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亞馬遜GO無人店:隨便拿隨便放,價格弄錯算我輸

亞馬遜GO無人店於今日(1月22日)在美國西雅圖開放, 亞馬遜在五年前就開始研究無人店技術, 早在2016年12月, 亞馬遜GO對亞馬遜西雅圖公司內部員工開放, 經過14個月的內部測試, 今天, 亞馬遜GO正式對外開放運營。

一、亞馬遜GO無人店的購物模式

亞馬遜GO系統主要運用了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感測器融合(sensor fusion)、深度學習演算法來實現一個完全不需要收銀員的無人店。 對此, 普華永道(PwC)提供了亞馬遜GO的技術流程。

1、首先, 顧客手機中的亞馬遜GO APP可以和店內的藍牙信標網路進行通訊, 而店內密集的藍牙信標網路可以把顧客的位置精確到半米之內, 因此, 通過藍牙信標就能分辨出誰的移動設備是離貨架最近的。

2、其次, 當一個商品被拿走或是被放回時, 貨架上的攝像頭和重量感應器可以監測到商品的圖像、重量資訊, 並將這些資訊輸入其人工智慧系統, 而店內的人工智慧系統可以通過這些資料還有商品放置的位置來推測出是什麼商品被放置或是被拿走了。

而具體的購物流程是這樣的, 首先, 顧客要進入亞馬遜GO中購物, 需要在手機上下載一個亞馬遜Go APP, 並且在APP內綁定亞馬遜帳戶。 這個APP會提供一個二維碼, 進入商店需要掃描該二維碼。

店內有大量攝像頭還有感應器, 在無人店的天花板上, 有多個角度不同的筆記本大小的單孔徑攝像設備, 每個設備監控無人店的一個區域。

當顧客流覽商品時, 他們從貨架上拿下的貨物都會被自動加入APP的虛擬購物車, 但是如果顧客拿下商品後, 又不想要了, 直接再放回貨架就可以了, APP會在虛擬購物車裡自動加減商品。

整個無人店也沒有推車, 顧客將想買的產品直接放入購物袋, 離開的時候, 直接拿著購物袋走出無人店就可以了, 顧客所拿貨物的總價會通過他們的亞馬遜帳戶直接結算。

無人店的品類範圍介於加油站便利店和一個小超市之間。 無人店中有一部分是全食“365”品牌的產品,店內商品包含冷藏飲料、巧克力、其他零食,還有一些素食食品。不過,店裡沒有散裝的水果,所有生鮮產品都封裝在塑膠盒中,盒上都標有條碼。

據亞馬遜GO副總裁Gianna Puerini說,無人店針對的是需要快速獲取食物的人群,而在西雅圖員工內測的過程中,有很多時候,整個購物過程都不足一分鐘。

在最早期的時候,亞馬遜組建了一個團隊,專門負責審查無人店中的監控錄影,確保整個系統運轉正常。經過一年時間的調試,系統已經運行正常了,甚至,在2017年11月,亞馬遜還曾讓三個員工打扮成皮卡丘的模樣進無人店購物,企圖糊弄監控系統,但是系統準確地算出了這三個毛茸茸的顧客的購物金額。

Puerini說無人店系統的準確率非常高,不太可能出錯,但是如果出現錯誤,可以在亞馬遜GO的APP上面劃掉錯算進去的物品的花費。

二、延遲開放一年的原因

2016年12月,亞馬遜GO就開始對西雅圖公司的內部員工開放,而亞馬遜當時準備在2017年年初對公眾開放亞馬遜GO,最後推遲了一年才正式開放,據多個外媒的調查採訪來看,其中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第一,亞馬遜GO系統在初期時還非常不穩定。根據《華爾街日報》的消息,亞馬遜GO在測試初期,當店內的顧客太多的時候,系統會崩潰,而除此之外,初期時,系統在辨認相似外形的產品時,也會出現一些問題。而根據熟悉亞馬遜GO的一位工程師說,亞馬遜一開始做這個無人店時,花費了很多精力在調整電腦視覺演算法上,主要是為了讓系統在跟蹤顧客購物時能更加穩定可靠。

