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經常做噩夢,小心這5大疾病纏身

相信大家都有過做噩夢被驚醒的時候, 老話說“日有所思, 也有所夢”但真的是如此嗎?其實不然, 微醫匯專家表示, 長期做噩夢, 要小心以下5種疾病。

1、心臟病

微醫匯專家表示:噩夢增多與心律不齊和間歇性胸痛存在重要關聯。 更有研究發現, 在頻繁發生噩夢和睡眠糟糕的40~64歲女性中, 胸痛和心律不齊明顯增多。

2、糖尿病低血糖

淩晨睡出了心慌甚至噩夢, 尤其到了冬天, 這種跡象比較明顯的糖尿病患者要警惕低血糖的突襲。

微醫匯專家表示, 冬天是夜間低血糖的高發期, 晝短夜長, 糖尿病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能量補充, 容易發生低血糖。

夜間低血糖一般出現在淩晨1~3點鐘左右, 如果感覺這個時間段會出汗、心慌、做噩夢, 第二天起床以後還會頭痛, 感覺沒睡好、乏力, 都要警惕自己是否出現了夜間低血糖。

3、帕金森病

有研究表明, 如果在快眼動睡眠期常因為噩夢而出現尖叫、哭泣、亂打亂踢等現象, 這些人群罹患帕金森病及其他神經退化性疾病的危險會大大增加。

4、睡眠呼吸暫停

微醫匯專家提醒:如果噩夢增多, 常夢見溺水或窒息等無法呼吸, 最好到醫院檢查是否存在睡眠呼吸暫停的問題。 睡眠呼吸暫停會導致缺氧, 嚴重擾亂深睡眠階段的睡眠品質。

5、焦慮或抑鬱

研究表明, 焦慮症或抑鬱症患者會頻繁做噩夢, 平均每週做3次以上噩夢的人群, 在5年內, 患精神疾病的幾率比正常人高出5.7倍。

微醫匯專家指出:除了頻繁做噩夢要注意, 做夢時手舞足蹈, 甚至會根據夢境說話或運動, 那就更要特別注意, 最好去醫院檢查, 尤其是男性和60歲以上的老年人, 夢見打架就真的在床上亂踢亂動, 夢到逃跑或跳躍就真的跳下床等。

6、藥物也會引起惡夢

微醫匯專家提醒:在服用抗精神病藥、心血管系統藥、抗菌素、抗病毒藥物的患者,

如出現多夢、噩夢的現象很可能是藥物副作用所致, 應及時諮詢醫生是否需要調節藥量或更換藥物。

微醫匯專家指出以下幾種方式可減輕症狀:

1、從容面對生活中的壓力, 有什麼事慢慢來, 調整好生活節奏;

2、仰臥睡覺時, 不要把手放在胸口和肚子上;

3、被子選用重量較輕的;

4、晚上不要吃得太飽。

---------------------

瞭解更多精彩內容請微信關注【微醫匯網路醫學學術會議】公眾號,觀看網路醫學學術會議直播與回播,看知名專家的線上精品課程,用碎片時間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進行自我專業技能的提升。

不要把手放在胸口和肚子上;

3、被子選用重量較輕的;

4、晚上不要吃得太飽。

---------------------

瞭解更多精彩內容請微信關注【微醫匯網路醫學學術會議】公眾號,觀看網路醫學學術會議直播與回播,看知名專家的線上精品課程,用碎片時間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進行自我專業技能的提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