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華裔女生被父母怒駡“只能站街為生”精英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在中國, 家長為了讓子女擠上通往精英學校獨木舟, 強令子女參加各類補習班。

而在澳洲的華人同樣如此, 面對同齡人激烈的競爭, 還有高壓的精英主義文化, 有些孩子心理壓力非常大。

近日就有一名華裔女大學生, 勇敢地傾訴了心中的苦楚。

十年前, 我沒有進入精英中學。

11歲時, 我覺得這輩子就完了。 在我的中國移民父母口中, 我只能靠賣淫或做清潔為生。

過去三年, 我逢週六都去補習學校。 中國移民創辦的補習學校並不在意我的進步, 或者我能不能跟上學習進度。 為了利益, 他們只要我待在那兒就好。 就這樣一周又一周, 我在補習學校進行了一場又一場的考試, 一次又一次地失敗。 過了一陣子, 我覺得非常難過, 而且連自尊心都下降了。

如今我只是一個女孩, 我的父母和文化已經被看作“低人一等”。 可惜我又是一個沉默寡言、沒有野心的女孩, 這更加貶低了我的價值。 澳洲東亞移民社區存在比拼成績的文化, 這表示他們想要獲得成功、想要成為舒適安逸的中上層階級、想要獲得好工作。 而精英學校的存在更加劇了這一點。

從7年級起, 當我路過當地精英中學、經過我小學校友、週六補習班同學時我都會感到羞愧。

他們身上有很多東西, 是穿著綜合學校(comprehensive school)校服的我所沒有的。 我害怕他們會嘲笑我(我仍然常遇到這樣的情況)。 在受到所有納稅人支援的公立學校系統中, 精英學校的學生們仍帶有孤立其他群體的精英主義心態, 覺得他們天生就優於別的群體。 我不認為納稅人們應當被要求支持如此的文化。

這種文化似乎源于東亞(移民家庭)的學業競爭心態, 悉尼精英學校招收的大多數學生都具有東亞文化背景的學生。 當備戰高考(HSC)時, 我想到——如果我考了低分(指ATAR分數), 我的父母將會非常失望, 並會像往常一樣打罵體罰我。 目前(澳洲教育的)制度, 可能讓很多東亞國家的青少年來澳後處於高壓的學習文化環境之中, 增加這一群體自殺率升高的風險。

在我成長過程中, 移民會把精英學校與著名私校相提並論, 我一度無法理解其中的原因。 但是我現在明白了——他們來自社會經濟地位最優越的家庭, 是技術移民的孩子。 而他們當時沒有告訴我們——來自下層階級的人——這些情況。

如我所料, 我沒能升讀精英學校, 這讓我遊走在兩個世界裡:在弱勢的公立綜合學校中充斥著反智主義及種族關係緊張的氛圍, 我受到欺淩, 被叫成“華裔屌絲、書呆子”;在家裡, 我也因不熱衷於學習而受到體罰。

在中學的一次校際活動中, 我結識了一名來自精英學校的東亞裔男生。 戀愛期間, 我的男友總是看低我, 因為他覺得自己接受了精英學校教育, 比我優秀。

然而,上了大學,這一切並沒有就此結束。我身邊有太多畢業于精英學校的高分學生、以及迷戀社會地位、享有特權的的年輕人。在壓力面前,我常常落淚。當我與焦慮情緒抗爭時,屢屢掛科。不過,我不敢告訴我的父母,我害怕他們會以暴力方式回應。正如學者Christina Ho所指出,長在澳洲的移民家庭孩子無法擺脫父母的影響。

我認為,在“沒有什麼比成績更重要”、“上精英學校就理應高人一等”的社會氛圍下,澳洲社會面臨鼓吹高壓的精英主義及劇烈競爭的惡性文化的威脅。

一方面,其實能理解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面對激烈的競爭,當然是越優秀的人才能在世界上有立足之地。

但是!!!

這種近乎“病態”地精英至上心理,則讓人覺得非常失望。而且居然還體罰孩子??!

長久以來,華人一直給外人的刻板印象都是,書呆子,死讀書,只會考試,不懂社交。

但其實我們並不想這樣的,或者說,我們是被逼成這樣的。但是這種教育心理是否需要改一改呢?

在11歲的時候,父母就已經放棄自己的孩子,讓自己孩子做妓女。

這到底是什麼樣的父母才能忍心對自己孩子說出這樣的話?!

難道除了成為所謂的“社會精英”之外,人生就沒有其他任何價值嗎?難道平淡普通,但是快樂的生活,在他們看來是一文不值的嗎?!

小編也是非常希望,這種精英至上的教育風氣,是時候得改變一下了!

然而,上了大學,這一切並沒有就此結束。我身邊有太多畢業于精英學校的高分學生、以及迷戀社會地位、享有特權的的年輕人。在壓力面前,我常常落淚。當我與焦慮情緒抗爭時,屢屢掛科。不過,我不敢告訴我的父母,我害怕他們會以暴力方式回應。正如學者Christina Ho所指出,長在澳洲的移民家庭孩子無法擺脫父母的影響。

我認為,在“沒有什麼比成績更重要”、“上精英學校就理應高人一等”的社會氛圍下,澳洲社會面臨鼓吹高壓的精英主義及劇烈競爭的惡性文化的威脅。

一方面,其實能理解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面對激烈的競爭,當然是越優秀的人才能在世界上有立足之地。

但是!!!

這種近乎“病態”地精英至上心理,則讓人覺得非常失望。而且居然還體罰孩子??!

長久以來,華人一直給外人的刻板印象都是,書呆子,死讀書,只會考試,不懂社交。

但其實我們並不想這樣的,或者說,我們是被逼成這樣的。但是這種教育心理是否需要改一改呢?

在11歲的時候,父母就已經放棄自己的孩子,讓自己孩子做妓女。

這到底是什麼樣的父母才能忍心對自己孩子說出這樣的話?!

難道除了成為所謂的“社會精英”之外,人生就沒有其他任何價值嗎?難道平淡普通,但是快樂的生活,在他們看來是一文不值的嗎?!

小編也是非常希望,這種精英至上的教育風氣,是時候得改變一下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