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妮兒:一個巴黎女子的拉薩歷險記

點擊關注, 一起文藝生活

青藏高原, 聖潔高遠, 曠世獨立。 數百年來, 無數西方人前赴後繼, 卻難以企及。

一百年前, 一位法國女子卻喬裝成藏族朝聖者,

先後五次徒步深入這片神秘艱險的未知之地, 將西藏的謎底交付給了世界。

她就是亞歷山大莉婭·大衛·妮爾, 法國著名東方學家、漢學家、探險家, 一位神話般的傳奇人物。

大衛·妮爾1868年10月24日生於法國巴黎的郊區聖的曼德。

她在童年時代就有一種與常人不同的性格,

喜歡冒險, 嚮往赴遠方旅行考察。 1886年她離開少女修道院, 前去拜謁比利時國王和王后, 並在比利時王宮中度過了自己的青年時代。

在此期間, 她學習塞涅卡、斯多葛與伊壁鳩魯派哲學, 酷愛音樂和舞蹈, 尤為勒克魯斯輿地學著作所吸引。

1888年她寫成了自己的處女作《為了生活》。 此書怒斥了當時的剝削制度, 號召人民起來反抗。 1969年, 在法國那場波瀾壯闊的學潮中, 她又重版了此書, 為人民的反抗運動歡呼。

大衛·妮爾為了能赴遠東探險, 1888年前往倫敦。

在那裡, 她遇到了美國著名民族學家、原始社會歷史學家和進化論的代表人物摩爾根的夫人, 並被介紹參加了倫敦的“最高神智學會”。

在此期間, 她學習了英文和梵文。 此後, 她從師於當時法國著名的印度學、中國學家烈維和福科, 接觸到了西藏的經典, 在梵文學、神秘學、秘傳學諸領域中取得了很大成績。

1889年她受洗成為基督教加爾默羅修會的會士。 同時, 她還對吉美博物館中收藏的佛教壁畫產生了極大興趣,

並深入地學習了佛教。

這一切, 都為她終生的科學研究與探險奠定了方向。 大衛·妮爾從1891年起, 開始了她終生漂泊的旅行生活。

她先在錫蘭和印度學習佛教經典, 特別是吠檀多派教理, 並於1893年首次到達印度與中國西藏的邊境, 並初覽西藏的山川風貌。

1910年8月, 大衛·妮爾開始赴遠東旅行, 直到1925年才返回歐洲。 她遍游錫蘭、印度、錫金, 並于己於1912年產能力月到達大吉嶺, 準備進入西藏。

1916年7月, 她進入西藏, 並在日喀則受到了班禪喇嘛的召見, 從此就與班禪堪布廳特別是與班禪母親保持著密切聯繫。 班禪母親每年都送給她一頂鹿皮帽子和親手繡花的氈靴。但當她到達聶當後,當時英國駐錫金的官吏貝爾以未經英國人的允許而入藏為由,限她14天內離開大吉嶺。

1921年,妮爾在其義子庸登喇嘛的陪同下喬裝進入西藏腹地,歷盡艱辛終於到達了拉薩,深入西藏腹地修行。

我的家鄉在拉蔔楞:

藏族人與陌生人相遇,經常會問起對方來自哪裡。但這樣日常的問話也會讓妮爾感到緊張,歐洲人的身份讓她對這一問題很敏感。一次途中,他們正在路旁的一個山洞準備用餐,路過的一位貴婦女停在他們面前,詢問他們來自哪裡。“我們是來自庫庫諾爾(青海湖)北部牧場的蒙古牧民”。“你們是夷人(外國人)嗎?”貴婦人打量了她後不禁問道。妮爾只能以大笑來擺脫這一問題,一旁的庸登擔心露了馬腳,站起來向貴婦人展示自己真正的蒙古人面貌,並強調她是他的母親。可能是她的外貌出賣了她,儘管她煞費苦心地想裝扮成藏族人,但她畢竟不是藏族人。這次經歷讓大衛-妮爾更加注意自己的化裝,他們也再不說自己的家鄉在庫庫淖爾,而改成了更南邊的拉蔔楞。

掉色的手指露了馬腳

1921年6月,在大衛-妮爾剛要進入西藏大門時,便被邊境崗哨的士兵認出是歐洲人而被囚禁。

這次牢獄之苦讓她開始對自己的歐洲人特徵進行化裝掩飾。一路上,她裝扮成一位貧窮的老婦人,用可哥粉、鍋灰塗黑自己白皙的皮膚,用墨炭擦拭自己的手指,頭髮也用墨汁染黑,並編織了犛牛毛,旅行也常選擇在遠離人群的時間和地點進行。

