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一大拔人來建始采風,還有可能將一地定為……

1月16日至18日, 中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建築系主任、研究所所長趙衡宇教授攜武漢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古建築十佳攝影師何海威、武昌區檔案局負責人宋傑一行,

再次踏上建始縣景陽鎮雙土地老街、景陽關古道等地實地采風, 並就雙土地老街寫生基地規劃設計方案落實事項與當地政府共同敲響定音鼓。 繼今年初湖北省“(鄖西)上津古鎮寫生基地”之後, 湖北省又一個寫生基地有望落戶景陽鎮雙土地老街。

據悉, 雙土地老街是景陽的一張名片, 是川湘鹽古道的一個重要節點, 它承載著非常厚重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應用價值。 雙土地老街寫生基地重點對景陽關、老糧店、雙土地、新老集鎮三點一片景觀核心景區進行打造,

利用雙土地傳統古村落, 挖掘文化底蘊, 將景陽打造成湖北省寫生基地。 趙衡宇教授將上次到景陽鎮雙土地老街、老糧店測繪的成果、規劃圖紙、設計方案一併帶來, 裡面有雙土地老街川鹽古道驛站、石板屋、茶屋、旅館等, 對雙土地老街在晚清民國時期至建國以前全盛時期的風貌進行還原, 同時對其進行活化, 吸引更多的人到這裡遊玩觀光、實地寫生, 為當地政府恢復雙土地老街提供科學參照。

16日傍晚, 趙衡宇教授一行在鎮委副書記、鎮長謝小虎的陪同下實地采風, 並就寫生基地相關細節實地踏勘、斟酌確認,

攝影師們從踏上這片古老的土地開始, 就開始仔細地端詳, 不時按下照相機的快門, 用鏡頭記錄雙土地老街承載的百年滄桑。

17日一大早,記者隨同趙衡宇教授與攝影師們一行踏上正在修復之中的景陽關古道,景陽關雄踞隘口,與雙土地老街隔江對峙,也是川湘鹽古道的必經之地。在這裡可以俯看景陽集鎮全景,山路崎嶇不平,沿著之字形的山路一路攀爬,視角在不斷地變化,攝影的角度也跟著變化,攝影師們一路觀景攬勝,捕捉美麗瞬間,峰迴路轉之處,一步一景,移步異景,10多分鐘的路程,走了1個多小時。

趙衡宇教授和攝影師分別從建築和攝影的角度對景陽關古道的修復提出意見和建議,希望當地政府在修復古道的過程中,把川湘鹽古道的文章做足,保留它原來的滄桑感和歷史的沉澱感,維持它的原汁原味。古道與遠處的梯田風光、江水、彩虹橋遙相呼應,構成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讓外地的客人在這裡攀爬古道的同時,能夠感受到景陽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和諧統一。趙衡宇教授與攝影師們一行還先後到天主教堂、冉家老屋、大裡古藤等地實地采風,他們認為,景陽有山有水,風景美不勝收,文化底蘊深厚,將這些景點充分挖掘,精心打造後,既能留住人,又能留住心。

建始新聞中心出品

特約記者 | 李翠蓉

編輯 | 黎采

往期回顧

17日一大早,記者隨同趙衡宇教授與攝影師們一行踏上正在修復之中的景陽關古道,景陽關雄踞隘口,與雙土地老街隔江對峙,也是川湘鹽古道的必經之地。在這裡可以俯看景陽集鎮全景,山路崎嶇不平,沿著之字形的山路一路攀爬,視角在不斷地變化,攝影的角度也跟著變化,攝影師們一路觀景攬勝,捕捉美麗瞬間,峰迴路轉之處,一步一景,移步異景,10多分鐘的路程,走了1個多小時。

趙衡宇教授和攝影師分別從建築和攝影的角度對景陽關古道的修復提出意見和建議,希望當地政府在修復古道的過程中,把川湘鹽古道的文章做足,保留它原來的滄桑感和歷史的沉澱感,維持它的原汁原味。古道與遠處的梯田風光、江水、彩虹橋遙相呼應,構成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讓外地的客人在這裡攀爬古道的同時,能夠感受到景陽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和諧統一。趙衡宇教授與攝影師們一行還先後到天主教堂、冉家老屋、大裡古藤等地實地采風,他們認為,景陽有山有水,風景美不勝收,文化底蘊深厚,將這些景點充分挖掘,精心打造後,既能留住人,又能留住心。

建始新聞中心出品

特約記者 | 李翠蓉

編輯 | 黎采

往期回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