第二,原本亞馬遜GO對外開放只是為了收集資料,而在對內測試的過程中,亞馬遜發現內部資料已經足夠系統進行學習,所以後來就放棄了對外開放試運營的計畫。

根據亞馬遜GO的技術副總裁Dilip Kumar說,亞馬遜GO之所以會延遲對外開放是因為一開始公司認為我們的深度學習演算法所需要的資料太大,如果只是對亞馬遜內部員工開放,所產生的資料可能會不足,所以原本打算對內試運營一小段時間之後就對公眾開放,但是後來我們發現僅僅只是西雅圖公司的員工所提供的資料就已經足夠多,我們的系統通過內部員工的測試已經學習到了任何需要學習的東西。

因此,我們沒有必要著急對外開放無人店,所以我們用了充足的時間來“學習”,等到一切都很穩定了,現在,無人店才對外開放。

三、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亞馬遜GO開放後,引發了網上的大量討論,主要熱點有兩個:

討論熱點1:亞馬遜的這個新零售概念,未來是否會推廣到之前收購的全食超市(Whole Foods)中。

亞馬遜稱目前沒有計劃將這套系統運用在自己收購的全食超市中。

同時,據弗雷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的首席分析師Brendan Witcher表示:我不認為亞馬遜的這一套無人店技術會運用到全食超市中,因為一個品類很全的超市通常包含大量品類的商品,大概38000個類目,要做到這樣太困難了,亞馬遜GO和大超市的規模和商品種類相差甚遠。

討論熱點2:亞馬遜GO的出現,會不會讓上百萬的工作消失。

根據美國勞工部(Department of Labor)的統計,截至2016年5月,超過350萬美國人擔任收銀工作,其中近90萬人在雜貨店工作。雖然亞馬遜GO無人店確實增加招聘了一些工作人員,但根據去年Quartz的一份報告,這份報告對整個零售行業的就業資料進行了分析,發現亞馬遜新增的招聘人數不能抵消因其造成的整體零售業失業率。

推特上關於大批收銀員將會失業的討論也是最多的。

亞馬遜稱,無人店不是為了取代零售工作人員,而是為了提供更多便利,因為有時候商店裡會出現排隊結帳的情況,而街角小商店也時常人滿為患。

還有一部分線民擔心如果沒有了人與人的溝通,以後的購物體驗會變得很差。

而且亞馬遜稱,店內不是完全沒有店員,首先需要有擺貨的工作人員,其次,店內還會有專門人員幫助顧客解決相關技術問題,還有在店內遊走的工作人員來幫助顧客找到想要買的商品。

有意思的是,亞馬遜聲稱暫時不打算開更多的亞馬遜GO無人店,但是根據外媒報導,在2017年5月份,亞馬遜發佈了一份亞馬遜GO的高級房地產經理的工作,工作職責包括為亞馬遜GO選址和提供戰略性房地產計畫等。這也意味著亞馬遜應該早有無人店開店計畫。

四、線上線下兩不耽誤

亞馬遜作為全世界零售行業的巨頭,線上獲得巨大用戶群的同時,花費巨大精力來鑽研無人店技術,第一家亞馬遜Go經過了14個月的內部測試才對公眾開放,相比現在已經很常見的超市里的自助結帳系統,亞馬遜利用高成本的攝像頭、感測器等,想要打造無人店的極致用戶體驗的意圖比較明顯。

無人店的品類範圍介於加油站便利店和一個小超市之間。 無人店中有一部分是全食“365”品牌的產品,店內商品包含冷藏飲料、巧克力、其他零食,還有一些素食食品。不過,店裡沒有散裝的水果,所有生鮮產品都封裝在塑膠盒中,盒上都標有條碼。

據亞馬遜GO副總裁Gianna Puerini說,無人店針對的是需要快速獲取食物的人群,而在西雅圖員工內測的過程中,有很多時候,整個購物過程都不足一分鐘。

在最早期的時候,亞馬遜組建了一個團隊,專門負責審查無人店中的監控錄影,確保整個系統運轉正常。經過一年時間的調試,系統已經運行正常了,甚至,在2017年11月,亞馬遜還曾讓三個員工打扮成皮卡丘的模樣進無人店購物,企圖糊弄監控系統,但是系統準確地算出了這三個毛茸茸的顧客的購物金額。