但這一切精心地準備和打算還是不時出現紕漏,讓兩人陷入危險的境地。有一次是在大衛-妮爾去河邊洗刷煮茶的小鍋時,忘記自已不久前在手上抹的鍋灰了,手一入水,鍋灰被沖走,雪白的皮膚露了出來。旁邊站著的兩個女孩子在嘀咕著她是不是夷人,不然皮膚怎麼那麼白。

但藏族人對外國人的概念並不明確,他們把外國人稱為“藍眼睛”、“俄勒斯”、“英吉哇”、“白眼人”等,他們並沒有多少機會能看到真正的外國人,只是大衛-妮爾奇特的五官,白皙的皮膚與藏人明顯相異而引起了他們的懷疑。所以當這些人中有些人挑釁他們是外國人時,還有人自認為見多識廣地為他們辯護,說他們是蒙古人。大衛-妮爾迅速地用鍋灰掩蓋住暴露的皮膚,與庸登離開了大家的視線。這一次也有驚無險!最終他們還是很幸運地渡過了雅魯藏布江,到達江達。並從那裡沿著舊有的驛道到達了拉薩——這座大衛-妮爾魂牽夢縈的聖地之城,完成了她的朝聖之旅,成為第一位進入拉薩的歐洲女子。

迷信的土匪與天才的演員

自由地穿行於神秘的波域,在外國人從未進入過的帕隆藏布江上游地區步行探險,令妮爾和她的義子感到從未有過的自豪。他們身背行囊,沒有嚮導,沒有幫手,在隆冬的青藏高原成功地翻越無數陡峻的山嶺,躲過無數哨卡的監視,與迷信而心懷叵測的土著人周旋。

這一切的勝利,都使他們感到後面路途的自在與輕鬆。沒有人規定他們抵達拉薩的時間,他們就像一對無所事事的閒人在帕隆藏布江流域兩岸漫步,時而逸出正路之外遊蕩,時而為了一片罕見的景色佇足留連,時而還會興致勃勃地為迷信而粗獷的土著居民提供宗教上的幫助。

至於傳說中的食人生番,他們沒有見到;但土匪是有的,他們也遇見了不少,大多是一些村民和牧民在遠離自己村莊的偏僻道路上,順便發一點意外之財而已。

一般來說,劫道的土匪都不會殺人,出於西藏人心靈中根深蒂固的佛教教義,他們都很尊重生命,除非是醉酒,否則對殺生都非常猶豫。

妮爾在途中曾拔出手槍,嚇跑了兩個肆無忌憚的小毛賊;也曾在半夜裡假裝通靈,阻止了想翻她的行囊的莊園主人。但是遇到真正的土匪,是在通往工部江達的那貢和易貢的山區。

好在他們前面有一支由30多個紮巴組成的寺廟朝聖隊伍,這些剽悍的紮巴們與土匪一共進行了兩次正面交鋒,最後以土匪們逃之夭夭而結束。

然而,他們最危險的一次與土匪遭遇,結局卻充滿了喜劇色彩。那個黃昏,他們沿東久河上行,想找一個適合於過夜的地方。妮爾走在前面,突然出現在森林裡的7名波巴人,讓她立刻感到了危險。

好在她滿臉愁苦不堪,一付貧窮的朝聖者的模樣,讓這些人並未在意便輕鬆地放她走了過去。

但是,就在她慶倖自己再一次蒙混過關之時,回頭卻看見庸登不合適宜地停下來,掏出錢來向這幾個人買一些糌粑。

“母親,他們搶了我兩個盧比!”這點錢雖然算不了什麼,但是,另一名土匪顯然對同伴的成功心生嫉妒,他的手已經伸到庸登背上的行囊上。形勢變得非常嚴峻。她身上藏著的手槍,根本不可能在這麼近的距離對付那7名波巴人的長刀。

庸登的行囊裡有一些來自外國的、波巴人不認識的東西,誰知道他們搜完行囊後還會不會搜身?那些貼身藏著的金銀會讓他們萬劫不復的!就在這一刹那間,靈感從天而降。妮爾像一個迅速進入角色的偉大演員,立即在這個荒僻的鄉村舞臺上表演了一場聲嘶力竭的悲劇——她突然淚流滿面,放聲大哭起來:天哪!這兩個盧比是我的全部財產啊!到拉薩的路那麼遠,我們可怎麼活命啊!這兩個盧比是神錢啊,是一個死去母親的村民供養給我的喇嘛兒子的啊!

