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新加坡7個月男童遭熱粥燙傷,只因學步車扯到電飯煲電線

在上週三(17日)早上10時許, 地點是在三巴旺的一組屋單位。 一名7個月大的男童剛要會走路, 在客廳坐在學步車玩耍。

33歲的母親正在開放式廚房用電飯煲熬粥,

不時往客廳張望, 確保兒子不離開視線, 豈料在轉身的刹那間, 意外事故發生。

母親站在廚房水槽前, 就在轉身一刹那間, 聽到兒子的哭叫聲, 回頭驚見電飯煲倒翻, 滾燙熱粥撒在兒子身上!

母親當下驚呆, 連忙抱起兒子沖冷水澡, 過後緊急送往邱德拔醫院。

到了醫院, 醫護人員再次給兒子洗冷水浴, 然後轉院到竹腳婦幼醫院, 動了5小時半的手術。

男童胸口到腹部、左右臉頰、額頭、下巴以及左耳被嚴重燙傷, 全身燒傷面積約16%, 屬於二級燒傷。

「兒子平時很活躍, 如今全身燒傷需被藥布裹住, 因劇痛半夜大哭睡不著, 看了很心疼。 兒子在昨天動了第二次手術, 下週一會再次換藥布。 」

兒童燙傷, 是最不好處理的意外事故之一。

首先, 燙傷往往疼痛難忍, 很容易引發感染, 嚴重的話會危及孩子生命;

其次, 燙傷後容易留下大面積的疤痕, 不但會影響生理功能, 還會影響容貌, 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陰影;

另外, 孩子懵懂無知、活潑多動, 這也導致孩子更容易遭受燙傷。

切記, 在孩子燙傷後, 家長必須要做的五件事:沖、脫、泡、蓋、送。

01沖

孩子燙傷後, 立即用流動的冷水沖患處15~30分鐘!目的是儘快帶走燙傷部位的熱量, 降低組織損傷!

冷水沖是燙傷處理最關鍵的一步, 是第一選擇, 越快越好!

千萬不要輕信偏方, 忙著塗抹牙膏、醬油、紫藥水等,

不但容易引起感染, 還妨礙醫生觀察燙傷嚴重程度, 增加清理傷口的難度。

需要注意的是:

使用跟室溫差不多溫度的冷水就可以, 不是水越冰越好, 更不能用冰敷, 否則會加重皮膚損傷, 影響癒合;

水流要適度, 不要太急衝破水泡;

如果燙傷部位在臉上, 不方面水沖, 那就用冷水浸透毛巾冷敷(不是冰敷)。

02脫

冷水沖到足夠時間, 孩子疼痛減輕後, 試著輕輕脫掉燙傷處的衣物, 不方便的話就用剪刀剪開。

需要注意的是:

脫衣物時動作一定要輕柔, 因為有時候衣物會跟孩子的皮膚黏連在一起, 強行脫很容易弄破水泡, 甚至撕掉一塊皮肉, 加重傷勢。

如果已經發生黏連不好脫, 就保留黏連部分, 只去除周圍衣物就行。

孩子燙傷後, 最佳處理時間只有2分鐘!這些急救措施媽媽一定要知道!

03泡

完成前兩步後,如果只是小面積的燙傷,可以在一盆冷水(不是冰水)中浸泡半小時左右,以便緩解疼痛,穩定孩子情緒。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孩子燙傷面積比較大,就不要長時間浸泡了,否則容易導致體溫流失,引發不必要的感冒或其他不良狀況;仍然不要給孩子塗抹任何東西。

