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於盈眼中的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愛的進行式

2001 年, 時年 70 歲的台積電董事長、臺灣“半導體教父”張忠謀與 57 歲的張淑芬低調完婚, 消息傳出引發了臺灣各界巨大的反響。

對於張忠謀這位傳奇式的人物,

我決定對他和他的夫人做三集訪問, 深入探討他們的洞見與人生。

訪 前

我在邀約採訪的期間, 有一天臺積電的對接連絡人打電話給我, 說張淑芬想發幾個資料給你看一下, 然後跟你通個電話。 我說當然好啊。 當時我正在外地出差的車上, 很快把資料看完後構思了兩個主題, 便打電話給她。

張淑芬一接電話, 就直接切入主題, 問我對她的採訪有什麼設想, 我說可考慮從兩方面切入, 一是人生有幾趟旅程、活出幾輩子的精彩, 以終身學習作為她與張忠謀的共同核心, 探討她在人生中扮演的不同角色;二是愛的進行式, 講述她對於“小家”的愛和對於社會“大家”的愛, 連結討論家庭和慈善, 宣揚愛、傳播愛、分享愛。

她說, “你有做功課, 很好!”接著她用很快的語速和我討論了一堆事情, 並說:“我就是一個非常簡單、快樂的人, 相信你會喜歡我。 ”

訪 中

對張淑芬的採訪安排在張淑芬的畫室進行。 到了採訪現場, 一位衣著樸素、很有禮貌的女孩子為我們開門, 之後才發現原來她是張淑芬的女兒。

她在我們佈置場地時一直給予挑取什麼畫作為背景、媽媽的坐姿、髮型等都各方面的建議, 嗅到濃濃的愛意。

張忠謀的語速較慢, 給人感覺沉穩嚴肅;張淑芬則快人快語, 整個訪談節奏輕快, 笑聲縈繞。

只能加分 不能減分

作為企業巨頭張忠謀的夫人, 張淑芬一直這樣要求和約束自己:只能加分、不能減分!

比如說, 先生不去的地方她也不去, 她在外面不喝酒, 不參加雞尾酒派對, 不參加那種需要盛裝打扮的慈善派對;公司裡需要付錢的東西不能拿回家;待人不能說一句假話。

——這是兩人共同的處事原則和生活態度。

平淡是真

完婚後的張忠謀默默支持妻子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 做義工、畫畫、寫書, 而妻子張淑芬也一直為張忠謀提供溫暖的家庭港灣和對他事業無條件的支持。

兩人過著簡單幸福的生活。 下班後回到家, 張忠謀會看書報、聽音樂、或在跑步機上運動;而張淑芬則會看書、聽音樂或畫畫, 過著安靜的生活。

張淑芬認為,那是世界上很平淡、可是最甜美的時刻。張忠謀說,一個房子沒有張淑芬,就不是一個家,溫馨和諧的家庭生活滲透著平淡而濃厚的愛意。

簡樸生活

他們剛結婚不久張淑芬生日時,張忠謀送給她 99 朵玫瑰花。張淑芬的第一個反應不是這很浪漫,而是問張忠謀,買花用了多少錢。張忠謀回答後,張淑芬就說,這太貴了,以後不必送了。

最近張淑芬生日,張忠謀說要帶她去珠寶店裡挑一兩件珠寶作為禮物,張淑芬也婉謝了,認為不必奢華,無謂花錢,只要有份心意就足夠了。

張淑芬說她生活比較隨意,就像她家工人在路邊買的幾十塊人民幣的衣服,她也會拿去穿。

現在一樣會吃街邊大排檔和去街市買菜回家做飯。在外面吃飯,剩下的肯定都會打包,有時還會送給街上的人。自己用不著的東西會送給別人。

她笑說不知道張忠謀是否看到她的這些行為素質而決定跟她結婚的。她說不浪費是她很重視的價值觀,下一步希望將臺灣餐廳、酒店剩餘的食物回收,派發給有需要接濟説明的人。

實踐家 行動家

張淑芬以愛和柔性的力量影響著張忠謀和“小家”,她感恩擁有許多,希望把她所擁有的轉遞給別人,把這份愛傳播給社會這個“大家”。她外柔內剛,個性非常溫柔,也非常堅定剛強。

作為台積電慈善基金會的董事長、志工社社長,她是一個實踐家、行動家,想到什麼就去做,喜歡做就去做。她凡事喜歡親自到一線,自己察看,在看的過程之中學,而並非高高在上,在辦公室裡聽別人報告後想出一個解決方案。