因為這兩個盧比,她的母親才得以超生,行囊裡的麵粉、酥油、一點肉和這些錢,只有喇嘛才有權擁有啊!現在,你們這些不信佛的外道竟敢剝奪喇嘛的這一切,神一定會懲罰你們這些邪惡的人……妮爾完全進入了角色,哭鬧的級別也越來越高。

她開始祈求她所知道的所有最令人恐怖的佛教大神來了!在西藏,一般的世俗之人連它們的名字也絕不敢提及的。

念這些名字對妮爾來說,一點也不困難。現在,那些吉祥天母啊、畏怖金剛啊、坐在帶血的人皮鞍子上的野馬女神啊、吃人肉喝腦漿的大力魔王啊、掛人頭項璉和骸骨念珠的閻羅王啊、踩著人屍跳舞的大力神啊……所有的忿怒本尊全都來,懲罰這些不敬佛菩薩的壞人吧!就在妮爾為自己的表演天才而暗自得意、甚至感動不已的時候,四周的天地萬物也似乎被一起感動了。

突然間,森林昏暗下來,一陣涼風透過樹林吹到遠處的灌木叢中,一些神秘而淒慘的聲音從遠處山谷由遠而近地傳來,一霎間佈滿了整片荒野,讓所有的人都感受到了一種神秘而未知的威脅。連妮爾自己也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被自己製造的氛圍驚呆了!很快,那7個波巴人便被一種內在的恐懼嚇癱了。

好半天,其中一個人才畏畏縮縮地向妮爾走來,用一種謙卑的聲音說:“不要埋怨我們了,母親!這是您的兩個盧比。不要再哭了,不要再更多地詛咒我們了,我們不是壞人。我們尊重宗教和喇嘛,現在,我們只想平安無恙地返回各自的家鄉……那裡距此尚有6天的路程,必須翻過一個住有惡魔的山口……給您,拿走您的兩個盧布吧,讓慈悲的喇嘛為我們祝福吧。”

妮爾的怒氣消了,庸登也祝福了這7個“可憐”的波巴人。雖然她有時還想再一次欣賞自己的表演天才,但一直走到拉薩,也沒有土匪再給她提供這種表演的機會。到達拉薩的時候,正好是藏族的新年,到處都沉浸在節日嘈雜的歡樂之中。他們在荒僻孤寂的旅途中行走了4個月,初來乍到,對這一切世俗的熱鬧已經很不習慣了。

她經歷了一個世紀的輪回,那些崢嶸歲月,滄桑往事都燒錄在這位老人的皺紋裡,西藏一直是她縈繞心頭的緣。

1960年10月24日,大衛-妮爾在她98歲生日時親筆寫下了“我應該死在羌塘,死在西藏的大湖畔或大草原上。那樣死去該多麼美好啊!意境是多麼的美啊!”

1969年9月8日,這位傳奇的法國女藏學家在她101歲生日前與世長辭,完滿的劃上了她那一百年傳奇人生的句號。

生命因冒險而豐富多彩,因痛苦而深沉厚重,那些旅途中經歷過的磨難變成了蚌殼裡的珍珠,成了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也只有體會過痛苦磨難的人才能明白人生的真諦。

大衛-妮爾在經歷旅途艱難時,一直用一首富有哲理的小詩安慰自己:活著就是一種幸福,只有那些飽受過折磨的人才能無所憂慮!

班禪母親每年都送給她一頂鹿皮帽子和親手繡花的氈靴。但當她到達聶當後,當時英國駐錫金的官吏貝爾以未經英國人的允許而入藏為由,限她14天內離開大吉嶺。

1921年,妮爾在其義子庸登喇嘛的陪同下喬裝進入西藏腹地,歷盡艱辛終於到達了拉薩,深入西藏腹地修行。

我的家鄉在拉蔔楞:

藏族人與陌生人相遇,經常會問起對方來自哪裡。但這樣日常的問話也會讓妮爾感到緊張,歐洲人的身份讓她對這一問題很敏感。一次途中,他們正在路旁的一個山洞準備用餐,路過的一位貴婦女停在他們面前,詢問他們來自哪裡。“我們是來自庫庫諾爾(青海湖)北部牧場的蒙古牧民”。“你們是夷人(外國人)嗎?”貴婦人打量了她後不禁問道。妮爾只能以大笑來擺脫這一問題,一旁的庸登擔心露了馬腳,站起來向貴婦人展示自己真正的蒙古人面貌,並強調她是他的母親。可能是她的外貌出賣了她,儘管她煞費苦心地想裝扮成藏族人,但她畢竟不是藏族人。這次經歷讓大衛-妮爾更加注意自己的化裝,他們也再不說自己的家鄉在庫庫淖爾,而改成了更南邊的拉蔔楞。

掉色的手指露了馬腳

1921年6月,在大衛-妮爾剛要進入西藏大門時,便被邊境崗哨的士兵認出是歐洲人而被囚禁。

這次牢獄之苦讓她開始對自己的歐洲人特徵進行化裝掩飾。一路上,她裝扮成一位貧窮的老婦人,用可哥粉、鍋灰塗黑自己白皙的皮膚,用墨炭擦拭自己的手指,頭髮也用墨汁染黑,並編織了犛牛毛,旅行也常選擇在遠離人群的時間和地點進行。

但這一切精心地準備和打算還是不時出現紕漏,讓兩人陷入危險的境地。有一次是在大衛-妮爾去河邊洗刷煮茶的小鍋時,忘記自已不久前在手上抹的鍋灰了,手一入水,鍋灰被沖走,雪白的皮膚露了出來。旁邊站著的兩個女孩子在嘀咕著她是不是夷人,不然皮膚怎麼那麼白。

但藏族人對外國人的概念並不明確,他們把外國人稱為“藍眼睛”、“俄勒斯”、“英吉哇”、“白眼人”等,他們並沒有多少機會能看到真正的外國人,只是大衛-妮爾奇特的五官,白皙的皮膚與藏人明顯相異而引起了他們的懷疑。所以當這些人中有些人挑釁他們是外國人時,還有人自認為見多識廣地為他們辯護,說他們是蒙古人。大衛-妮爾迅速地用鍋灰掩蓋住暴露的皮膚,與庸登離開了大家的視線。這一次也有驚無險!最終他們還是很幸運地渡過了雅魯藏布江,到達江達。並從那裡沿著舊有的驛道到達了拉薩——這座大衛-妮爾魂牽夢縈的聖地之城,完成了她的朝聖之旅,成為第一位進入拉薩的歐洲女子。

迷信的土匪與天才的演員

自由地穿行於神秘的波域,在外國人從未進入過的帕隆藏布江上游地區步行探險,令妮爾和她的義子感到從未有過的自豪。他們身背行囊,沒有嚮導,沒有幫手,在隆冬的青藏高原成功地翻越無數陡峻的山嶺,躲過無數哨卡的監視,與迷信而心懷叵測的土著人周旋。

這一切的勝利,都使他們感到後面路途的自在與輕鬆。沒有人規定他們抵達拉薩的時間,他們就像一對無所事事的閒人在帕隆藏布江流域兩岸漫步,時而逸出正路之外遊蕩,時而為了一片罕見的景色佇足留連,時而還會興致勃勃地為迷信而粗獷的土著居民提供宗教上的幫助。

至於傳說中的食人生番,他們沒有見到;但土匪是有的,他們也遇見了不少,大多是一些村民和牧民在遠離自己村莊的偏僻道路上,順便發一點意外之財而已。

一般來說,劫道的土匪都不會殺人,出於西藏人心靈中根深蒂固的佛教教義,他們都很尊重生命,除非是醉酒,否則對殺生都非常猶豫。

妮爾在途中曾拔出手槍,嚇跑了兩個肆無忌憚的小毛賊;也曾在半夜裡假裝通靈,阻止了想翻她的行囊的莊園主人。但是遇到真正的土匪,是在通往工部江達的那貢和易貢的山區。

好在他們前面有一支由30多個紮巴組成的寺廟朝聖隊伍,這些剽悍的紮巴們與土匪一共進行了兩次正面交鋒,最後以土匪們逃之夭夭而結束。

然而,他們最危險的一次與土匪遭遇,結局卻充滿了喜劇色彩。那個黃昏,他們沿東久河上行,想找一個適合於過夜的地方。妮爾走在前面,突然出現在森林裡的7名波巴人,讓她立刻感到了危險。