04蓋

用一塊無菌紗布輕輕蓋住燙傷部位。

如果家裡沒有無菌紗布,用乾燥清潔的毛巾等也可以,但是千萬不要用有毛、絮狀物的東西,因為這些東西很容易粘連在傷口上。

需要注意的是:仍然不要給孩子塗抹任何東西。

05送

經過上述四步處理,就可以送醫診治了。送醫過程中注意仍然不要塗抹任何東西。

小圈兒提示

1、千萬不要揉搓、按摩、擠壓燙傷的皮膚,也不要急著用毛巾擦拭,傷處的衣褲應剪開取下,以免表皮剝脫使皮膚的燙傷變重。

2、創面不要用紅藥水、紫藥水等有色藥液塗抹,以免影響醫生對燙傷深度的判斷,也不要用堿面、醬油、牙膏等亂塗,以免造成感染或使創面加深。

3、對於嚴重的各種燙傷,特別是頭面、頸部,因隨時會引起寶寶休克,應儘快送醫院救治。

4、頭、面、頸部的輕度燙傷,經過清潔創面塗藥後,不必包紮,以使創面裸露,與空氣接觸,可使創面保持乾燥,並能加快創面復原。

5、如寶寶有發燒的情況,局部疼痛加劇、流膿,說明創面已感染發炎,應請醫生處理。

6、寶寶燙傷超過體表總面積的5%(每1%體表面積相當於一個手掌大),經過正確的早期急救處理後,都應該去正規燒傷專科治療,以免延誤治療,造成不良後果。

另外

各位爸爸媽媽在平時就要對寶寶進行安全意識的培養。如:教會寶寶在使用飲水機時先接涼水再接熱水;洗澡時一定先用手試一試水溫等。

而且爸媽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有心人,注意家中的開水壺不要放在寶寶可以夠到的地方;過燙的用具和食物也一定不要讓寶寶接觸到;電熨斗用完後,要放到安全處等。

完成前兩步後,如果只是小面積的燙傷,可以在一盆冷水(不是冰水)中浸泡半小時左右,以便緩解疼痛,穩定孩子情緒。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孩子燙傷面積比較大,就不要長時間浸泡了,否則容易導致體溫流失,引發不必要的感冒或其他不良狀況;仍然不要給孩子塗抹任何東西。

04蓋

用一塊無菌紗布輕輕蓋住燙傷部位。

如果家裡沒有無菌紗布,用乾燥清潔的毛巾等也可以,但是千萬不要用有毛、絮狀物的東西,因為這些東西很容易粘連在傷口上。

需要注意的是:仍然不要給孩子塗抹任何東西。

05送

經過上述四步處理,就可以送醫診治了。送醫過程中注意仍然不要塗抹任何東西。

小圈兒提示

1、千萬不要揉搓、按摩、擠壓燙傷的皮膚,也不要急著用毛巾擦拭,傷處的衣褲應剪開取下,以免表皮剝脫使皮膚的燙傷變重。

2、創面不要用紅藥水、紫藥水等有色藥液塗抹,以免影響醫生對燙傷深度的判斷,也不要用堿面、醬油、牙膏等亂塗,以免造成感染或使創面加深。

3、對於嚴重的各種燙傷,特別是頭面、頸部,因隨時會引起寶寶休克,應儘快送醫院救治。

4、頭、面、頸部的輕度燙傷,經過清潔創面塗藥後,不必包紮,以使創面裸露,與空氣接觸,可使創面保持乾燥,並能加快創面復原。

5、如寶寶有發燒的情況,局部疼痛加劇、流膿,說明創面已感染發炎,應請醫生處理。

6、寶寶燙傷超過體表總面積的5%(每1%體表面積相當於一個手掌大),經過正確的早期急救處理後,都應該去正規燒傷專科治療,以免延誤治療,造成不良後果。

另外

各位爸爸媽媽在平時就要對寶寶進行安全意識的培養。如:教會寶寶在使用飲水機時先接涼水再接熱水;洗澡時一定先用手試一試水溫等。

而且爸媽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有心人,注意家中的開水壺不要放在寶寶可以夠到的地方;過燙的用具和食物也一定不要讓寶寶接觸到;電熨斗用完後,要放到安全處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