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量子“新家族”

隨著由我國主導的人類首次洲際遠距離量子通信試驗的圓滿成功, 一波和“量子”有關的業界新名詞相繼出現。 小編初次看見, 也是一臉懵逼, 簡直不知所云。

幸好現在網路發達, 獲取知識的管道很多, 憑著一顆好奇的心查閱相關資料, 與這些“量子家族”的新成員見了見面。 現在, 我將其中的幾個分享給各位和我同樣有這好奇心的讀者:

1、“墨子號”量子通信衛星:是這次洲際量子通信取得成功的關鍵, 它就是這次資訊傳遞員。 從相關管道可知, 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 “墨子號”量子通信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2、量子金鑰分發:是一種利用量子力學特性來保證通信安全性的技術。 它使通信的雙方能夠產生並分享一個隨機的、安全的金鑰, 來加密和解密消息。 這種性質基於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任何對量子系統的測量都會對系統產生干擾。 協力廠商試圖竊聽密碼, 必須用某種方式測量它, 而這些測量就會帶來可察覺的異常。 通過量子疊加態或量子糾纏態來傳輸資訊, 通信系統便可以檢測是否存在竊聽。 當竊聽低於一定標準, 一個有安全保障的金鑰就可以產生了。

3、BB84協議:BB84協議是最早描述如何利用光子的偏振態來傳輸消息的。 發送者(通常稱為Alice)和接收者(通常稱為Bob)用量子通道來傳輸量子態。 這種技術開始是查理斯·貝內特(Charles Bennett)與吉勒·布拉薩(Gilles Brassard)於1984年發表的論文中提到的量子密碼分發協定, 後來被稱為BB84協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