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個與世隔絕的雲南寨子,一個男人可娶5個老婆!

一個男人可以娶5個老婆

懵懂女孩十二三歲就當媽

因難產死亡的婦女

會被剖腹取出嬰兒後掛上十字架

一般村民自然死亡後

就在土坑裡面部朝下蓋點草埋葬

……

這些習俗聽起來不可思議

雖然不太相信, 但一直保留至今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布朗山

一個叫作曼邦三隊的寨子

所謂的寨子

如同草堆一樣雜亂無章的

堆在斜坡上的茅草棚

這一群體型矮小

身穿五顏六色各式服裝的男女

讓人看了眼前一驚

那天正趕上拉祜族傳統的新年節

村支書岩香兒介紹

這些人之所以留在寨子裡

他提前了3天來做工作

男女怯怯地縮在一邊蹲在地上

看到食物才半信半疑的站了起來

幾名老人扯開喉嚨一陣叫喚後

馬上就有60多人從四面八方圍了過來

只要接到邊防武警遞過來的食物

就大口大口地狼吞虎嚥

一個“頭人模樣”的年長男子經岩香兒帶領

來到邊防武警面前

向大家炫耀:“他有5個女人”

這個寨子共有17戶67口人

由於自古以來與世隔絕

也沒有一條路通向外界

衣服幾乎全靠扶貧單位捐贈

晚上睡覺從來不用被子, 就躺在樓板上

裡面漆黑一片, 只有一絲光亮

除了幾口人圍著的一個火塘

就再也看不到什麼東西

他們幾乎不與外界通婚

男女孩子到十二三歲自發住一起成為“夫妻”

有的20歲左右就生下幾個孩子

寨子的67人沒有一個人有身份證

也沒有一對夫婦辦理過結婚手續

自古以來沒有一個人讀過書

幾乎都說不出自己的年齡

這裡的人會在頭頂留一小撮頭型

由於沒有上醫院看病的習慣

頭上留的那一小撮頭髮是用來“鎮痛”的

每次病痛難忍

就將頭上那一撮頭髮揪下兩根

以減輕痛感

當時全寨人唯一會服用的藥物就是頭痛粉

因此生下的小孩成活率很低

自然死亡後

就在土坑裡面部朝下蓋點草埋葬

這裡的人生下男孩一般取名“甲鐵”

女孩則取名“納鐵”

真正能夠區分

幾個孩子名字的只有他們的父母

一般不讓外人知道

原始狀態何以保留至今

猛海縣外辦的一份材料顯示

2002年曾將全村群眾

集體搬遷到離公路較近地段

建蓋了16棟符合拉祜族習慣的幹欄式木板樓

但村民還是習慣了原來的生活

有14戶人家將耕牛變賣

將房屋和水管拆除換酒錢後

陸續回到了深山中的寨子

據寨子的"頭人"介紹

之所以不願意在搬遷後的新寨子生活

主要是怕"外面的人偷他們的東西"

還有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生活方式

卻依然一直存在于雲南

結婚要剃光頭,離婚要請客

除了未婚女子

拉祜族男女都有剃光頭的習俗

尤其是已婚婦女

只在禿禿的頭頂留一綹頭髮

被稱為“魂毛”,用來表示男女之別

即使在今天

仍然有保留剃髮的習俗

拉祜女人的包頭也是一種奇觀

用3米多長的黑色包頭巾纏頭

根據他們的習俗,提出離婚的一方

要備辦豐盛的酒席請客,客人不必送禮

這種帶有“懲罰”性質的習俗

在於告誡年輕人在選擇物件時要慎重

一旦結婚,就要做到終生相愛

希望雙方今後不要相互仇視的意義

胎盤定一生

通常把胞衣埋藏在母親的床下或是門檻下

並嚴防蟲蟻叮食

如果孩子的皮膚出現紅斑

人們就會認為是胞衣受到了侵擾

大人就在埋胞衣的地方打一個洞

注入滾燙的開水,然後再把洞口小心地封好

一生的幸福安危都和胞衣相關

沒有眉毛才是最美

西雙版納猛臘縣瑤山上的藍靛瑤族婦女

視無眉毛為美

從十四五歲起開始拔眉

拔眉毛時先在眉間抹點灰

然後用兩根線在眉間搓撚

使眉毛裹線上中拔出

喜歡半夜搬家的民族

大理祥雲縣的苗族有一種習俗

——半夜搬家

據說苗族這一行為起初是為了

躲避財主催租逼債

如今已成為一項富有情趣的傳統習俗

耳洞趕上耳朵大的民族

在基諾山寨,男女都戴耳環

而且耳環眼比較大,初見時令人吃驚

原來,耳環眼孔的大小

是基諾人勤勞與否的象徵

基諾族也叫崇敬舅舅的民族

出嫁的女子如果沒有舅舅

需要找棵榕樹認作舅舅才可以結婚

求愛方式:戀人"活埋"

