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紅色小上海”汀州的長征記憶

湯家慶

深秋時節, 我們從福州出發, 驅車600多公里, 前往當年中央蘇區的“紅色小上海”———汀州, 尋訪紅軍長征前後留下的史跡。

從物資集散地到“紅色小上海”

“一川遠匯三溪水, 千嶂深圍四面城”。 風景秀麗的汀州山城始建于唐代, 為閩贛邊界的歷史文化名城, 如今是眾人嚮往的旅遊勝地。 一下榻客家賓館, 我們就來到城中心的水東橋, 憑欄遠眺, 只見臥龍山、雲驤閣、惠吉門等名勝古跡映入眼簾。 汀州古城依山而建, 清清汀江穿城而過, 蜿蜒南流, 直下廣東潮汕。 據史載, 宋代後汀江航運十分發達, 船隻號稱“上游三千, 下游八百”, 汀州商賈雲集, 成為閩贛邊界的貨物集散地。 蘇區時期, 黨中央在汀江沿線建立了一條“地下紅色交通線”, 周恩來、張聞天、瞿秋白、劉少奇、鄧小平、陳雲等党和紅軍領導人,

就是從上海轉道香港, 然後沿汀江航線到達汀州, 再進入“紅色首都”江西瑞金, 蘇區和紅軍的許多緊缺物資如食鹽、藥品、武器彈藥等, 也是通過汀江航運到白區採購的。 踏著汀江碼頭的青石板和拍岸的浪花, 我們仿佛看到昔日船工們為紅軍繁忙運輸的情景。

水東街、兆征路是當年“紅色小上海”的繁華地帶, 我們漫步其間, 只見街道兩邊老店連排, 商鋪林立, 蘇區留下的中華貿易公司、中華紙業公司、閩西工農銀行、閩西列寧書局等舊址, 仍保留著當年的風貌。 當時的汀州城, 有中華織布廠、紅軍印刷廠、紅軍斗笠廠等500多家公營和私營企業, 有紅色飯店、紅色旅館、及各種商店達360多家,

還開闢了兩處紅色市場, 單大米一項, 每天交易多達六七萬斤, 可謂經濟發達, 市場繁榮, 汀州成為中央蘇區最大的城市和紅軍的後勤基地。 當年周恩來盛讚:“汀州的繁盛, 為全國蘇區之最”。 汀州“紅色小上海”的美譽由此傳揚。

青磚小樓的紅色印記

穿過水東街, 我們來到汀江邊的一座青磚小樓, 這裡是當年中共福建省委舊址, 1934年7月到10月, 劉少奇擔任福建省委書記時在這裡辦公。 早在1932年, 劉少奇曾以中華蘇維埃全國總工會主席身份視察汀州, 所以對汀州的工商業發展情況十分熟悉。 此次中央賦予劉少奇的使命, 是在做好擴紅支前、配合主力紅軍反“圍剿”的同時, 要發動群眾籌措物資, 為紅軍長征做好準備。 劉少奇深入城鄉調研, 幫助蘇區群眾解決生產生活難題, 並帶頭吃“包包飯”, 發動機關工作人員節約每一粒糧食, 支援前線。 在劉少奇臥室裡, 我們撫摸著草鞋和油燈, 眼前浮現出當年這位省委書記清瘦而堅毅的面容。 1934年9月初, 國民黨十幾萬大軍向松毛嶺進攻, 直逼汀州、瑞金,紅軍長征的準備工作進入最後階段。劉少奇主持召開緊急會議,一方面組織擔架隊、運輸隊參加松毛嶺保衛戰,另一方面動員汀州人民在一個月內完成“收集5萬床被單”“借谷60萬擔”“募集草鞋20萬雙”“生產斗笠20萬頂”的支前任務,汀州紅軍被服廠、兵工廠的工人們日夜加班,趕制了大量的軍衣和彈藥。9月30日,紅九軍團在松毛嶺與敵軍血戰7天7夜後,奉命分兩路從鐘屋村向汀州轉移。10月3日,紅九軍團15000人于汀州會合,在寶珠門外的西郊駐紮了4天,汀州市動員了1900多青年加入紅軍隊伍,並給每個紅軍發了1件新棉衣、1條新夾被、3雙新草鞋、10斤口糧和2枚手榴彈。10月6日,紅九軍團作為長征隊伍的左翼後衛從汀州出發向江西瑞金、會昌開進,劉少奇以中央代表的身份隨紅八軍團出發長征。出征時,紅軍將士和蘇區群眾緊緊擁抱,揮淚告別,一幅動人的場景。

