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第五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校長獎

本次推選活動我省共有四位校長獲得傑出校長獎、兩位校長獲得優秀校長獎。

傑出校長獎

全國20個, 江蘇4個

第五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 傑出校長獎

王稼偉

無錫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楊培明

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

楊瑞清

南京市浦口區行知教育集團

董健

江蘇省泰州中學

王稼偉:

推進校企深度合作

培育學生素養

王稼偉, 無錫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校長, “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傑出校長”,

首屆“全國機械行業職業教育卓越貢獻人物”。 作為從教37年的職業教育工作者, 王稼偉一直致力於以校企合作提升教育品質。 2008年提出“四我·五位·六育·7S”素養教育構想, 2011年在江蘇率先開展“深度合作:現代學徒制的校本實踐研究”課題研究, 在校企深度合作的框架下積極探索學生素養教育路徑, 並通過改革實踐凝練成果。 成果獲評江蘇省教學成果特等獎、江蘇省教育科學優秀成果實踐探索一等獎。 王稼偉積極致力於職業教育的共謀共建, 學校與北京發那科機電有限公司聯合開展的“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研究與實踐”於2014年被評為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楊培明:

以美育重構中學生活的

南菁實踐

本專案的價值在於以美學精神優化統領學校課程教學文化, 用審美教育抵制過度應試教育, 促進校園生活審美化, 以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通過六年的實踐, 提出了“高中美育素養論轉向”和“以美育重構校園生活”的美育實踐範式;依託美育課程基地建設和1項國家級課題、8項省級課題的研究,

採用 “三課聯動”( 課程、課題、課堂)策略, 探索出普通高中美育落地的實踐模型;整體建構了兩軸五域三級的大美育課程體系, 使美育面向學生全體、覆蓋教育全程、成就全人發展;探索出美育課程體系實施的“整合、綜合、融合” 策略和主要陣地——審美課堂實施的具體方案;開發了近百門美育精品課程, 出版美育教材專著22本, 發表論文近百篇。

楊瑞清:

新時期“教學做合一”的

實踐探索

1985-2015年, 楊瑞清連續30年擔任南京市浦口區行知小學校長;2015年至今, 擔任行知教育集團總校長。 30多年來, 團隊認真傳承陶行知教育思想, 潛心開展新時期“教學做合一”的實踐探索, 取得了突出的辦學業績。 近兩年來, 楊瑞清主持了江蘇省基礎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實驗項目《當代生活場景下的“教學做合一”新探索》, 對行知小學30年的教學實踐進行了系統的“新反思”, 在集團所屬學校推動了若干子專案的“新實驗”, 取得了新的成效。 實踐證明, 持續開展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理論的當代實踐探索, 變革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對於培養核心素養,提高教學品質,提升學校內涵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董健:

辦平實的教育

培養明體達用、健康有為的人

近年來,江蘇省泰州中學以“明體達用”為校訓,注重傳承“千年書院,百年名校”的優秀辦學傳統,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教育理念,提出了“體用兼備,平實有為”的辦學主張,致力培養“體貌明亮,知能達用”的當代優秀高中生。

優秀校長獎

全國30個,江蘇2個

第五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 優秀校長獎

喬旭

南京工業大學

呂建

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

喬旭:

對接產業發展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推進,科技與經濟革命內涵的深刻變化,創新已成為世界各國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高校科技創新已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對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建立和健全起著關鍵作用。然而,現階段國內高校在與社會其他創新主體的銜接方面,明顯存在著創新鏈條斷裂,教學、科研、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脫節,大量的科研成果停留在實驗室中,無法實現工程化、產業化和規模化等現象。

南京工業大學在校長喬旭帶領下,面向國家與區域發展需求,以協同創新為主線,著力突破高校在創新活動組織、創新資源配置、創新制度保障、創新成果共用等方面存在的體制機制障礙,打通基礎研究最新成果向創新下游滲透的創新全通道,促進成果落地轉化。

呂建:

借力“互聯網+”解決

綜合素質評價操作性難題

當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處於兩難境地。一方面是將它與高考招生掛鉤的願景非常美好,另一方面是實際操作起來困難較多。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過分強調綜合素質評價為高校招生錄取提供參考的功利性價值,忽略其為促進學生全面而個性化發展的本質。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淡化綜合素質評價的功利化色彩,借力互聯網+開展寫實性綜合素質評價,探索出了一條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新路徑。

變革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對於培養核心素養,提高教學品質,提升學校內涵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董健:

辦平實的教育

培養明體達用、健康有為的人

近年來,江蘇省泰州中學以“明體達用”為校訓,注重傳承“千年書院,百年名校”的優秀辦學傳統,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教育理念,提出了“體用兼備,平實有為”的辦學主張,致力培養“體貌明亮,知能達用”的當代優秀高中生。

優秀校長獎

全國30個,江蘇2個

第五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 優秀校長獎

喬旭

南京工業大學

呂建

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

喬旭:

對接產業發展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推進,科技與經濟革命內涵的深刻變化,創新已成為世界各國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高校科技創新已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對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建立和健全起著關鍵作用。然而,現階段國內高校在與社會其他創新主體的銜接方面,明顯存在著創新鏈條斷裂,教學、科研、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脫節,大量的科研成果停留在實驗室中,無法實現工程化、產業化和規模化等現象。

南京工業大學在校長喬旭帶領下,面向國家與區域發展需求,以協同創新為主線,著力突破高校在創新活動組織、創新資源配置、創新制度保障、創新成果共用等方面存在的體制機制障礙,打通基礎研究最新成果向創新下游滲透的創新全通道,促進成果落地轉化。

呂建:

借力“互聯網+”解決

綜合素質評價操作性難題

當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處於兩難境地。一方面是將它與高考招生掛鉤的願景非常美好,另一方面是實際操作起來困難較多。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過分強調綜合素質評價為高校招生錄取提供參考的功利性價值,忽略其為促進學生全面而個性化發展的本質。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淡化綜合素質評價的功利化色彩,借力互聯網+開展寫實性綜合素質評價,探索出了一條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新路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