傈僳族男女青年在同伴的幫助下

挖一個沙坑,將意中人抬入“埋葬”

唱喪歌,跳喪舞,取鬧後將意中人拉出

他們認為,通過這一活動

一來表示戀人間感情的真摯與深厚

二來可以將附在意中人身上的“死神”埋掉

使意中人健康長壽

或許這些行為很費解

但至少他們帶著一顆純粹的心在生活

也是最適合他們的生活

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了他們

會發現這也是一種別樣之美

他們幾乎不與外界通婚

男女孩子到十二三歲自發住一起成為“夫妻”

有的20歲左右就生下幾個孩子

寨子的67人沒有一個人有身份證

也沒有一對夫婦辦理過結婚手續

自古以來沒有一個人讀過書

幾乎都說不出自己的年齡

這裡的人會在頭頂留一小撮頭型

由於沒有上醫院看病的習慣

頭上留的那一小撮頭髮是用來“鎮痛”的

每次病痛難忍

就將頭上那一撮頭髮揪下兩根

以減輕痛感

當時全寨人唯一會服用的藥物就是頭痛粉

因此生下的小孩成活率很低

自然死亡後

就在土坑裡面部朝下蓋點草埋葬

這裡的人生下男孩一般取名“甲鐵”

女孩則取名“納鐵”

真正能夠區分

幾個孩子名字的只有他們的父母

一般不讓外人知道

原始狀態何以保留至今

猛海縣外辦的一份材料顯示

2002年曾將全村群眾

集體搬遷到離公路較近地段

建蓋了16棟符合拉祜族習慣的幹欄式木板樓

但村民還是習慣了原來的生活

有14戶人家將耕牛變賣

將房屋和水管拆除換酒錢後

陸續回到了深山中的寨子

據寨子的"頭人"介紹

之所以不願意在搬遷後的新寨子生活

主要是怕"外面的人偷他們的東西"

還有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生活方式

卻依然一直存在于雲南

結婚要剃光頭,離婚要請客

除了未婚女子

拉祜族男女都有剃光頭的習俗

尤其是已婚婦女

只在禿禿的頭頂留一綹頭髮

被稱為“魂毛”,用來表示男女之別

即使在今天

仍然有保留剃髮的習俗

拉祜女人的包頭也是一種奇觀

用3米多長的黑色包頭巾纏頭

根據他們的習俗,提出離婚的一方

要備辦豐盛的酒席請客,客人不必送禮

這種帶有“懲罰”性質的習俗

在於告誡年輕人在選擇物件時要慎重

一旦結婚,就要做到終生相愛

希望雙方今後不要相互仇視的意義

胎盤定一生

通常把胞衣埋藏在母親的床下或是門檻下

並嚴防蟲蟻叮食

如果孩子的皮膚出現紅斑

人們就會認為是胞衣受到了侵擾

大人就在埋胞衣的地方打一個洞

注入滾燙的開水,然後再把洞口小心地封好

一生的幸福安危都和胞衣相關

沒有眉毛才是最美

西雙版納猛臘縣瑤山上的藍靛瑤族婦女

視無眉毛為美

從十四五歲起開始拔眉

拔眉毛時先在眉間抹點灰

然後用兩根線在眉間搓撚

使眉毛裹線上中拔出

喜歡半夜搬家的民族

大理祥雲縣的苗族有一種習俗

——半夜搬家

據說苗族這一行為起初是為了

躲避財主催租逼債

如今已成為一項富有情趣的傳統習俗

耳洞趕上耳朵大的民族

在基諾山寨,男女都戴耳環

而且耳環眼比較大,初見時令人吃驚

原來,耳環眼孔的大小

是基諾人勤勞與否的象徵

基諾族也叫崇敬舅舅的民族

出嫁的女子如果沒有舅舅

需要找棵榕樹認作舅舅才可以結婚

求愛方式:戀人"活埋"

傈僳族男女青年在同伴的幫助下

挖一個沙坑,將意中人抬入“埋葬”

唱喪歌,跳喪舞,取鬧後將意中人拉出

他們認為,通過這一活動

一來表示戀人間感情的真摯與深厚

二來可以將附在意中人身上的“死神”埋掉

使意中人健康長壽

或許這些行為很費解

但至少他們帶著一顆純粹的心在生活

也是最適合他們的生活

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了他們

會發現這也是一種別樣之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