“省蘇”印章背後的血火交織

沿著兆征路走進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這裡展出的《中央蘇區紅色小上海歷史陳列》把我們帶回到血與火交織的歲月。主力紅軍轉移後,國民黨軍隊向汀州進逼,福建省委、省蘇政府、福建軍區機關和閩西工農銀行等從汀州撤離,遷往四都山區堅持遊擊戰爭,紅二十四師和長汀地方遊擊隊3000多人在南山、河田一帶節節阻擊敵人,確保“十月份汀州不能丟”,全力掩護主力紅軍轉移。11月1日,國民黨三十六師佔領汀州後,反動派殘酷鎮壓蘇區群眾,長汀全縣被毀村莊145個,被燒房屋34933間,被害幹部群眾3237人。然而,蘇區人民並沒有被敵人的白色恐怖所嚇倒,堅持開展了三年艱苦卓絕的遊擊戰爭。講解員指著展櫃中一枚銀光閃閃的“福建省蘇維埃政府”大印介紹說,這是老革命王克成用鮮血和生命保存下來的珍貴文物。

當年,王克成是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財政部的工作人員,轉移時負責將銀元、紙幣、電臺、槍支等埋藏在四都高嶺大山中,當突圍到臘口時,他在路旁發現了用紅布包著的福建省蘇銀印,為了避免銀印落入敵手,王克成機智地將它藏在山上石頭縫裡,並用沙石樹葉掩埋好,後隨部隊突圍轉移。經過兩天激戰,紅軍遊擊隊員大部分犧牲,王克成和數名戰士被捕,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他寧死不屈,嚴守党和紅軍的秘密,在群眾的援救下,他終於逃出虎口。這時,敵人燒毀了王克成家的房屋,全家16口人有的被殺,有的被賣,已經家破人亡,但王克成堅信紅軍一定會回來,他堅持地下革命鬥爭直到全國解放。1958年,王克成回到四都山區,在荊棘叢中挖出了掩埋20多年的省蘇銀印,並把它獻給了福建省博物館。1959年,王克成被選為老區代表,上北京參加國慶10周年典禮,光榮地受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的接見。展廳裡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幅幅歷史照片,都在向人們講述著長征前後的那段紅色記憶。

一代先驅的紅色遺書

參觀完展覽,我們徑直來到福建省蘇舊址後院的“瞿秋白囚室”。

這是一間約一丈見方的小平房,擺著一張木床,一張書桌,兩條板凳和一個洗臉架,囚室連著天井,一株石榴樹挺立其間。講解員用低沉的聲音向我們講述一位革命先驅血灑汀州的故事———

長征出發時,瞿秋白、何叔衡等一批党和紅軍的高級幹部被留在中央蘇區堅持遊擊戰爭,1935年2月,在從江西瑞金向福建長汀轉移途中遭敵軍包圍,何叔衡跳崖犧牲,瞿秋白不幸被捕。在汀州獄中,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瞿秋白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他在詩詞中寫道:“花落知春殘,一任風和雨;信是明年春再來,應有香如故。”表達了堅定的革命信念。敵人要他交出党和紅軍的秘密,他卻在“供詞”中歌頌蘇區經濟文化方面“有可驚的成績”,讚揚蘇區軍民“在學習著,進步著”,熱情謳歌蘇區新生活,駁斥國民黨對共產黨和紅軍的污蔑。瞿秋白身陷圇圄,料到隨時會被敵人殺害,面對死神,他揮筆寫下了2萬多字的《多餘的話》,文中回顧了自己“為馬克思主義奮鬥,為蘇維埃革命奮鬥”的人生歷程,在剖析自己作為“文人”的“二元人物”性格的同時,也表露出對黨內“左”傾錯誤領導者的不滿,但更多的是表達對党和紅軍的無限熱愛及人間真情:

“永別了,親愛的同志們!”“永別了,親愛的朋友們!”“永別了,美麗的世界!”

這是一位共產黨人在汀州山城留下的“紅色遺書”。

敵人勸降不成,決定對瞿秋白“就地槍決”。6月18日上午,瞿秋白換上剛洗乾淨的對襟黑褂、白褲、黑襪、黑布鞋,從容寫下一首“絕命詩”,然後在劊子手的押送下,從囚室信步來到中山公園涼亭前“照相存驗”。這時,敵人在涼亭中擺下了刑餐,有“韭菜四碟、美酒一甕”,瞿秋白“獨坐其上,自斟自飲,談笑自若,神色無異”。 他笑著說:“人之公餘,為小快樂;夜間安眠,為大快樂;辭世長逝,為真快樂!”隨後,緩步走出中山公園,他手夾香煙,沿途高唱《國際歌》《紅軍歌》,來到羅漢嶺刑場,瞿秋白在紅地毯上盤腿而坐,微笑著說:“此地甚好!”接著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紅軍萬歲!”最後飲彈就義,年僅36歲。瞿秋白血灑汀州時,長征中的紅軍正經歷著爬雪山過草地的艱難歲月。