張淑芬在台積電發展了 9000 多名義工,把台積電人性的一面挖掘出來,將更多的真善美和人間溫暖注入了這家公司,給公司帶來了更多的歡聲笑語,也助力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她對慈善的詮釋,是用行動把跌倒的人扶起來。在幫人和放下的過程中看到了自己的渺小。張淑芬解釋道,因為你接觸到的往往是不同的一群人,他們的需求,對張淑芬來說是很小的,可是對他們來說是很大的,把自我縮小,每個東西都比你大,你就會去關心別人,思想和視野就寬廣了,自己也會隨之成長,所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她做善事純粹是為了幫人而幫人,只是為了分享自己的愛心。很多人對她表示感謝,說她在什麼事上幫助過他們,但她說真的不記得了。

簡單快樂

張淑芬說她沒有太多的悲傷,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很快就會把它遺忘。就算偶爾在家中與先生鬥嘴,她也會以珍惜這份情感為重,氣頭一過,也就風平浪靜、海闊天空了。

從第一次跟張淑芬通電話到見面,再到交談,她給我的感覺都是一樣的。她就是一個非常率直和開朗快樂的人。無論是她的書、她的畫,還是她的人生都充滿著愛和喜悅。

她非常積極地去面對這個世界,先改變自己,再去改變身邊的人,乃至改變社會!

談到人生下一步的計畫,張淑芬說無法想像自己什麼都不做,所以愛的進行式也會繼續下去!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看節目視頻

文:于盈

編輯:愛美麗、夏天

張淑芬認為,那是世界上很平淡、可是最甜美的時刻。張忠謀說,一個房子沒有張淑芬,就不是一個家,溫馨和諧的家庭生活滲透著平淡而濃厚的愛意。

簡樸生活

他們剛結婚不久張淑芬生日時,張忠謀送給她 99 朵玫瑰花。張淑芬的第一個反應不是這很浪漫,而是問張忠謀,買花用了多少錢。張忠謀回答後,張淑芬就說,這太貴了,以後不必送了。

最近張淑芬生日,張忠謀說要帶她去珠寶店裡挑一兩件珠寶作為禮物,張淑芬也婉謝了,認為不必奢華,無謂花錢,只要有份心意就足夠了。

張淑芬說她生活比較隨意,就像她家工人在路邊買的幾十塊人民幣的衣服,她也會拿去穿。

現在一樣會吃街邊大排檔和去街市買菜回家做飯。在外面吃飯,剩下的肯定都會打包,有時還會送給街上的人。自己用不著的東西會送給別人。

她笑說不知道張忠謀是否看到她的這些行為素質而決定跟她結婚的。她說不浪費是她很重視的價值觀,下一步希望將臺灣餐廳、酒店剩餘的食物回收,派發給有需要接濟説明的人。

實踐家 行動家

張淑芬以愛和柔性的力量影響著張忠謀和“小家”,她感恩擁有許多,希望把她所擁有的轉遞給別人,把這份愛傳播給社會這個“大家”。她外柔內剛,個性非常溫柔,也非常堅定剛強。

作為台積電慈善基金會的董事長、志工社社長,她是一個實踐家、行動家,想到什麼就去做,喜歡做就去做。她凡事喜歡親自到一線,自己察看,在看的過程之中學,而並非高高在上,在辦公室裡聽別人報告後想出一個解決方案。

張淑芬在台積電發展了 9000 多名義工,把台積電人性的一面挖掘出來,將更多的真善美和人間溫暖注入了這家公司,給公司帶來了更多的歡聲笑語,也助力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她對慈善的詮釋,是用行動把跌倒的人扶起來。在幫人和放下的過程中看到了自己的渺小。張淑芬解釋道,因為你接觸到的往往是不同的一群人,他們的需求,對張淑芬來說是很小的,可是對他們來說是很大的,把自我縮小,每個東西都比你大,你就會去關心別人,思想和視野就寬廣了,自己也會隨之成長,所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她做善事純粹是為了幫人而幫人,只是為了分享自己的愛心。很多人對她表示感謝,說她在什麼事上幫助過他們,但她說真的不記得了。

簡單快樂

張淑芬說她沒有太多的悲傷,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很快就會把它遺忘。就算偶爾在家中與先生鬥嘴,她也會以珍惜這份情感為重,氣頭一過,也就風平浪靜、海闊天空了。

從第一次跟張淑芬通電話到見面,再到交談,她給我的感覺都是一樣的。她就是一個非常率直和開朗快樂的人。無論是她的書、她的畫,還是她的人生都充滿著愛和喜悅。

她非常積極地去面對這個世界,先改變自己,再去改變身邊的人,乃至改變社會!

談到人生下一步的計畫,張淑芬說無法想像自己什麼都不做,所以愛的進行式也會繼續下去!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看節目視頻

文:于盈

編輯:愛美麗、夏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