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福建兩位教師獲“馬雲鄉村教師獎” 每人獎10萬

原標題:福建兩位教師獲“馬雲鄉村教師獎” 每人獎10萬

東南網1月22日訊21日晚, 海南三亞, 夜風溫潤, 第三屆馬雲鄉村教師獎頒獎典禮在這裡舉行, 100名鄉村教師獲此殊榮——他們除了可以得到每人10萬元的現金資助, 還有3年的專業技能培訓。 這其中, 就包括來自福建龍岩市武平縣的兩位鄉村教師, 分別是象洞中心學校的謝蘭珍老師和桃溪中學的梁文鋒老師。

我們來認識一下來自這兩位元老師——

【謝蘭珍】

謝蘭珍是武平縣象洞中心學校的一名教師, 也是學校副校長。 自小懷惴教師夢想的他, 於1996年從長汀師範學校畢業,

帶著理想與激情, 放棄優秀畢業生留城的機會, 回到家鄉任教至今。 期間, 他也曾被上級組織動員到外地提拔任用, 也曾再次獲得過進城任教的機會, 但始終選擇了留守。

謝蘭珍說, 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 一直是他的追求。 這些年, 在堅守鄉村教師崗位的同時, 他總是在學習:參加過專科本科的自學考試、閱讀教育教學理論著作、自修多媒體教學技術、參加網路學習與研討。

謝蘭珍坦言, 學習的過程, 收穫更多的卻是困惑, 困惑於教學對教育的背離, 困惑于應試對成長的壓抑。 於是, 身為數學教師的他將突破選在了閱讀。 通過組建班級讀書會, 打造班級圖書角, 開展晨誦午讀、課堂導讀、全班共讀、書信交友、讀書益人等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

帶領孩子們在書海中遨遊。 自此, 他開始了數學老師與閱讀老師的角色融合。

“為了提升自己的閱讀技能, 我自己也和孩子們一起讀兒童文學、讀兒童繪本、讀科普圖書, 還兼讀一些閱讀指導類圖書。 我還參加了中國兒童閱讀論壇、閱讀領航員等培訓及其它一些閱讀指導的網路研討。 ”

謝蘭珍老師和學生在一起

因緣于閱讀, 謝蘭珍與杭州且力公益助學小組一起探索孤苦兒童的幫扶新模式。 作為資助者與受助人的聯接者, 他積極指導孩子使用資助資金, 協助孩子與資助人溝通聯繫, 跟蹤受助孩子的學習生活, 及時為資助者回饋情況並提供資助建議。 通過這樣的聯接, 使資助模式由單一的資金支援擴展為資金、情感的全面支持, 資助人和孩子間建立起親密的家庭夥伴式關係。

隨著閱讀活動的深入, 謝蘭珍也逐漸開始了從閱讀老師到閱讀志願者的延伸。 作為志願者, 他先後幫助8所學校建起了班級圖書角。 作為一名擔當者行動閱讀公益講師,

多次在本校、鄰鎮、鄰縣開展閱讀專題講座, 還承擔了《好玩的科學(五年級)》的原始編創 與二次修訂工作, 現該課程正在一些實驗班級推廣試用。

謝蘭珍說, 留守鄉村的21年, 是他視野不斷開闊, 角色身份不斷延伸的過程, 也是不斷成長的過程。 “我越來越認識到, 不僅要承擔教師之責, 更應擔當社會公民之責。 正如擔當者行動創始人張同慶老師所說:‘社會上抱怨滿天飛, 所有的目指向外界的環境, 學校怎麼不好, 家長怎不好, 政府有什麼問題等等。 沒有一條指責, 是指向自己的內心......我們可以從我們自己開始, 從一點一滴做起, 改變這個世界, 從擔當責任開始!’這就是我堅持的意義和努力的方向。 ”

【梁文鋒】

從參加工作起, 梁文鋒在鄉村中學——桃溪中學從事教育教學 工作已有十五個年頭。

自2002年8月從大學畢業後從教以來, 他多年擔任班主任工作, 2008年至今更是不間斷地連續擔任了9年班主任。

擔任班主任期間, 梁文鋒堅持每天和孩子們一起生活、學習。 “每天都和學生一起, 我就能更好地瞭解學生的各方面的情況,能更細地管理班級。”梁文鋒深知,學生在一些特別的時間段裡,更需要班主任的管理和關心。如今,38歲的他,每天早上5:45起床,6:00到教室督促學生晨讀、上課;18:05還要督促學生進教室晚習,22:10宿舍查鋪、督促學生晚寢……

“我是農村的留守兒童,梁老師的孩子是城裡的‘留守兒童’。”梁文鋒的學生張小加告訴記者,每週,老師有6天待在32個學生身邊,比陪伴自己孩子的時間多得多。

以前,妻子也在桃溪中學工作,每週返校時,讀幼稚園的孩子哭個不停,妻子也跟著哭。如今妻子返城了,二胎也出生了,梁文鋒依然堅守在50公里外的學校。他坦言,自己很難在事業和家庭上尋找到平衡點,因為放不下學生。