從長征走向新長征

沿著瞿秋白臨刑前走過的西門大街,我們來到羅漢嶺下的烈士就義處,只見“瞿秋白烈士紀念碑”在蒼松翠柏的蔭掩下顯得雄偉壯觀。不遠處,是新開闢的楊成武將軍廣場,將軍威武的銅像和事蹟展覽,向人們講述著將軍與長征的動人故事。長征中,楊成武率領紅四團衝破敵人封鎖線、血戰湘江、突破烏江、飛奪瀘定橋、激戰臘子口,勇當長征的“開路先鋒”。還有中央紅色醫院院長傅連暲、長汀縣委宣傳部長黃亞光、汀州團市委書記何廷一等一大批長汀子弟兵,奮戰在紅軍部隊的醫療、後勤、宣傳等各條戰線,為長征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當年長汀全縣有17000人參加紅軍,大部分在蘇區反“圍剿”和長征中壯烈犧牲,到達陝北時僅存數百人,其中15人成為共和國的開國將軍。“紅軍故鄉”長汀的輝煌歷史,永遠在我們心中閃光。

從羅漢嶺登上臥龍山頂,汀州古城盡收眼底:“一江兩岸”景觀修護工程,再現古汀州唐宋風韻;遠處的騰飛工業開發區廠房林立,一派繁榮景象;前幾年開通的龍(岩)贛(州)鐵路從當年紅軍長征出發地橫貫而過,連接著老區與北京的交通往來……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紅色小上海”汀州,正踏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長征之路闊步前進!

直逼汀州、瑞金,紅軍長征的準備工作進入最後階段。劉少奇主持召開緊急會議,一方面組織擔架隊、運輸隊參加松毛嶺保衛戰,另一方面動員汀州人民在一個月內完成“收集5萬床被單”“借谷60萬擔”“募集草鞋20萬雙”“生產斗笠20萬頂”的支前任務,汀州紅軍被服廠、兵工廠的工人們日夜加班,趕制了大量的軍衣和彈藥。9月30日,紅九軍團在松毛嶺與敵軍血戰7天7夜後,奉命分兩路從鐘屋村向汀州轉移。10月3日,紅九軍團15000人于汀州會合,在寶珠門外的西郊駐紮了4天,汀州市動員了1900多青年加入紅軍隊伍,並給每個紅軍發了1件新棉衣、1條新夾被、3雙新草鞋、10斤口糧和2枚手榴彈。10月6日,紅九軍團作為長征隊伍的左翼後衛從汀州出發向江西瑞金、會昌開進,劉少奇以中央代表的身份隨紅八軍團出發長征。出征時,紅軍將士和蘇區群眾緊緊擁抱,揮淚告別,一幅動人的場景。

“省蘇”印章背後的血火交織

沿著兆征路走進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這裡展出的《中央蘇區紅色小上海歷史陳列》把我們帶回到血與火交織的歲月。主力紅軍轉移後,國民黨軍隊向汀州進逼,福建省委、省蘇政府、福建軍區機關和閩西工農銀行等從汀州撤離,遷往四都山區堅持遊擊戰爭,紅二十四師和長汀地方遊擊隊3000多人在南山、河田一帶節節阻擊敵人,確保“十月份汀州不能丟”,全力掩護主力紅軍轉移。11月1日,國民黨三十六師佔領汀州後,反動派殘酷鎮壓蘇區群眾,長汀全縣被毀村莊145個,被燒房屋34933間,被害幹部群眾3237人。然而,蘇區人民並沒有被敵人的白色恐怖所嚇倒,堅持開展了三年艱苦卓絕的遊擊戰爭。講解員指著展櫃中一枚銀光閃閃的“福建省蘇維埃政府”大印介紹說,這是老革命王克成用鮮血和生命保存下來的珍貴文物。

當年,王克成是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財政部的工作人員,轉移時負責將銀元、紙幣、電臺、槍支等埋藏在四都高嶺大山中,當突圍到臘口時,他在路旁發現了用紅布包著的福建省蘇銀印,為了避免銀印落入敵手,王克成機智地將它藏在山上石頭縫裡,並用沙石樹葉掩埋好,後隨部隊突圍轉移。經過兩天激戰,紅軍遊擊隊員大部分犧牲,王克成和數名戰士被捕,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他寧死不屈,嚴守党和紅軍的秘密,在群眾的援救下,他終於逃出虎口。這時,敵人燒毀了王克成家的房屋,全家16口人有的被殺,有的被賣,已經家破人亡,但王克成堅信紅軍一定會回來,他堅持地下革命鬥爭直到全國解放。1958年,王克成回到四都山區,在荊棘叢中挖出了掩埋20多年的省蘇銀印,並把它獻給了福建省博物館。1959年,王克成被選為老區代表,上北京參加國慶10周年典禮,光榮地受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的接見。展廳裡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幅幅歷史照片,都在向人們講述著長征前後的那段紅色記憶。

