。相比上次的意氣風發,這次顯得有些落魄,口袋裡只有400元,到了深圳,身上只剩60元錢。

他也沒有給自己時間去傷春悲秋,一下火車直奔目的地——同學口中提到的那家賣淨菜的新保康蔬菜公司。很幸運的是,他立即被錄用,不久又當上了淨菜行銷部經理。後來,他又跳槽到愛地集團,事業上逐漸平步青雲。

只不過,余惠勇並不是那種安於現狀的人。2001年,他辭職出來單幹,押上了自己闖蕩深圳數年積累的全部家底,成立了深圳市百果園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同年12月,開始著手籌備啟動百果園特許連鎖專賣店。

從此之後,一直在水果這條賽道上奔跑,“一生只做一件事,一心一意做水果”。

作者:唧唧

1992年,改革開放大潮襲來,深圳的造富神話刺激著大眾的神經,再加上在深圳的高中同學使勁鼓動,余惠勇下海經商的念頭就像春日裡的一顆種子,逐漸冒出頭直到生根發芽。

於是他再也坐不住,迅速向單位申請停薪留職,隨後打點行李帶承包所得的20萬元南下闖深圳。

剛到深圳的第一件事,他便傾囊而出,把20萬全投入到洶湧澎湃的股市,這毫無章法的孤注一擲,自然沒有上演“瞎貓逮著死耗子”的童話。不到一年時間,整個股票市場由高歌猛進而變得節節敗退,一場“浩劫”下來,余惠勇虧掉一半的錢。

經此一役,他旋即進軍運輸行業。這次他學聰明了,做了大量調查論證才入局,然而還是太“嫩”了,最後無功而返,賠了夫人又折兵,南下闖蕩的資本就此在兩場“豪賭”中耗盡。

既然彈盡糧絕,那就只能回家了。1994年,余惠勇囊空如洗地打道回府,回到了江西農科院。故地重遊的滋味並不好受,精神上的壓力直逼過來,習慣了深圳開放的經濟環境,他一時之間無法適應體制內的單位。

血氣方剛的年紀,再加上不甘平凡的心,重回深圳廝殺便提上日程。這時,深圳的同學打電話告訴他深圳已經有淨菜上市。其實余惠勇在離開深圳前,曾策劃了一個行銷淨菜的項目,只是多方奔走無果後,才無奈放棄。如今有機會如願,自然不會錯過。

1995年,他再次辭職南下深圳,為了不給自己迴旋的餘地,甚至斷掉了自己的後路——砸掉了鐵飯碗。相比上次的意氣風發,這次顯得有些落魄,口袋裡只有400元,到了深圳,身上只剩60元錢。

他也沒有給自己時間去傷春悲秋,一下火車直奔目的地——同學口中提到的那家賣淨菜的新保康蔬菜公司。很幸運的是,他立即被錄用,不久又當上了淨菜行銷部經理。後來,他又跳槽到愛地集團,事業上逐漸平步青雲。

只不過,余惠勇並不是那種安於現狀的人。2001年,他辭職出來單幹,押上了自己闖蕩深圳數年積累的全部家底,成立了深圳市百果園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同年12月,開始著手籌備啟動百果園特許連鎖專賣店。

從此之後,一直在水果這條賽道上奔跑,“一生只做一件事,一心一意做水果”。

作者:唧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