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飛機上玩手機,你以為容易嗎

終於等到你, 在飛機上玩手機!

繼前兩天海南航空率先開搞, 東方航空、春秋航空、南方航空、廈門航空也迅速跟進, 宣佈進入解禁手機小梯隊。

海航首次“空中開機”

雖然還不支持打電話, 但在飛機上上網的夢想終於實現。

不過要在萬里高空實現聯網, 可不是裝個路由器這麼簡單。

機載Wi-Fi的背後, 無論技術和設備都相當黑科技。

地對空通信基站

the ATG system of Wi-Fi

要實現飛機上網的方法有兩種, 最傳統的就是ATG。

Air to Ground, 翻譯過來就是能實現飛機上網的地對空通信系統。 通過地面基站的建設, 完成地對空的網路覆蓋, 實現資料傳輸。

國外不少航空公司都採用這種技術。

傳統的ATG天線一般部署在飛機肚皮上。

而最新的ATG-4技術天線則一般會安裝在機身側面, 增強飛機與地面基站的連線性。

這些天線會連接到飛機內部的設備和Modern裡。

Wi-Fi的無線路由器則藏在飛機內部,以實現機場的網路覆蓋。

經過上述這些操作,用戶就能在飛機上成功上網。

這種ATG技術的優點是傳送速率快,缺點是能提供服務的只有基站範圍內的航線才能使用。

基於衛星的Wi-Fi

Ku-Band/Ka-Band

另外一種實現方式,就是基於衛星的Wi-Fi傳輸,分為Ku-Band和Ka-Band兩種。

它通過衛星——飛機——衛星地面站三者進行資料通訊。

飛機上安裝內部無線網路,接受衛星通訊,再通過衛星和地面的主站進行通訊,隨後地面主站再和國內網路運營商進行連接。

松下的Ku-Band天線裝置

內置的天線一般裝嵌在飛機頂部的疙瘩上。

比起ATG的地區局限,衛星的優點是能做到全球覆蓋,目前國內大多數航班採用的都是Ku-Band技術。

2017年底,國內有約100架飛機使用Ku-Band,機上互聯網覆蓋率約為3%

但由於它在當初並非為了大規模通信所設計,飛機天線口徑小、衛星資源有限、頻寬承載低。因此在飛機上使用不僅得限制上網人數,網速也很渣。

發個朋友圈勉強還行,但看視頻就很懸了,人數一多體驗就悲劇。

所以,機載Wi-Fi的未來是屬於Ka-Band的。

雖然這種衛星的發射成本較大(Ku-Band衛星2億美元,Ka-Band衛星4-6億美元),但寬頻容量卻可以增大數十倍甚至上百倍,頻寬的性價比要高得多,流量成本只有Ku的1/5甚至更低。

Ka-Band技術也成為不少公司的兵家必爭之地。

目前看來,國內航空公司全面普及機載Wi-Fi只是時間問題。

對中國來說,這是一個前景巨大的市場。三大通訊運營商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也早已佈局機載Wi-Fi產業。到了2035年,Wi-Fi飛機將覆蓋全球,催生約1300億美元的新市場。

花了這麼多人力物力,飛機上網當然不可能是“免費午餐”。

參考國外的做法,未來國內航班的乘客也必定要飛機上網支付額外費用。不過估計有相當一部分的用戶都願意這麼做。

這些天線會連接到飛機內部的設備和Modern裡。

Wi-Fi的無線路由器則藏在飛機內部,以實現機場的網路覆蓋。

經過上述這些操作,用戶就能在飛機上成功上網。

這種ATG技術的優點是傳送速率快,缺點是能提供服務的只有基站範圍內的航線才能使用。

基於衛星的Wi-Fi

Ku-Band/Ka-Band

另外一種實現方式,就是基於衛星的Wi-Fi傳輸,分為Ku-Band和Ka-Band兩種。

它通過衛星——飛機——衛星地面站三者進行資料通訊。

飛機上安裝內部無線網路,接受衛星通訊,再通過衛星和地面的主站進行通訊,隨後地面主站再和國內網路運營商進行連接。

松下的Ku-Band天線裝置

內置的天線一般裝嵌在飛機頂部的疙瘩上。

比起ATG的地區局限,衛星的優點是能做到全球覆蓋,目前國內大多數航班採用的都是Ku-Band技術。

2017年底,國內有約100架飛機使用Ku-Band,機上互聯網覆蓋率約為3%

但由於它在當初並非為了大規模通信所設計,飛機天線口徑小、衛星資源有限、頻寬承載低。因此在飛機上使用不僅得限制上網人數,網速也很渣。

發個朋友圈勉強還行,但看視頻就很懸了,人數一多體驗就悲劇。

所以,機載Wi-Fi的未來是屬於Ka-Band的。

雖然這種衛星的發射成本較大(Ku-Band衛星2億美元,Ka-Band衛星4-6億美元),但寬頻容量卻可以增大數十倍甚至上百倍,頻寬的性價比要高得多,流量成本只有Ku的1/5甚至更低。

Ka-Band技術也成為不少公司的兵家必爭之地。

目前看來,國內航空公司全面普及機載Wi-Fi只是時間問題。

對中國來說,這是一個前景巨大的市場。三大通訊運營商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也早已佈局機載Wi-Fi產業。到了2035年,Wi-Fi飛機將覆蓋全球,催生約1300億美元的新市場。

花了這麼多人力物力,飛機上網當然不可能是“免費午餐”。

參考國外的做法,未來國內航班的乘客也必定要飛機上網支付額外費用。不過估計有相當一部分的用戶都願意這麼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