好在她滿臉愁苦不堪,一付貧窮的朝聖者的模樣,讓這些人並未在意便輕鬆地放她走了過去。

但是,就在她慶倖自己再一次蒙混過關之時,回頭卻看見庸登不合適宜地停下來,掏出錢來向這幾個人買一些糌粑。

“母親,他們搶了我兩個盧比!”這點錢雖然算不了什麼,但是,另一名土匪顯然對同伴的成功心生嫉妒,他的手已經伸到庸登背上的行囊上。形勢變得非常嚴峻。她身上藏著的手槍,根本不可能在這麼近的距離對付那7名波巴人的長刀。

庸登的行囊裡有一些來自外國的、波巴人不認識的東西,誰知道他們搜完行囊後還會不會搜身?那些貼身藏著的金銀會讓他們萬劫不復的!就在這一刹那間,靈感從天而降。妮爾像一個迅速進入角色的偉大演員,立即在這個荒僻的鄉村舞臺上表演了一場聲嘶力竭的悲劇——她突然淚流滿面,放聲大哭起來:天哪!這兩個盧比是我的全部財產啊!到拉薩的路那麼遠,我們可怎麼活命啊!這兩個盧比是神錢啊,是一個死去母親的村民供養給我的喇嘛兒子的啊!

因為這兩個盧比,她的母親才得以超生,行囊裡的麵粉、酥油、一點肉和這些錢,只有喇嘛才有權擁有啊!現在,你們這些不信佛的外道竟敢剝奪喇嘛的這一切,神一定會懲罰你們這些邪惡的人……妮爾完全進入了角色,哭鬧的級別也越來越高。

她開始祈求她所知道的所有最令人恐怖的佛教大神來了!在西藏,一般的世俗之人連它們的名字也絕不敢提及的。

念這些名字對妮爾來說,一點也不困難。現在,那些吉祥天母啊、畏怖金剛啊、坐在帶血的人皮鞍子上的野馬女神啊、吃人肉喝腦漿的大力魔王啊、掛人頭項璉和骸骨念珠的閻羅王啊、踩著人屍跳舞的大力神啊……所有的忿怒本尊全都來,懲罰這些不敬佛菩薩的壞人吧!就在妮爾為自己的表演天才而暗自得意、甚至感動不已的時候,四周的天地萬物也似乎被一起感動了。

突然間,森林昏暗下來,一陣涼風透過樹林吹到遠處的灌木叢中,一些神秘而淒慘的聲音從遠處山谷由遠而近地傳來,一霎間佈滿了整片荒野,讓所有的人都感受到了一種神秘而未知的威脅。連妮爾自己也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被自己製造的氛圍驚呆了!很快,那7個波巴人便被一種內在的恐懼嚇癱了。

好半天,其中一個人才畏畏縮縮地向妮爾走來,用一種謙卑的聲音說:“不要埋怨我們了,母親!這是您的兩個盧比。不要再哭了,不要再更多地詛咒我們了,我們不是壞人。我們尊重宗教和喇嘛,現在,我們只想平安無恙地返回各自的家鄉……那裡距此尚有6天的路程,必須翻過一個住有惡魔的山口……給您,拿走您的兩個盧布吧,讓慈悲的喇嘛為我們祝福吧。”

妮爾的怒氣消了,庸登也祝福了這7個“可憐”的波巴人。雖然她有時還想再一次欣賞自己的表演天才,但一直走到拉薩,也沒有土匪再給她提供這種表演的機會。到達拉薩的時候,正好是藏族的新年,到處都沉浸在節日嘈雜的歡樂之中。他們在荒僻孤寂的旅途中行走了4個月,初來乍到,對這一切世俗的熱鬧已經很不習慣了。

她經歷了一個世紀的輪回,那些崢嶸歲月,滄桑往事都燒錄在這位老人的皺紋裡,西藏一直是她縈繞心頭的緣。

1960年10月24日,大衛-妮爾在她98歲生日時親筆寫下了“我應該死在羌塘,死在西藏的大湖畔或大草原上。那樣死去該多麼美好啊!意境是多麼的美啊!”

1969年9月8日,這位傳奇的法國女藏學家在她101歲生日前與世長辭,完滿的劃上了她那一百年傳奇人生的句號。

生命因冒險而豐富多彩,因痛苦而深沉厚重,那些旅途中經歷過的磨難變成了蚌殼裡的珍珠,成了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也只有體會過痛苦磨難的人才能明白人生的真諦。

大衛-妮爾在經歷旅途艱難時,一直用一首富有哲理的小詩安慰自己:活著就是一種幸福,只有那些飽受過折磨的人才能無所憂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