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在山清水秀的貴州山谷裡有個清水混凝土的“祭祀大廳”

龍門文化中心位於貴州省東南部

是三都縣的門戶

建成之後成為了當地水族的象徵

同時也聚集起族群內部的精神力量

通過重建神聖的空間

也讓這座建築向當地文化和傳統建築致敬

“在我心裡, 設計是一個深度的思維活動, 是生活經驗的積累, 是對我們所存在世界的觀察、思考與沉醉。 ”

——魏浩波

“龍門文化中心屬於貴州黔南唯一一個水族自治縣。 它遺留著華夏民族前三代殷商周的傳統。

由於這個專案是整個三都地區少有的平地, 另外它是進出三都縣城的重要節點, 我們希望一進入這裡就能迅速感受到三都的特點, 它是傳承了水族傳統文化的城市。 ”

“第一個殿是三角形的祭祀大廳, 有點蠟染的質感, 彩色的玻璃實際上是把水書, 也就是水族的文字轉譯之後, 抽象轉換成音樂的樂感, 讓人們感覺到它曾經是一個很多彩的民族。 ”

“第二個大廳實際上還原了水族人生活地區的氛圍:薄霧瞑瞑,

幽谷迎賓。 中間的坡道暗示水族人在山谷裡面遊走的狀態, 能讓人們更直接的感受到水族生活在自然的環境中。 ”

“我們在設計這個龍門文化中心的時候, 希望讓人們感受它是來自遠古的重器, 有著水族特殊的儀式感。因為水族是來自遠古的貴族,所以它有著很明顯的青銅文化的特徵。所以三都的龍門文化中心的銅鼓是舉在一個塔上的,實際上是有一個隱喻:這個銅鼓曾經是權力的象徵。今天它成為一個地區文化的豐滿的代表。”

“我們說它是透明之石,希望把水族歷史的光芒投射進來,形成一個懷古並有與年代相適應的功能體系,實際上是想在建構上有所探索。整個建築的結構體系和屋面體系的主要材料是清水混凝土,並且用當地特有的松木木膜在上面印下了紋樣,讓人們感覺到水族的傳統建築是石木混合的,是自然的,而不是採用很具象的、簡單的仿古做法。”

“最終還是希望能夠為水族這個地區找出一種次文化圈共同體的基本的公共生活模型,這些人有著共同的習俗、共同的禮儀、共同的祭祀禮數,希望把這些東西都保護起來,不被普世化的東西所吞噬,所以這個文化圈共同體的模型,實際上是對當地的文化圈層以及文化之根的保護,我覺得這個尤為重要。所以我們一直在探索一種方式來駐留這些曾經存活的文化遺產並發展它。”

THE END

設計:魏浩波

導演:劉逍然 劉怡

攝影:袁博聞 毛中來

編輯:設計娘、夏天

有著水族特殊的儀式感。因為水族是來自遠古的貴族,所以它有著很明顯的青銅文化的特徵。所以三都的龍門文化中心的銅鼓是舉在一個塔上的,實際上是有一個隱喻:這個銅鼓曾經是權力的象徵。今天它成為一個地區文化的豐滿的代表。”

“我們說它是透明之石,希望把水族歷史的光芒投射進來,形成一個懷古並有與年代相適應的功能體系,實際上是想在建構上有所探索。整個建築的結構體系和屋面體系的主要材料是清水混凝土,並且用當地特有的松木木膜在上面印下了紋樣,讓人們感覺到水族的傳統建築是石木混合的,是自然的,而不是採用很具象的、簡單的仿古做法。”

“最終還是希望能夠為水族這個地區找出一種次文化圈共同體的基本的公共生活模型,這些人有著共同的習俗、共同的禮儀、共同的祭祀禮數,希望把這些東西都保護起來,不被普世化的東西所吞噬,所以這個文化圈共同體的模型,實際上是對當地的文化圈層以及文化之根的保護,我覺得這個尤為重要。所以我們一直在探索一種方式來駐留這些曾經存活的文化遺產並發展它。”

THE END

設計:魏浩波

導演:劉逍然 劉怡

攝影:袁博聞 毛中來

編輯:設計娘、夏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