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如東國稅幹部吳慶華堅守稽查崗位10年:對國家負責,我義不容辭

近日, 如東縣國稅局接到沛縣國稅局發來接收虛開增值稅發票的協查函, 局長儲開森考慮查案人選時, 第一個就想到了破案能手吳慶華。

組織的信賴, 源自于吳慶華稽查崗位的10年堅守和決不放過偷稅的蛛絲馬跡的執著。 從2008年2月至今, 他查辦偷稅大案200多起, 與同事們一起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2億多元。

2016年1月, 聽到如東高新區一家企業賣給外商, 沒有按期申報納稅的資訊, 吳慶華順藤摸瓜, 找到企業老闆王某的手機號, 打電話要求長期待在外地的王某接受調查, 對方連續不斷的答覆是“沒空”。 具有偷稅嫌疑的王某拒不配合調查,

吳慶華立即通過公安把他“請”來。 面對吳慶華的詢問和追問, 王某答覆是不知道。 王某不開口, 吳慶華把查清產權轉讓的明細作為突破口, 從並購方取得產權轉讓協定、資產評估資料, 得出公允評估的計稅基礎為7500萬元, 應繳納249萬元稅款, 但王某以他是小股東為由, 拒絕掏腰包。 吳慶華通過檢查王某的銀行帳戶發現對方有資金, 申請法院採取凍結措施, 劃出320萬元, 繳清欠稅款和滯納金。 如東地稅根據他提供的線索, 補繳個人所得稅120萬元。 該案例被江蘇省國稅局評為“十佳優秀案例”。

稽查是新的征管模式的重中之重, 是預防和打擊偷逃稅的最後一道防線。 吳慶華盯著每個稽查案件的第一手資料,

作為破案的突破口。 去年, 全國18個特大“打騙打虛”系列專案第10個發生在南通, 全市成立13個檢查組, 吳慶華負責檢查如東兩家企業, 當年6月6日, 他來到一家紡織企業檢查, 與老闆錢某約談三次, 對方都以“我們公司沒有問題”而拒絕配合。 吳慶華把該公司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4月的所有帳冊影本帶回來, 逐頁翻閱, 從帳目上找出疑點後, 又從該公司及相關人員的銀行帳戶上找破綻。 一筆筆從外地公司打來的貨款轉了四回、少了8個百分點之後又回到原來帳戶。 “一個百分點是仲介人拿的, 某紡織公司虛開得到7個百分點, 累計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482萬元。 ”

“稽查容易得罪人, 你在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10年, 圖個啥?”一些親友勸吳慶華換換崗位,

他說:“我必須對國家負責, 對得起頭頂上的國徽, 得罪那些膽大妄為偷吃國家財富的‘老鼠’, 我義不容辭。 ”吳慶華說。

記者 楊新明

通訊員 鄧進峨 沙張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