古人雲:“身教重於言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梁文鋒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地影響著學生。而多年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梁文鋒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多次被評為“縣教書育人先進工作者”“縣優秀少先隊輔導員”“桃溪鎮教書育人先進工作者”等榮譽。

現場花絮

鄉村教師給馬雲發獎

32歲的鄉村教師王秀麗,在陝甘邊界、寶雞市最貧困山區拓石的第一九年制學校堅守6年,頒獎典禮現場,她給馬雲帶來一張手工的創意獎狀:“最美鄉村教師代言人”。王老師動情地說:“馬老師給鄉村教師發了三年獎,今天我們想給馬老師發個獎。”

湖北南漳縣薛坪鎮遠景小學的姜懷英,和學生一起喝屋簷水、點蠟燭,堅守山區小學27年,她給馬雲送來一張水彩畫,說想代表所有鄉村教師一起說聲“謝謝”。

四川大涼山鄉村教師曲比史古老師,堅守14年,瞞著家裡人拿了5萬塊錢修了當地唯一一座校舍,當說起對不起家人的這一幕,曲比史古淚灑現場。最後,他把具有彝族特色的“英雄帶”送給了馬雲,“根據彝族的傳統,只有彝族人民心目中的英雄才能佩戴。”

頒獎儀式現場

相關連結:

2015年,馬雲公益基金會發起“馬雲鄉村教師計畫”,每年為100名鄉村教師提供總金額為1000萬元的獎金資助和持續三年的專業發展支持。此後,馬雲公益基金會又先後發佈“馬雲鄉村校長計畫”和“馬雲鄉村師範生計畫”,分別計畫在10年內投入約2億元人民幣尋找和支援中國優秀的鄉村校長,以及在10年內投入至少3億元,選拔應屆優秀師範畢業生成為鄉村教師,培養未來的鄉村教育家。

2017年12月1日,阿裡巴巴吹響脫貧的“號角”,宣佈五年投入100億,馬雲還給阿裡所有高管都指派了脫貧任務,其中他自己的任務便是“教育脫貧”。

頒獎典禮舉行的當天中午,馬雲還邀請80多位企業家商討教育脫貧,具體落實鄉村寄宿學校的升級。

我就能更好地瞭解學生的各方面的情況,能更細地管理班級。”梁文鋒深知,學生在一些特別的時間段裡,更需要班主任的管理和關心。如今,38歲的他,每天早上5:45起床,6:00到教室督促學生晨讀、上課;18:05還要督促學生進教室晚習,22:10宿舍查鋪、督促學生晚寢……

“我是農村的留守兒童,梁老師的孩子是城裡的‘留守兒童’。”梁文鋒的學生張小加告訴記者,每週,老師有6天待在32個學生身邊,比陪伴自己孩子的時間多得多。

以前,妻子也在桃溪中學工作,每週返校時,讀幼稚園的孩子哭個不停,妻子也跟著哭。如今妻子返城了,二胎也出生了,梁文鋒依然堅守在50公里外的學校。他坦言,自己很難在事業和家庭上尋找到平衡點,因為放不下學生。

古人雲:“身教重於言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梁文鋒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地影響著學生。而多年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梁文鋒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多次被評為“縣教書育人先進工作者”“縣優秀少先隊輔導員”“桃溪鎮教書育人先進工作者”等榮譽。

現場花絮

鄉村教師給馬雲發獎

32歲的鄉村教師王秀麗,在陝甘邊界、寶雞市最貧困山區拓石的第一九年制學校堅守6年,頒獎典禮現場,她給馬雲帶來一張手工的創意獎狀:“最美鄉村教師代言人”。王老師動情地說:“馬老師給鄉村教師發了三年獎,今天我們想給馬老師發個獎。”

湖北南漳縣薛坪鎮遠景小學的姜懷英,和學生一起喝屋簷水、點蠟燭,堅守山區小學27年,她給馬雲送來一張水彩畫,說想代表所有鄉村教師一起說聲“謝謝”。

四川大涼山鄉村教師曲比史古老師,堅守14年,瞞著家裡人拿了5萬塊錢修了當地唯一一座校舍,當說起對不起家人的這一幕,曲比史古淚灑現場。最後,他把具有彝族特色的“英雄帶”送給了馬雲,“根據彝族的傳統,只有彝族人民心目中的英雄才能佩戴。”

頒獎儀式現場

相關連結:

2015年,馬雲公益基金會發起“馬雲鄉村教師計畫”,每年為100名鄉村教師提供總金額為1000萬元的獎金資助和持續三年的專業發展支持。此後,馬雲公益基金會又先後發佈“馬雲鄉村校長計畫”和“馬雲鄉村師範生計畫”,分別計畫在10年內投入約2億元人民幣尋找和支援中國優秀的鄉村校長,以及在10年內投入至少3億元,選拔應屆優秀師範畢業生成為鄉村教師,培養未來的鄉村教育家。

2017年12月1日,阿裡巴巴吹響脫貧的“號角”,宣佈五年投入100億,馬雲還給阿裡所有高管都指派了脫貧任務,其中他自己的任務便是“教育脫貧”。

頒獎典禮舉行的當天中午,馬雲還邀請80多位企業家商討教育脫貧,具體落實鄉村寄宿學校的升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