一代先驅的紅色遺書

參觀完展覽,我們徑直來到福建省蘇舊址後院的“瞿秋白囚室”。

這是一間約一丈見方的小平房,擺著一張木床,一張書桌,兩條板凳和一個洗臉架,囚室連著天井,一株石榴樹挺立其間。講解員用低沉的聲音向我們講述一位革命先驅血灑汀州的故事———

長征出發時,瞿秋白、何叔衡等一批党和紅軍的高級幹部被留在中央蘇區堅持遊擊戰爭,1935年2月,在從江西瑞金向福建長汀轉移途中遭敵軍包圍,何叔衡跳崖犧牲,瞿秋白不幸被捕。在汀州獄中,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瞿秋白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他在詩詞中寫道:“花落知春殘,一任風和雨;信是明年春再來,應有香如故。”表達了堅定的革命信念。敵人要他交出党和紅軍的秘密,他卻在“供詞”中歌頌蘇區經濟文化方面“有可驚的成績”,讚揚蘇區軍民“在學習著,進步著”,熱情謳歌蘇區新生活,駁斥國民黨對共產黨和紅軍的污蔑。瞿秋白身陷圇圄,料到隨時會被敵人殺害,面對死神,他揮筆寫下了2萬多字的《多餘的話》,文中回顧了自己“為馬克思主義奮鬥,為蘇維埃革命奮鬥”的人生歷程,在剖析自己作為“文人”的“二元人物”性格的同時,也表露出對黨內“左”傾錯誤領導者的不滿,但更多的是表達對党和紅軍的無限熱愛及人間真情:

“永別了,親愛的同志們!”“永別了,親愛的朋友們!”“永別了,美麗的世界!”

這是一位共產黨人在汀州山城留下的“紅色遺書”。

敵人勸降不成,決定對瞿秋白“就地槍決”。6月18日上午,瞿秋白換上剛洗乾淨的對襟黑褂、白褲、黑襪、黑布鞋,從容寫下一首“絕命詩”,然後在劊子手的押送下,從囚室信步來到中山公園涼亭前“照相存驗”。這時,敵人在涼亭中擺下了刑餐,有“韭菜四碟、美酒一甕”,瞿秋白“獨坐其上,自斟自飲,談笑自若,神色無異”。 他笑著說:“人之公餘,為小快樂;夜間安眠,為大快樂;辭世長逝,為真快樂!”隨後,緩步走出中山公園,他手夾香煙,沿途高唱《國際歌》《紅軍歌》,來到羅漢嶺刑場,瞿秋白在紅地毯上盤腿而坐,微笑著說:“此地甚好!”接著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紅軍萬歲!”最後飲彈就義,年僅36歲。瞿秋白血灑汀州時,長征中的紅軍正經歷著爬雪山過草地的艱難歲月。

從長征走向新長征

沿著瞿秋白臨刑前走過的西門大街,我們來到羅漢嶺下的烈士就義處,只見“瞿秋白烈士紀念碑”在蒼松翠柏的蔭掩下顯得雄偉壯觀。不遠處,是新開闢的楊成武將軍廣場,將軍威武的銅像和事蹟展覽,向人們講述著將軍與長征的動人故事。長征中,楊成武率領紅四團衝破敵人封鎖線、血戰湘江、突破烏江、飛奪瀘定橋、激戰臘子口,勇當長征的“開路先鋒”。還有中央紅色醫院院長傅連暲、長汀縣委宣傳部長黃亞光、汀州團市委書記何廷一等一大批長汀子弟兵,奮戰在紅軍部隊的醫療、後勤、宣傳等各條戰線,為長征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當年長汀全縣有17000人參加紅軍,大部分在蘇區反“圍剿”和長征中壯烈犧牲,到達陝北時僅存數百人,其中15人成為共和國的開國將軍。“紅軍故鄉”長汀的輝煌歷史,永遠在我們心中閃光。

從羅漢嶺登上臥龍山頂,汀州古城盡收眼底:“一江兩岸”景觀修護工程,再現古汀州唐宋風韻;遠處的騰飛工業開發區廠房林立,一派繁榮景象;前幾年開通的龍(岩)贛(州)鐵路從當年紅軍長征出發地橫貫而過,連接著老區與北京的交通往來……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紅色小上海”汀州,正踏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長征之路闊步前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