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濟南政協委員建言:千佛山景區可探索免費開放

11日, 濟南市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舉行大會發言, 這是濟南的黨政領導與政協委員直面交流的重要平臺、政協委員參政議政的重要形式和各界別政協委員建言獻策的“直通車”。 15位濟南市政協委員圍繞經濟發展、城市治理、文化品牌塑造等問題建言獻策。

用全域旅遊理念

統籌旅遊產業發展

近年來, 旅遊業在濟南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 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 九三學社濟南市委副主委付修琍代表九三學社濟南市委員會發言時就提到, 濟南市的旅遊業發展總量不強, 2016年全省旅遊零售總額占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6%,

青島占比35%, 濟南僅為22%;旅遊產業發展也不足, 泉城特色彰顯不夠;此外, 全域旅遊觀念也亟需提升。

為此, 付修琍建議, 應該以全域旅遊理念統籌旅遊產業發展, 促進旅遊管理體制機制創新, “全域旅遊要求把整個城市作為一個功能完善的旅遊目的地來統籌規劃建設, 突出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用共建, 實現從‘旅遊城市’向‘城市旅遊’轉型。 ”

如果說正在建設中的CBD能夠集中體現濟南的經濟發展水準, 那麼哪裡可集中體現泉水特色呢?付修琍建議, 要加快建設泉城國際旅遊標誌區, 成立泉城國際旅遊標誌區改造提升工作領導機構, 弘揚泉水文化, 突出泉城特色,

維護泉城生態環境, 挖掘“泉城濟南”品牌, 促進濟南的文化旅遊, 建設“泉水CBD”。

每年的千佛山三月三山會, 都會引來成千上萬的遊客參與。

打造文化品牌要用好

泉水詩詞兩張王牌

在11日的大會發言中, 多位委員都提到了泉水的保護和利用問題。 的確, 泉水是濟南的靈魂,

濟南要打造文化品牌, “泉水”絕對是一張王牌。

民進濟南市委員會提出的建議是打造文化產業新格局, 塑造泉城文化大品牌。 對此, 民進濟南市委副主委徐琳表示, 濟南要用好泉水、詩詞兩張王牌。 “用泉水織網, 用詩詞引線, 以四季為階段, 打造泉水與街巷、泉水與名士、泉水與美食、泉水與文化四個主題的系列活動。 ”

還要發展泉水民居客棧, 打造泉水街巷精品路線, 規劃環城河畔的景觀、餐飲服務業聚集的休閒生活帶, 打通南山泉水涵養區和北部溫泉區的深度文化旅遊體驗。 通過多種形式, 形成以泉為核心的城市品牌, 扮靚濟南通往世界的文化名片。

此外, 徐琳還建議根據濟南市的文化產業資源、區位優勢等因素,

重點打造四種類型定位的文化產業聚集群。

在東部可以著力打造動漫、遊戲產業聚集區, 形成集編劇、技術開發、生產、延伸產品於一體的產業聚集群, 每年主辦動漫產業展示、交易、融資路演活動, 將濟南打造成為在全國有影響的區域動漫產品交易中心;在長清片區著力打造影視產業基地;在濟南中部地區著力做強做大民間收藏文化市場, 充分發揮濟南的藏家和藏品優勢, 完善評估、交易、拍賣、金融等配套平臺, 打造國內有影響力的民間收藏市場品牌。 “還可以著力打造設計產業園區, 聚集從事平面設計、產品設計、環藝設計、服裝設計、文創產品開發的企業與個體, 完善展覽、業務輸出等產業鏈, 形成具有濟南標誌的設計文創品牌。

城市建設理念

要從“管理”轉為“治理”

一座城市要想吸引人, 不僅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還應該有著現代化的城市治理水準。 濟南市政協委員、山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李軍就提到了這一方面。

李軍認為, 近年來, 為了提升濟南的形象, 濟南採取了創建衛生城市、文明城市以及治霾治堵、拆違拆臨等一系列舉措, 目前已初見成效。 “但我認為, 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 還需要我們真正把城市建設的理念由‘管理’轉變為‘治理’, 著重做好治理的多元化、系統化、智慧化、法治化和人文化五方面工作, 才能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的現代化水準, 使濟南的城市治理工作更加科學、更加高效、更加有序、更加便民。 ”

“事實證明,過去僅僅依靠政府大包大攬的社會管理方式已經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應當在黨委統一領導下,形成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多元協同共治新格局。”李軍表示。

李軍認為,城市管理應該構建起系統化的格局。“城市治理必須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等職能,發揮協同聯動效應,扭轉各部門單打獨鬥的局面。”他表示,要實施部門協同聯動,系統謀劃城市規劃建設,舊城區改造提升尤其是新城區建設要切實做到“先規劃、後造城”,科學佈局現代城市功能,把握好現代經濟業態,前瞻佈局城市主體功能。

此外,大資料、雲計算等現代科技為建設智慧城市、實現城市治理的數位化、精准化創造了有利條件,互聯網、雲計算等新興技術逐漸滲透到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要結合濟南的實際,善於運用大資料等資訊手段,探索完善現代城市治理的有效運行機制,實現城市治理的數位化、精細化。”李軍說。

編輯:小明

齊魯壹點用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事實證明,過去僅僅依靠政府大包大攬的社會管理方式已經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應當在黨委統一領導下,形成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多元協同共治新格局。”李軍表示。

李軍認為,城市管理應該構建起系統化的格局。“城市治理必須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等職能,發揮協同聯動效應,扭轉各部門單打獨鬥的局面。”他表示,要實施部門協同聯動,系統謀劃城市規劃建設,舊城區改造提升尤其是新城區建設要切實做到“先規劃、後造城”,科學佈局現代城市功能,把握好現代經濟業態,前瞻佈局城市主體功能。

此外,大資料、雲計算等現代科技為建設智慧城市、實現城市治理的數位化、精准化創造了有利條件,互聯網、雲計算等新興技術逐漸滲透到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要結合濟南的實際,善於運用大資料等資訊手段,探索完善現代城市治理的有效運行機制,實現城市治理的數位化、精細化。”李軍說。

編輯:小明

齊魯壹點用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