Puerini說無人店系統的準確率非常高,不太可能出錯,但是如果出現錯誤,可以在亞馬遜GO的APP上面劃掉錯算進去的物品的花費。

二、延遲開放一年的原因

2016年12月,亞馬遜GO就開始對西雅圖公司的內部員工開放,而亞馬遜當時準備在2017年年初對公眾開放亞馬遜GO,最後推遲了一年才正式開放,據多個外媒的調查採訪來看,其中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第一,亞馬遜GO系統在初期時還非常不穩定。根據《華爾街日報》的消息,亞馬遜GO在測試初期,當店內的顧客太多的時候,系統會崩潰,而除此之外,初期時,系統在辨認相似外形的產品時,也會出現一些問題。而根據熟悉亞馬遜GO的一位工程師說,亞馬遜一開始做這個無人店時,花費了很多精力在調整電腦視覺演算法上,主要是為了讓系統在跟蹤顧客購物時能更加穩定可靠。

第二,原本亞馬遜GO對外開放只是為了收集資料,而在對內測試的過程中,亞馬遜發現內部資料已經足夠系統進行學習,所以後來就放棄了對外開放試運營的計畫。

根據亞馬遜GO的技術副總裁Dilip Kumar說,亞馬遜GO之所以會延遲對外開放是因為一開始公司認為我們的深度學習演算法所需要的資料太大,如果只是對亞馬遜內部員工開放,所產生的資料可能會不足,所以原本打算對內試運營一小段時間之後就對公眾開放,但是後來我們發現僅僅只是西雅圖公司的員工所提供的資料就已經足夠多,我們的系統通過內部員工的測試已經學習到了任何需要學習的東西。

因此,我們沒有必要著急對外開放無人店,所以我們用了充足的時間來“學習”,等到一切都很穩定了,現在,無人店才對外開放。

三、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亞馬遜GO開放後,引發了網上的大量討論,主要熱點有兩個:

討論熱點1:亞馬遜的這個新零售概念,未來是否會推廣到之前收購的全食超市(Whole Foods)中。

亞馬遜稱目前沒有計劃將這套系統運用在自己收購的全食超市中。

同時,據弗雷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的首席分析師Brendan Witcher表示:我不認為亞馬遜的這一套無人店技術會運用到全食超市中,因為一個品類很全的超市通常包含大量品類的商品,大概38000個類目,要做到這樣太困難了,亞馬遜GO和大超市的規模和商品種類相差甚遠。

討論熱點2:亞馬遜GO的出現,會不會讓上百萬的工作消失。

根據美國勞工部(Department of Labor)的統計,截至2016年5月,超過350萬美國人擔任收銀工作,其中近90萬人在雜貨店工作。雖然亞馬遜GO無人店確實增加招聘了一些工作人員,但根據去年Quartz的一份報告,這份報告對整個零售行業的就業資料進行了分析,發現亞馬遜新增的招聘人數不能抵消因其造成的整體零售業失業率。

推特上關於大批收銀員將會失業的討論也是最多的。

亞馬遜稱,無人店不是為了取代零售工作人員,而是為了提供更多便利,因為有時候商店裡會出現排隊結帳的情況,而街角小商店也時常人滿為患。

還有一部分線民擔心如果沒有了人與人的溝通,以後的購物體驗會變得很差。

而且亞馬遜稱,店內不是完全沒有店員,首先需要有擺貨的工作人員,其次,店內還會有專門人員幫助顧客解決相關技術問題,還有在店內遊走的工作人員來幫助顧客找到想要買的商品。

有意思的是,亞馬遜聲稱暫時不打算開更多的亞馬遜GO無人店,但是根據外媒報導,在2017年5月份,亞馬遜發佈了一份亞馬遜GO的高級房地產經理的工作,工作職責包括為亞馬遜GO選址和提供戰略性房地產計畫等。這也意味著亞馬遜應該早有無人店開店計畫。

四、線上線下兩不耽誤

亞馬遜作為全世界零售行業的巨頭,線上獲得巨大用戶群的同時,花費巨大精力來鑽研無人店技術,第一家亞馬遜Go經過了14個月的內部測試才對公眾開放,相比現在已經很常見的超市里的自助結帳系統,亞馬遜利用高成本的攝像頭、感測器等,想要打造無人店的極致用戶體驗的意圖比較明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